2011-06-20 18:41:14Shiki(四季)

「簡易開箱文」 新電腦出現囉~

原本的單子電源是預計買種子、機殼風扇是預計買穿甲彈,而顯示卡則是技嘉N460 OC2

但因為總總不可抗力(?)最後買到的單子如下:

處理器:Intel 第二代Core I5-2400
主機板:技嘉 HA65M-UD3H-B3
記憶體:創見㊣ DDR3 4G-1333
硬碟:WD 1TB容量 SATA3
散熱套件:CoolerMaster Hyper TX3
燒錄器:華碩 DRW-24B3ST
顯示卡VGA:微星 N560GTX-Ti TwinFrozr II
螢幕:BenQ GL931A 19吋 CASE
機殼:Sharkoon 攔截者 PRO
電源供應器:Enhance 500W/80 PLUS
機殼風扇:CoolerMaster 12CM-Turbine Master/1200rpm

總價25300,比預算高了300$(還可接受啦XD


由於我的舊電腦顯示卡與主機板的關係日漸不合(?),在期末考前狀況又變得特別的嚴重讓我覺得非常的麻煩,所以就決定了考完後就來換電腦吧(握著N年的壓歲錢發誓)。

購買地點當然是光華商場,前往日期則是選定了星期日後就快快樂樂的出發了(?),由於要買什麼東西事前已經做過準備,所以逛了一下後就決定還是去習慣的健宏買,但在健宏沒有我單子上要的POWER和機殼風扇,所以臨時更換成價格差不多的東西,原本在原價屋的線上購物所估出來的價格是27430打完折後是26571,但在健宏我把單子拿給他看後他瞬間開出的價格是25500,原本剛看到數字很驚訝,但仔細想想這是因為少了5%的關係XD,之後我把價格殺到25000後發現他當初少算一個機殼風扇的錢,所以再加了300上去,變成25300,談到這裡我就徵招我爸來,我爸來了後又跟他盧了一個延長線和滑鼠墊(!?)後就提著大袋小袋的東西回家了XD

 

~接下來就是愉快的開箱階段~



首先是最重要的CPU還有CPU的散熱器。

CPU這東西我後來想想因為升級比較不容易(有腳位問題)所以覺得乾脆就買好一點,

就直接衝到了I5,I7則是太貴無法列入考慮

另外就是之前聽到塔散這東西時就對它很好奇,剛好趁這次的機會買了一個來試試看XD,報價是699元,

果然就如名字一般如塔一般高(之後會有原廠CPU風扇的照片可以比較),再加上散熱片與導管整個超有份量


再來則是也花掉了不少預算的顯示卡,

從外觀看起來就十分的有魄力,而且從外面就可以翻開觀看裡面的內容,

可見MSI對它的TwinFrozr II風扇的外觀也有一定的自信心,而確實也還滿好看的

 


再來是主機板~主機板主要是考慮H61和H67的版子,但由於H67價格實在是偏高所以就還是選了H61

個人對技嘉的印象還不錯,穩定度也是很有保證,所以就想說主機板還是選技嘉的吧

而我挑的這張的特點應該可以算是有USB3.0和SATA3吧(大多數的H61版子沒有)


接下來分別是POWER、DVD燒錄器、機殼風扇和硬碟,因為比較沒什麼好介紹的所以就丟在一起(?)

然後不得不說硬碟實在是越來越便宜了,1TB現在才1750$呀~

 

然後是記憶體.............可是我想到的時候已經裝上去了,所以就只好拍這個XD,

另外也可以看到原廠風扇,可以和塔扇比較一下

 


~之後來到了快樂的組裝階段(?)~


先把原廠風扇拔下來


接著拿出份量十足的塔散,曾經有想過這麼重的東西掛在主機板上會不會掉下來XD

 

下圖兩張是在組裝腳位,這款塔散可以經由組裝通用多種腳位的主機板

 

組裝完畢!!!整個就超突出的啦,好像是一棟101蓋在主機板上XD


裝完CPU之後,緩緩地拿出顯示卡....

有一層透明保護殼

 

拿掉了殼之後~

登登~本體出場!!這張顯卡也是超有份量,比我之前裝過的都還要來的大張、還要重


然後拿出機殼準備一起組裝,這個機殼的側板是透明的,可以看到內部的東西

除此之外這個機殼有個很特別的地方,之後會提到



CPU裝上去了!那個透明風扇則是機殼附的,所以沒有組裝畫面XD


顯示卡表示:我也上來囉~
兩個超重量級的東西都上去了,讓明明還有很多東西都還沒裝,卻已經有成就感跑出來(咦?
另外這張顯示卡因為過於大張....一張就佔了兩個位置(遙望


再來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我額外買的一個機殼風扇,打算拿來裝在前面當成進氣扇,但為什麼有趣呢...?

首先是不錯看的本體



然後是鎖上...螺......絲......?咦?
對啦,就是這個東西有趣啦XD
現在鎖上風扇已經不用螺絲了,改用這個外型長條狀,整個軟Q軟Q的東西



使用完畢後的樣子,總覺得莫名的有喜感,而且這東西非常的好使用,用力拉一下就弄好了


再來拿出POWER~


裝上去~就差不多完成一半了



再來是現在很多機殼都有的免螺絲系統
光碟機卡上後紅色鈕轉一下就卡住了,完全不用螺絲超方便



之後是直立式硬碟架,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改善了以往硬碟抽取困難的狀況
它是裝上了一個可以抽拉的外殼,讓它可以很輕鬆的抽取
那個外殼有兩種模式,上面那顆是裝在下方,下面那顆的是裝在兩側,但效果沒有差別


到這裡所有東西都組裝完畢,進入最後階段~

這裡又是這個機殼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它可以把雜亂的線牽到背後(走背版設計)


可以藉由主機板的屁股(?)清楚的得知這是主機的另外一側,
同時也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線從前面那側遷了過來,再拉到前面去,
這樣大大的讓主機板上的空間變的很乾淨整齊,是我覺得這個機殼設計的很棒的一個地方

換個角度再來一張(?)


接下來把線塞一塞(?),就大功告成啦~


哦,不對,忘記把原本附的另外一個風扇(從前面拆下來的),裝到上面去

著裝!!! 是畫面上右上角,就機殼位置是在頂端



~~大功告成~~
 
最後再來一張正面照,收工!


特別提一下,測試了一天看來是沒有碰到最近1155腳位的CPU很夯的凍結狀況,真是可喜可賀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