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5 17:19:42獨行
道的意象解釋
我覺得莊子思想重點並不只於「精神超脫」,而是更接近西方近代現象學所分析的軸心:順應命運,追隨意象,持續「活出」生命原型,得到幸福。
所謂的現象學,很基本的來說,是一種建立在直接直觀和本質認識基礎上的哲學方法,即非常專注、努力地查看現象,與現象「共鳴」、「迴盪」,並在思考現象前,始終忠實於現象。在此,恕我無法專文討論,因那會是另一個大題目(我還沒能力駕馭闡述)。
據我自己的體會,我覺得若要瞭解中國古代哲學思維(尤其是老莊哲學),絕不能以西方長久以來的「理性主義」哲學思維(即概念式形而上學方法)來對話,否則就會如黑格爾說的:「它乃是沒有概念化的,還停留在無規定(或無確定性)之中最淺薄的純粹思想。」
近一百年來,西方哲學(尤其是在德國和法國)產生了「現象學」這個哲學學科,為西方帶來了和東方思想家對話的窗口,若以它的思維方法來解構老莊,相信不只是西方人,就連身為東方人的我們也會對這個「老東西」有另一番的體會。
依照黑格爾的說法,老子的「道」被理解為「單純的,自身同一的、無規定的、抽象的統一」。這就是以概念哲學的角度所下的定義。但把死亡視作人類主要存在性相的近代德國思想家海德格爾則給我們另一種評論:「老子的“道”是能夠移動一切而成道的道路。在這裡,我們第一次能夠思索什麼是理性、精神、意義、言說(Logos)這些詞的源本,也就是從它們自身、本性地要說出的東西。」
海德格爾的思想以「Sein」為根本,一般翻譯作「在」「存在」「存有」等。這個「存有」先於一切知識,先於主體與客體之分化。主體與客體的思維乃是西方「理性主義」的產物,是人類把自己從世界抽離,再反思來解釋、研究世界。海德格爾說:「存在」不是思想的產物,而「思想」反倒是「存在」的產物。也就是人活在世界裡面,而世界也在人的內部裡面,兩者共同「存在」。常有哲人或詩人說:「它們(人與其他各種事物)已形成了一個自我完足的整體,一個小宇宙。」這種語言、經驗無以言說的「存在」境界,與老莊的「道」有不謀而合之處。
瞭解了「存在」先於「思想」,便會懂得為什麼「道,可道,非常道」了。因為「道」如果可以被概念化,被意義化的「思考」地說出來,就已不是「常道」了。換句話說,「道」並不能解釋為「根本的普遍定律」、「抽象的絕對」或「永恆不變的物質規律」等等被理性分析歸納的「思想物」。老莊的「道」不是一種被現成化的思想存在者,而是一種先思維而存在的「意象」,是最根本的純境界構成。
老子說「知和為常」,又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即是說明「常」是知道陰陽相沖相和而生元氣,元氣讓天地正位,萬物自育。「常」非概念不變的原則,而是生萬物的本源發生,是一種不斷「運動」,變化無窮的現象。
老子第16章又說:「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這裡的「常」講的便是循環往復的生命、宇宙之常道。天地萬物在生長之初,充滿了動靜生死的奧妙和轉化,這是天道,但也存在於個人生命裡,如初生的嬰兒,其生命現象最為旺盛蓬勃,靜中隱動,動中有靜,笑最真,哭最真,元氣飽滿,一舉一動都蓄勢待發,最為自然!如果人能理解這種有無轉化、動靜相成的雄渾自發性之道,並因此得到共鳴,從自己內部產生創造的力量,如萬物自我成長般,行事動靜與「道」同體,那便可說是個通達天地之微的明白人、幸福人了。
《莊子》這本書要表達的就是這個「微米、宏大、浩瀚」的天地宇宙現象。他認為人必須自覺人的內在存在是和大自然(外在世界)息息相關,渾然為一體的。也就是說,人不要從他人畫出自己,不要從無價值找出價值,不要從過去和未來區分現在,不要從死亡尋出生存,不要從無限圈出有限…。應以生命原型意象與世界交往,讓所有微型身體介面自行呈現,如空氣氤氳,不再為現實所限,將人內在性的無垠感活出來,這時,剔除個別自我的純淨人類集體潛意識便會與深廣的宇宙圓融運動相呼應,找到幸福地活下去的「道路」。
