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10:59:18幻羽

【牆外文摘:文攻武嚇,臺灣香港誰更怕?】+ “今日香港,明日臺灣”

Hongkong l Andauernde Proteste in Yuen Long - Ausschreitungen (Reuters/T. Siu)

      【牆外文摘:文攻武嚇,臺灣香港誰更怕?】作者 張平

有評論認為,中共動用兵力處理香港問題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是,國際社會是否將坐視不管?香港抗爭者該如何應對中共的文攻武嚇?臺灣政治人物又該如何在選舉熱季面對反中議題?

2019 07. 28. (德國之聲中文網)臺灣《上報》發表評論《香港"元朗黑夜"背後的社會因素》,作者李芄紫指出,警方固然有責任保護市民,但客觀而言,很難要求,警方能一邊長期遭受市民責駡,一邊還能一如常態地為市民服務。在警方和示威者敵意越來越深的香港,"元朗黑夜"這種情況最終必將出現,這既難以令人憤概,也令人痛心難過。

文章說,在回歸過渡期,中國政府與香港兩類江湖人士都建立良好關係。對黑幫,盛傳北京特派員會見黑幫首腦,"曉以大義",說"黑社會也有愛國的",招安了黑幫。對新界人,中國支持他們的"傳統權益",新界鄉村勢力就成為了中國管治香港的重要同盟力量。新界人本來就多有"愛國傳統",站在建制的一方。而香港的民主派一向呼籲取消丁權,更在經濟因素層面,把新界人推向自己的對立面。

文章分析說,六月之後,香港政府採用了龜縮政策,香港法治逐漸崩壞,進入半無政府狀態。員警被當作磨心,又不便做"髒活",親建制派要找力量反制示威者。長期與民主派對立的新界"江湖人士"就這樣成為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

相关图片

當年的臺灣人與今天的香港人都不怕?

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文攻武嚇 臺灣不怕香港怕?》,作者李平說,在親共政客眼中,示威者7.21包圍中聯辦、塗汙國徽已構成挑戰國家主權,構成出動駐港解放軍的理由。其荒謬之處在於,中聯辦違反《基本法》22條不得干預香港事務的規定,反而成了執行《基本法》14條出動駐軍的理由。元朗恐怖襲擊令輿論質疑警黑合作,是警隊不作為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其荒謬之處在於,被指與這場恐襲脫不了干係的何君堯,反而大有指證警方無能可由解放軍接手之意。

作者認為,"文攻武嚇是中共慣用的政治流氓手段,在臺灣問題上更是司空見慣",甚至曾向臺灣外海試射導彈以干擾臺灣大選,但20多年來未能阻止首倡兩國論的李登輝贏了第一次總統直選,也未能阻止臺灣變天、民進黨二度上臺執政。國際社會不會坐視中國武力攻擊臺灣,也不會坐視中國武力鎮壓香港。因此,香港的抗爭固然要遵循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爭取更多公務員、政商名流支持,也不必因中共的武嚇而放棄遍地開花的如水抗爭。"中共的文攻武嚇,嚇唬不了(當年的)臺灣人,也別想嚇唬(今天的)香港人"

相关图片

今天的臺灣人不要把"反中"反到作繭自縛?

臺灣《風傳媒》發表文章,《審慎因應"反送中",不能為選票作繭自縛》,作者趙春山指出,既使在外交層面上,鄧小平當年揭示的韜光養晦戰略,都已在中國大陸學界引起質疑,更何況是處理像香港這種被視為純屬內政的問題。中共動用兵力處理香港問題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而正巧1989年爆發天安門事件時,主張采武力鎮壓的前中共總理李鵬722在北京病逝。李鵬是在鄧小平把"六四"定性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動亂"後,奉命采"快刀斬亂麻"的解決辦法。僅管中共當前所處的內外環境,已不同于當年的"蘇東波"事件,但中共維持共黨專政地位的意圖,並沒有因時空的變化而有所轉移。對習近平而言,"維穩"特別重要,他不能讓香港的"動亂"產生外溢效應。

這個可能性顯然已經對臺灣當下的"現實派"構成威脅。作者主張,臺灣已進入總統和立委選舉的熱季,有些人遇到香港"反送中"就不免見獵心喜,以為可以用來操作"反中"議題爭取選票。臺灣人不接受對岸企圖以"一國兩制"的模式,處理兩岸關係與未來中國的統一問題;但政客們也不能為了選票,把"反中"反到作繭自縛,把臺灣的地位拿來和香港相提並論。

相关图片



“文攻武嚇,臺灣香港誰更怕?”的图片搜索结果

香港情勢進入危險期 恐影響臺灣大選?

