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轉載)尷尬世代的逆襲?──讀《台灣1960世代詩人論文集》
文: 劉正偉/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本文原刊載於2014年十一月一日《文訊》月刊349期
相對於小說、散文、評論等類別,台灣詩壇一直是文化圈熱鬧的一群。不論是拉幫結派組詩社、辦詩刊、座談會、研討會,甚至搞社運,詩壇動員的力量甚為可觀。台灣詩史、文學史對詩人的分類歸屬,多以詩社、詩刊或世代畫分,似乎漸成「傳統」,向陽、李瑞騰、孟樊、楊宗翰等,對此多有敘述。因此,隨著年齡增長,近兩年1960世代的焦慮感逐漸加深?
台灣1960世代詩人是一個尷尬世代。因為,前有前行代詩人如1920、30世代的余光中、洛夫、張默、瘂弦、鄭愁予、楊牧、吳晟等詩人的成就,如高牆鐵板,難以跨越;以及陳黎、夏宇、向陽、白靈、蘇紹連、劉克襄等,1940、50世代的詩人橫在前頭,也難越雷池。後有1970、80甚至90的網路世代,如楊寒、丁威仁、楊佳嫻等追兵,夾在前有鐵板後有追兵的60三明治世代,怎沒焦慮?豈不尷尬?
君不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與《當代詩學》,前次(2005)合辦的「台灣當代十大詩人」票選名單:洛夫、余光中、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瘂弦、商禽、白萩、夏宇、陳黎,沒有一個1960世代詩人。長久以來的年度詩選與三大報文學獎評審,幾乎都由50世代以前的詩人「把持」,60世代未免太不爭氣?或技不如人?
因此,60世代有識之士如方群、顏艾琳、陳謙等,串起60世代的危機感與向心力,「默默」做著聯繫與積累發聲的工作,例如2012年在台北永樂座連辦四場「6080」座談會、去年顏艾琳、潘洗塵主編《生於60年代兩岸詩選》與座談會、《乾坤詩刊》「1960世代詩人展」以及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辦的「1960文學世代與文本主題閱讀」論文研討會。今年9月由博揚文化出版,方群、陳謙主編的《台灣1960世代詩人論文集》,就是這場研討會論文擴充後的成果展示。
綜觀這本論文集收錄1960世代相關論文13篇,相關論文發表資料彙編1篇。其中女詩人個論5篇,男詩人個論6篇,綜論2篇。從論文數量來看60世代的女詩人相較於前面世代是爭氣的,或許與恰巧適逢80年代社會、政治改革開放有關;從題材看女詩人的情慾書寫、女性意識與女性主義的抬頭,都有密切的關聯,60世代的女詩人如江文瑜、張芳慈、顏艾琳等,也掌握這個大好時機而有豐碩成果,這或許是60世代詩人的一大特徵與賣點。
這本論文集中關於男詩人個論的闡述,探討陳克華、張信吉、李進文、方群、陳謙、陳大為等的詩作,多關注在自我意識、土地社會、島嶼生活以及現實關懷為多,兼及早期陳大為的歷史大敘事等。可見60世代的題材與詩作關懷,與前面世代無多大區別,這些題材與主題仍是值得挖深織廣,藉以發展每個世代的語言筆觸、創作技巧與個人詩思
綜論只有兩篇,探討60世代的現實意識與鄉愁主題,就數量言是薄弱的;就質量言是值得鼓勵的。因為丁威仁的論文比較羅葉與鴻鴻的現實意識,而以八個主題細分,讓人可以更詳細探討與比較他們的關懷層面;筆者的探討60世代詩人鄉愁主題論文,從土地故鄉、文化想像與時空變遷三個面向,提出有別於前行代的專屬60世代的鄉愁,深度的闡述了我們也有自己的鄉愁。
筆者文中曾粗略調查統計,60世代的詩人目前可尋者約有80人,持續創作不輟者約半數。因此,處在前後夾擊的60世代的詩人得要更努力創作、發表與發聲。詩路漫漫,惟其堅持,筆者相信只要努力不懈,文學不死。
1960世代幾乎多在80年代崛起,新世紀後覺醒。然三明治世代是尷尬而辛苦的,雖楊宗翰曾言:「一直羨慕60詩人的整齊筆陣、壯盛軍容。」在網路當道、紙本式微的年代,眾聲喧嘩、多音交響、多元呈現的時代,相信70世代以後的詩人面對的詩壇與現實困境,比我們更加艱辛。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每一個世代都有其面對的課題與挑戰,這個挑戰與其說是外部的,其實更多是個人內部的,對於創作的堅持。然時代巨輪是前進的,世代是傳承的,讓我們一起默默耕耘、彼此鼓勵,這世界的發言權,終有一天輪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