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26 16:01:27行之

教師口語------《孔明借箭》的導入語


講題:《孔明借箭》的導入語

對象:國內初三學生

時限:三分鐘


各位同學,午安。看大家聚精會神的樣子,似乎很期待今天的課。

講課之前,我想先講一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同學們來說,《三國演義》裏的故事,諸如煮酒論英雄、過五關斬六將、七擒孟獲等等,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

我認為,《三國演義》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深入民心的三絶,包括奸絶的曹操、義絶的關羽、還有智絶的諸葛亮。

羅先生描寫人物,有兩種最喜歡用的手法,其一是轉移法。比如他為了突出關羽的武勇,就把被孫堅斬殺的勇將華雄,放到了關羽名下,成為他的刀下鬼;為了刻劃張飛的暴躁,把“怒鞭督郵”一事從劉備手中搶過來,讓張飛去當主角;又如空城計,此計的版權應該歸於春秋時期鄭國上卿叔詹,而為了表現諸葛亮之智,羅先生又把此計獻給了他。

另一種手法,是襯托法。尤其是諸葛亮,羅先生前前後後用了多個人物來襯托他,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周瑜和司馬懿。

誠如之前所說的空城計,就完全是犧牲了司馬懿而成全了諸葛亮;至於周瑜,本來是個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人說“一時瑜亮”。羅先生把他在赤壁的功勞,用“借東風”一節硬加給諸葛亮;又透過“三氣周瑜”,把諸葛亮的才智和氣量抬高到一個不可企及的高度。杜甫詩云:伯仲之間見伊呂。

現在,就讓我們看一看羅先生怎樣用轉移和襯托兩種手法的混合,像空城計一樣,把孫權的功勞搶過來,再犧牲周瑜、魯肅,去襯托出一個智慧的代名詞──諸葛亮,請大家翻開七十五頁《孔明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