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10:30:10幻羽

從白馬寺略觀中國佛教.... 2012-09-12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河,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建立之後,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目前,白馬寺佔地面積約為200畝,根據規劃,它的面積將擴大6.5倍,達到1300畝,成為中國面積最大的佛寺。

 

白馬寺的營建與中國歷史上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明帝曾夜夢金人,身高六丈,頂佩白光,自西方飛來。大臣傅毅認為這是西方的佛,漢明帝遂「感夢求法」,令「蔡愔」、「秦景」、「王遵'等十餘人於永平七年(64年)赴天竺(古代印度)求佛法。

 

他們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來自天竺的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得佛經佛像,於是相偕同行,以白馬馱經,並於永平十年(67年)來到當時的京城洛陽。

 

為了給兩位高僧一個居住和譯經的地方,漢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門外按天竺式樣建造了一組建築,以僧人們暫住的「鴻臚寺」的「寺」字稱之,為了紀念白馬馱經之功,便將這組建築命名為「白馬寺」。

 

白馬寺自建立後,便成為了中國佛教的傳播中心之一。「攝摩騰」和「竺法蘭」在這裡翻譯出了第一部漢語佛經《四十二章經》,後來另一位天竺僧人「曇柯迦羅」又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律《僧祗戒心》,歷朝歷代也有許多西域和其他國家的僧侶來此覽經求法。

 

北魏時期,洛陽諸寺中,白馬寺的香火最為隆盛。唐朝時,武則天任命她的男寵薛懷義為白馬寺的住持,並在垂拱元年(685年)為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這時的白馬寺發展到了歷史上的頂峰,建築宏偉,有僧眾千餘人,並吸引各國的佛教徒前來朝拜。此後白馬寺又幾經興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兩次重修,奠定了今日的格局。

 

民國時,白馬寺逐漸冷落蕭條,殘敗破亂。文化大革命期間,一切宗教活動均予以停止,白馬寺被毀,包括有千年歷史的遼代泥塑十八羅漢、兩千年前印度高僧帶來的貝葉經、稀世珍寶玉馬在內的所有佛像、經卷、文物都被破壞,寺廟也差點被燒掉。

 

1972年為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而進行了修復,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還下令將北京故宮的貝葉經和京郊香山碧雲寺的清代十八羅漢運到白馬寺,並允許這些文物永久保存在白馬寺。1983年起,白馬寺被中國政府公布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恢復了它的宗教用途。

 

白馬寺目前佔地約3.4萬平方米,有大小建築百餘間。寺院坐北朝南,為中軸對稱格局,布局規整,主次分明。寺內主要建築都分布在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涼台,兩側還有鐘鼓樓、門堂、雲水堂、客堂、齋堂、祖堂、禪堂、方丈院等附屬建築。

 

山門是牌樓式的三洞弧券門,單檐歇山頂,正面鑲嵌「白馬寺」匾,由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朴初先生題寫。寺門外有兩匹相對而立的青石馬,形態溫順,相傳為漢代的馱經之馬,實為北宋太師太保魏咸信墓前的石像,於1935年遷移至此。

 

山門內的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圓冢墓,全名分別是「漢啟道圓通摩騰大師墓」和「漢開教總持竺法蘭大師墓」,墓碑立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墓周還有鐘鼓二樓等。山門內是白馬寺的主體建築,自南向北,地勢漸次升高。

 

天王殿在明代之前是白馬寺的山門,元代置有四大天王和韋馱、彌勒佛像,明朝時期在它的前面又建了一座山門,於是原山門就改稱天王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

 

大佛殿是寺院的主殿,乃明代建築。建在1米高的台基之上,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檐歇山頂。後壁和兩側山牆以楔型漢代磚石疊砌,形制比較罕見。在殿脊的前後部各有四個大字,分別是「佛光普照」和「法輪常轉」。殿的中央供奉有釋迦牟尼佛、阿難、迦葉二羅漢、文殊和普賢菩薩像,殿後有觀世音菩薩像。殿東南角懸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鑄造的大鐘一口,重2500公斤,上刻銘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以前洛陽城內也有一口大鐘,兩鍾會產生共鳴,民間有「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俗語,洛陽八景之一的「馬寺鐘聲」就是此處。現在每年元旦的時候,這裡一般都會舉辦傳統的撞鐘活動。

 