總之,就是超越客觀層面的論理思考(即人為之道,也是心智的運作),放棄「事相」的外在性,回歸到身體的內在性(微觀宇宙性),跟隨主體層面的「意象」,悠遊於靈魂場所,它先於思維出現,保持在意象體驗的當下直接呈現,不要進入會區分出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理性沈思中。如此持續就能「活出」種種人生問題的解決方案,真是水到渠成,毫不吃力。
近代著名心理學家范丹伯(J.H.Van den Berg)的「心理學中的現象學進路」一書中說:「詩人和畫家(我個人比較喜歡用藝術家這個詞)乃是天生的現象學家。」因為他們注意到天地萬物會跟我們「說話」,不要用測度評量、幾何反思來僵化切割其意涵,而只是尊重它,讓它在人世間的各個不同生活層面中發聲,而我們就把自己安置在這個語言存有者的源頭上,與它起共鳴、迴盪,呼應它的召喚,給我們自己的生存空間更大的深度,繼而產生幸福感。
《莊子》就是這樣一本讓「事物」自己發聲的書,從逍遙遊篇「北冥有魚」,到齊物論「大地的蕭聲」、「影子對話」、「莊周夢蝶」,養生主篇「庖丁解牛」,天道篇的「輪扁論書」,至樂篇的「莊子鼓盆」,達生篇的「佝僂者承蜩」,山木篇的「螳螂捕蟬」,知北遊篇的「道在尿溺」等等,莊子不但悠遊於魂繞空間,也大量深入事物的本性,甚至進入深廣的宇宙層面,讓意象「說話」。其目的就是要點出人生在世,最高境界是作一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的「無待」之人。因為無待,不依賴任何現成的心智運作(人為之道),因此才能擺脫心智的客體,轉為一個能通曉天地的本性和變化,產生自發性創造力量的人,得以如寂靜的宇宙般「歸根曰靜」,回歸到人類靈魂最深刻的寧靜。一種人在精神的「根源處」(從所有事物直接獲得意義和源頭的地方)生活,在那裡與最原始的靈魂相會,是至高的幸福。
所謂的現象學,很基本的來說,是一種建立在直接直觀和本質認識基礎上的哲學方法,即非常專注、努力地查看現象,與現象「共鳴」、「迴盪」,並在思考現象前,始終忠實於現象。在此,恕我無法專文討論,因那會是另一個大題目(我還沒能力駕馭闡述)。
據我自己的體會,我覺得若要瞭解中國古代哲學思維(尤其是老莊哲學),絕不能以西方長久以來的「理性主義」哲學思維(即概念式形而上學方法)來對話,否則就會如黑格爾說的:「它乃是沒有概念化的,還停留在無規定(或無確定性)之中最淺薄的純粹思想。」
近一百年來,西方哲學(尤其是在德國和法國)產生了「現象學」這個哲學學科,為西方帶來了和東方思想家對話的窗口,若以它的思維方法來解構老莊,相信不只是西方人,就連身為東方人的我們也會對這個「老東西」有另一番的體會。
依照黑格爾的說法,老子的「道」被理解為「單純的,自身同一的、無規定的、抽象的統一」。這就是以概念哲學的角度所下的定義。但把死亡視作人類主要存在性相的近代德國思想家海德格爾則給我們另一種評論:「老子的“道”是能夠移動一切而成道的道路。在這裡,我們第一次能夠思索什麼是理性、精神、意義、言說(Logos)這些詞的源本,也就是從它們自身、本性地要說出的東西。」
海德格爾的思想以「Sein」為根本,一般翻譯作「在」「存在」「存有」等。這個「存有」先於一切知識,先於主體與客體之分化。主體與客體的思維乃是西方「理性主義」的產物,是人類把自己從世界抽離,再反思來解釋、研究世界。海德格爾說:「存在」不是思想的產物,而「思想」反倒是「存在」的產物。也就是人活在世界裡面,而世界也在人的內部裡面,兩者共同「存在」。常有哲人或詩人說:「它們(人與其他各種事物)已形成了一個自我完足的整體,一個小宇宙。」這種語言、經驗無以言說的「存在」境界,與老莊的「道」有不謀而合之處。