臺灣總統蔡英文在香港升高之際再度接受外媒專訪發表談話,對此李華球表示:臺灣的選舉,特別是過去的太陽花學運,以至於在那一年國民黨大敗。從這個角度觀察,臺灣選舉的激化,香港百姓對民主的嚮往對臺灣民眾都有刺激性的作用。目前香港的情勢來看,香港警力只有四萬多人,近期最嚴重的一次對立有兩百萬人上街頭,假設這兩百萬人產生重大暴動,這四萬多警力是維持不了的。香港人現在在想的問題就是一個民主,特別是對雙普選的問題。這個問題對中國大陸來說,會擔心如果有一天香港走向民主,會引起骨牌效應,其他的省份也要求。以香港整體的形式,香港人對民主自由人權的追求,香港媒體的透明化,遠遠比大陸其他省份來的更公開更透明,從這個角度來看,到目前為止香港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危險的階段,如果要來解決的話不外乎軟硬兩手,軟的話,借這個勢告訴香港人,香港的民主有沒有可能,硬的話就採取強硬的激化的警力軍力的介入,在這種軟硬兩手的態勢當中,未來香港的形勢不樂觀。


                 今日香港,明日臺灣*作者:吳東霖 為清大學生*

2019-06-15 06:00

淺白的口號伴著迫切的危機感使這8個字於太陽花學運後廣為流傳。近日香港群眾與特區政府衝突的昇華,更是使臺灣人民的同情和對國務的擔心到達了頂峰。11日,前立委孫大千于於臉書貼文拿香港來比臺灣,根本就是用香蕉來比芭樂,此文一出,隨即引來各方的抨擊或贊同。其中親共綠營政府騙選票各占多數,留言串的內容或多或少也顯現了臺灣當今社會分裂的現象。其實,排除政治立場的不同,筆者認為孫先生的觀點也許是正確的。

今日香港,明日臺灣。若將此口號解析可以淺略地得出以下2個結論:

一、理性的糖衣包裹著政治宣傳 

二、危機感應隨時存在

在許多長者眼中,年輕人時常與台獨民進黨等關鍵字存在著莫大的關聯。而此口號的受眾群及傳播者正是以青年為主,許多相反立場的擁護者便以此為切入點加以攻擊,受某政黨洗腦等言論便油然而生。 儘管以有色眼鏡觀察事物並非正確,但我們絕對不能排除某些政治行為於背後的推波助瀾,第一點因此成立。

第二點的存在性更是無庸置疑,沒有危機感本身便是最大的危機。唯有危機感的存在,方能于未來的未知中取得一絲安穩,將此概念套用於臺灣現況更是再貼切不過。

一個人的價值觀,本身就是在兩種相反的觀點中相互角力,最終得出自己滿意的解答。無論支持何種立場,只希望人民能擁有獨立思維,而非盲從或推卸責任。民主並非口號,而是需要多元的價值參與其中,如此才是民主主義的價值所在,不是嗎?

在最後,願:天佑香港!民佑臺灣! 


保衛臺灣、重奪香港北京懼四獨連動?

針對港人在臺灣報紙刊登大幅廣告,警告 不要相信中國,誓言保衛臺灣、重奪香港。對此,李華球表示:過去我曾提出香港四化的現象,去英國化,半國際化,近中國化,想民主化。這十幾年過去了,從2014年的占中運動一直到現在,特別是66號到728號一個多月時段來看,香港有兩個現象,第一,民主化越來越深化。第二,因為過去這一個多月運動的不斷昇華,所以變得更加運動昇華化。香港這個問題不是想民主化的問題了,就可能是從社會運動醞釀成政治運動,變成軍事的可能性是高的。所以這個廣告所隱含的台港之間的問題,對中國北京來講,是台港連動的問題,這種連動價定存在或者繼續昇華的話,問題就大了。這就變成四獨連動,港獨,台獨,藏獨,疆獨。北京在最近國務院的講話必然是相當的強烈,甚至有人下來都說不定。




高調提《駐軍法》
 解放軍會否出手?

至於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在記者會上回應記者提問駐港解放軍會否介入香港事務時要大家去看駐軍法第3章第14條,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也預計週一召開記者會,是否會有強硬宣示,解放軍是否有可能出手? 對此,姚誠表示,香港的問題,從2014年的占中運動到現在是逐步的升級,是香港和大陸無法融為一體的問題,香港享受過真正的自由民主和法治,當然無法接受中共的獨裁統治,從反送中到現在的真普選,甚至要求獨立,200萬人上街遊行,香港人追求自由民主的決心是堅定的,與中央政府的矛盾不可調和,至於如何發展下去,是不是會有軍隊來鎮壓,我認為中共現在不可能派軍隊過來,他們現在不需要派軍隊,他們有武警,可以派大批的員警來鎮壓香港,當然中央不會讓香港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具體怎麼辦現在的未知因素很多,這種情況還會繼續下去。

“文攻武嚇,臺灣香港誰更怕?”的图片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