大雄殿是唐代時期寺院的內的主殿。現在它是白馬寺內最大的殿宇,殿前有寬敞的月台。殿內供奉有「三世佛」,中為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為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三佛均面南而坐。佛前站立著韋力、韋馱二天將,十八羅漢分坐東西兩側。這些造像原先均由北京故宮收藏,1972年回歸白馬寺。除此以外,該殿的側壁還有木雕佛龕,供奉著5056尊壁佛。

 

接引殿在一般的寺院中較為罕見。它裡面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該殿在清同治年間毀於火災,光緒時重修,是寺中修建時間最晚、規模最小的佛殿。

 

清涼台位於寺院後部,建於漢代,是一座以青磚壘砌,長42.8米,寬32.4米,高6米的高台建築,台上中心建築為毗盧閣,與四周的配殿、門樓、放生池、廊房等形成一處院落,稱為「空中庭院」。相傳這是漢明帝少年時的避暑讀書之處,後來讓給兩位高僧下榻。

 

毗盧閣為重檐歇山頂建築,殿內供奉著「華嚴三聖」,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兩側的配殿分別是攝摩騰殿和竺法蘭殿,內有二位高僧的塑像。清涼台的東西兩側還新建了藏經閣、法寶閣各一座,供奉著泰國佛教界贈送的中華古佛和印度政府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

 

齊雲塔在白馬寺以東250米處,又叫做釋迦舍利塔,是寺院的附屬建築。它最初是木塔,北宋末年被女真士兵燒毀。現存寶塔建於金朝大定十五年(1175年),是一座十三層的四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25米。塔的外形具有唐代風格,輪廓採用拋物線設計,玲瓏挺拔、古雅秀麗。塔的底部為方形須彌座,各邊長7.8米,塔頂置寶瓶式塔剎。這座塔是洛陽一帶地面上現存最古老的建築,與白馬寺東西相望、交相輝映。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國外友人出資在白馬寺興建了一些具有外國風格的佛殿,包括1992年修建的「泰國風格佛殿」和2010年竣工的「印度風格佛殿」。除此之外,斯里蘭卡、尼泊爾、日本、韓國、緬甸等國家風格的佛殿也將陸續在白馬寺修建。

 

白馬寺現存佛像百餘尊,多為元明清代所造。其中大雄殿內的元代三世佛、十八羅漢和二天將像,堪稱「鎮寺之寶」。另外,高2.17米的韋馱像白皙英俊、溫和文雅,高2.01米的韋力像赫面瞠目、孔武剛強。十八羅漢為坐像,高1.55米至1.61米,神情各異、造型生動。它們都是使用夾紵乾漆工藝製作,具有體輕質堅,經久不壞的特點。這種工藝發源於戰國,鼎盛於隋唐,宋代以後逐漸失傳,留存到現在的作品極其罕見,因此白馬寺的這些造像有著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白馬寺內目前有歷代碑刻40餘方,其中最著名的是「趙碑」和「斷文碑」,分別位於山門內的東西兩側。趙碑是元代至順四年(1333年)由趙孟頫書寫的《洛京白馬祖庭記》碑,碑文字體瀟洒,丰神秀骨,是書法藝術的珍品。斷文碑為一通高1.7米、寬1.4米的半截殘碑,名《重修西京白馬寺記》碑,該碑的碑文並非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五組寫出,故稱「斷文碑」。此外還有北宋《摩騰入漢靈異記》、金代《釋源白馬寺舍利塔靈異記》、明代《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清代《白馬寺六景》等碑刻也頗為著名。

 

佛教傳入中國,自漢末曆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間,可以說為中國學術思想,注入了新的血液。也可以說引起中國學術思想,經過一段相當長久的紛爭。但佛教在中國史上,白始自終,沒有直接影響到政治的作用,在隋唐之間,只有為爭取學術地位的師道尊嚴,經過幾次辯論,結果被歷代帝王政權所承認,對於出家僧眾,在宗教地位上,始終以師道相待,彼等對帝王,可以長揖問訊而不跪拜,這個傳統後來一直延續到清末。

 

初期佛教,人才輩出,尤其在隋唐五代宋之間,歷代高僧,都是學識淹貫,淵深通達之士,盛唐之間,有幾次以考試佛學經論,選拔出家僧眾,史稱某某和尚,以試經得度,便是這個制度,所以出家僧眾,素質也比較優良。但在唐玄宗時代,政府也曾用鬻買度牒(出家僧眾的憑證)來充實財政經費,等於清末科舉功名的捐官或捐監。