瞭解了「存在」先於「思想」,便會懂得為什麼「道,可道,非常道」了。因為「道」如果可以被概念化,被意義化的「思考」地說出來,就已不是「常道」了。換句話說,「道」並不能解釋為「根本的普遍定律」、「抽象的絕對」或「永恆不變的物質規律」等等被理性分析歸納的「思想物」。老莊的「道」不是一種被現成化的思想存在者,而是一種先思維而存在的「意象」,是最根本的純境界構成。
老子說「知和為常」,又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即是說明「常」是知道陰陽相沖相和而生元氣,元氣讓天地正位,萬物自育。「常」非概念不變的原則,而是生萬物的本源發生,是一種不斷「運動」,變化無窮的現象。
老子第16章又說:「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這裡的「常」講的便是循環往復的生命、宇宙之常道。天地萬物在生長之初,充滿了動靜生死的奧妙和轉化,這是天道,但也存在於個人生命裡,如初生的嬰兒,其生命現象最為旺盛蓬勃,靜中隱動,動中有靜,笑最真,哭最真,元氣飽滿,一舉一動都蓄勢待發,最為自然!如果人能理解這種有無轉化、動靜相成的雄渾自發性之道,並因此得到共鳴,從自己內部產生創造的力量,如萬物自我成長般,行事動靜與「道」同體,那便可說是個通達天地之微的明白人、幸福人了。
《莊子》這本書要表達的就是這個「微米、宏大、浩瀚」的天地宇宙現象。他認為人必須自覺人的內在存在是和大自然(外在世界)息息相關,渾然為一體的。也就是說,人不要從他人畫出自己,不要從無價值找出價值,不要從過去和未來區分現在,不要從死亡尋出生存,不要從無限圈出有限…。應以生命原型意象與世界交往,讓所有微型身體介面自行呈現,如空氣氤氳,不再為現實所限,將人內在性的無垠感活出來,這時,剔除個別自我的純淨人類集體潛意識便會與深廣的宇宙圓融運動相呼應,找到幸福地活下去的「道路」。
總之,就是超越客觀層面的論理思考(即人為之道,也是心智的運作),放棄「事相」的外在性,回歸到身體的內在性(微觀宇宙性),跟隨主體層面的「意象」,悠遊於靈魂場所,它先於思維出現,保持在意象體驗的當下直接呈現,不要進入會區分出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理性沈思中。如此持續就能「活出」種種人生問題的解決方案,真是水到渠成,毫不吃力。
近代著名心理學家范丹伯(J.H.Van den Berg)的「心理學中的現象學進路」一書中說:「詩人和畫家(我個人比較喜歡用藝術家這個詞)乃是天生的現象學家。」因為他們注意到天地萬物會跟我們「說話」,不要用測度評量、幾何反思來僵化切割其意涵,而只是尊重它,讓它在人世間的各個不同生活層面中發聲,而我們就把自己安置在這個語言存有者的源頭上,與它起共鳴、迴盪,呼應它的召喚,給我們自己的生存空間更大的深度,繼而產生幸福感。
《莊子》就是這樣一本讓「事物」自己發聲的書,從逍遙遊篇「北冥有魚」,到齊物論「大地的蕭聲」、「影子對話」、「莊周夢蝶」,養生主篇「庖丁解牛」,天道篇的「輪扁論書」,至樂篇的「莊子鼓盆」,達生篇的「佝僂者承蜩」,山木篇的「螳螂捕蟬」,知北遊篇的「道在尿溺」等等,莊子不但悠遊於魂繞空間,也大量深入事物的本性,甚至進入深廣的宇宙層面,讓意象「說話」。其目的就是要點出人生在世,最高境界是作一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的「無待」之人。因為無待,不依賴任何現成的心智運作(人為之道),因此才能擺脫心智的客體,轉為一個能通曉天地的本性和變化,產生自發性創造力量的人,得以如寂靜的宇宙般「歸根曰靜」,回歸到人類靈魂最深刻的寧靜。一種人在精神的「根源處」(從所有事物直接獲得意義和源頭的地方)生活,在那裡與最原始的靈魂相會,是至高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