 

總之,佛教在中國政治史上,因高僧大德們的注重教化,從不干預政治,所以向來都被優容尊敬,任從民間自由信仰。雖然在佛教史上,曾經在南北朝與唐代,發生過三武一宗之難,仔細研究歷史,平心而論,也不全屬帝王的政治見解,或為純粹的宗教鬥爭,而當時佛教徒本身,實在也有許多問題。

 

例如,唐代名儒韓愈的辟佛,詳細研究史實,和他流傳文章的思想,與其說他有嚴格排除佛教的觀念,毋寧說是因佛教徒的作風,引起他的反感。當然政治主張的措施,也是很大的因素之一。不過他曾與佛教名僧如大顛禪師等,作方外好友,這也是事實。

 

可見論事論人,極難輕下斷語,不可遽從成見。倒是宋徽宗一度排佛,的確完全是受了道教的影響。此外,佛教在中國史上,一直與儒道兩家,互相消長,此起彼落,形成中國文化思想儒釋道三家的巨流。

 

至於佛學思想,尤其是禪宗風格,在中國文化方面的貢獻,影響極大,而且功多於過,美不勝收。例如政治、社會、哲學、文學、建築、藝術、圖繪及雕塑,乃至如中國人的生活藝術,食衣住行,已經到處都充滿著禪佛的餘韻,甚至影響日本更大。

 

略舉學術和文學方而的貢獻來說,自曹魏時代,曹子建因聽梵音,自製漁山梵唱,便為中國音韻學與音樂,別開生面。鳩摩羅什師弟創建佛教文學的風格,南北朝間因翻譯佛經,高僧們發明韻聲的反切,為中國音韻學的濫觴,千餘年來一直沿用不衰,再變而有現在注音符號的出現。

 

梁朝沈約所整理的聲韻學,劉勰對批評文學的偉大貢獻而有《文心雕龍》的著述,都是淵源於佛教的薰陶。陸羽的《茶經》,唐代一行大師的陰陽術數,宋代程明道太極圖的發現,都與佛教有莫大因緣。

 

少林寺的武術輔助唐太宗平定滅下,元朝耶律楚材對醫學的貢獻,劉秉忠的默化元朝君臣,施仁戒殺,明代姚廣孝勸阻永樂的暴戾,這些都是歷史俱在的一般貢獻。有關藝術的貢獻,舉其犖犖大者而言,如雲岡石窟、敦煌壁畫等,都是舉世皆知的事蹟。

 

總之,佛教因歷代高僧大德學養的優越,使佛學思想影響中國學術與文學頗多,試看歷代文人學者的專集,不與佛教高僧有關係,不滲雜少數佛學的思想的,可以說是極其少數的事。且如清代女詩人蔡季玉所作:赤手屠鯨千載事,白頭歸佛一生心的名句,它正透露了過去中國一般知識份子之所蘄致,最高思想的歸趨,和最後人生的境界,也自充滿著禪佛的餘韻!

 

自十七世紀的中葉,清朝入關以後,佛教雖然仍被敬信,但是清廷為了籠絡蒙藏地區邊疆民族的關係,對密教的佛法,尤極尊崇,這自元朝以來,已經相沿成習,且為國家政策的一貫傳統。內地的佛教,自雍正以後,禪宗一派,在叢林制度的庇蔭下,其法統的傳承,有形式的保留,但實際上,已是一蹶不振,只有淨土一宗還能保持劃日的陣容,普遍流傳於民間社會。

 

此外,如天臺一宗,也是若隱若現,不絕如縷。華嚴、唯識等宗,大多已名實不符,附和於禪宗、天臺、淨土三宗之間。這是當時佛教的一般概況。就佛教學術的盛衰,及其學術的立場,嚴格說來,到了明末清初階段,佛學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已經盛極而衰,而且因理學的陽明之說大行,明末少數禪師和法師們,雖然身為僧眾,有些還是從陽明之學才理解到佛法的心要。所以,從清初到以後三百年間--

 

()士大夫們,竭誠致力於匡複大業,大多專志於經世實用之學。出家的師僧們,在佛學見地上,又無特別的創獲,所以佛學在知識份子間,不能再有唐宋以來的聲望。

 

()佛教本身,人才衰落,極少有如唐宋高僧的嘉言懿行,以為風世的楷範。到了清朝中葉以後,許多號稱禪宗的大和尚們,為了虛譽,為了流傳,剿襲歷代禪師的語錄,閉門虛構一些所謂語錄傳家之寶,吩咐後代法子徒孫,爭取編入《大藏經》,以為光榮。比較稍具學識的名僧,則又競相入京,奔走權門,納交官府,一意攀高結貴,希望求得皇帝的封號。

 

如果能夠得到一紙詔書的敕封或稱號,便可以國師自命,而誇耀於善男信女之間。所以民間俗謠,便有在京和尚出京官的感歎了。這種風氣,由明末開始,到雍正時代,已經相當嚴重,因此雍正一再下詔,切責師僧們不必學習詩文,一心只想以文字因緣,與士大夫們來往。

 

雍正說:你們作詩再作得好,總也比不上我們翰林學士們,既然出家為僧,便應努力修行證果,何苦與文人們爭取文名呢!這些倒是很誠懇的老實話,決不能因人而廢言了。

 

有清一代,專重真參實證,以打坐參禪相標榜的,以南方的金山寺和高旻寺兩大名刹最為有名。他如天童、育王諸寺院,比較已在其次。因為唐宋以來叢林制度的遺蔭,全國各地,無論庵、堂、寺、院,都有相當的私產,如山林,如寺田,產業數目,相當可觀。

 

民國初年,有人作過初步的調查,認為如果集中佛教的全國寺院財產,大可富埒天主教,可與羅馬教廷的財富柏媲美。雖然調查末必準確,然其資財的富有,為不爭的事實,由此殆可以想見一斑。但自明末以至清代,這個本來完美的制度,已經產生很大的流弊,全國各地,除了少數有名的幾個大叢林寺院,還保留著它的共有”“共用制度,而為公天下的十方叢林以外;有些地方寺院,已經一變而為子孫叢林的私天下了。

 

所謂子孫叢林,便是師徒歷代傳授法統,同時也授受了本寺資產的管理權。如果一師數徒,他們也同世俗人家一樣,分為數房,如大房、二房等房份,以次遞分,爭權奪利的事情,也處處可見,因此師僧結交官府,稱霸一方的也不少。除了子孫叢林以外,在教內的術語,還有小廟小廟的南方僧眾,又有禪門應門的分別。

 

所謂禪門,講究清修;所謂應門,專作佛事。他們念經拜懺,乃至薦亡送死,藉此賺些報酬,聊資糊口。至於招收皈依弟子,造成信眾的派系等,已經不在話下。我們回溯往史,釋迦牟尼昔以充滿慈悲的宏願,創為救世的佛教,如今已是自救不暇,衰頹到了極點。所有宗教,大約都不許違背良心說謊話,所以我寫到這裏,也只好實活實說,俾明大概,以為有遠見的佛徒們,對佛教的興衰成敗,作一策勵的檢討和反省的惕勉....

 

 

 

<附錄>

 

佛教八大聖地,是釋迦牟尼生活過的八個地方,佛教的主要宗派都把這些地方看作聖地。

1>藍毗尼園(梵語:Lumbinī):釋迦牟尼出生地

2>菩提伽耶(Buddha-gayā):釋迦牟尼成道處

3>鹿野苑(Saraga-nāthá):釋迦牟尼初轉法輪處

4>舍衛城(Srāvastī):釋迦牟尼降伏外道處

5>桑伽施(Sankasia):釋迦牟尼自忉利天臨降處

6>王舍城(Rāja-gha):釋迦牟尼度化處

7>毗舍離(Vaiśālī):釋迦牟尼宣告將捨壽處

8>拘屍那揭羅(Kuśi-nagara)娑羅雙樹:釋迦牟尼佛涅槃處

著名的朝聖者有:阿育王、法顯、玄奘、義淨、慧超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分別被傳說是四大菩薩的道場。

1>浙江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

2>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3>四川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

4>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為地藏菩薩道場

以上四處合稱「四大菩薩道場」,有「金五台、銀普陀、銅峨嵋、鐵九華」之稱。大乘佛教佛經稱四大菩薩在遠古已成佛,如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正法明如來,四大菩薩為度眾生重入人世。另據說,雲南雞足山是大勢至菩薩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