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10:54:39幻羽

─ 台灣這個國家 ─

 

         ※如果臺灣都保不住,蔣介石打算退到哪裡?

在開國大典之後,蔣介石眼看著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扭轉局面,只能夠帶著自己的手下退守到了臺灣。臺灣因為在這之前長期被日本侵略者佔領,蔣介石認為這裏受到中共的影響比較小,可以對其加以建設。他認為可以在這裏保存自己的實力,而且還有海峽作為天然的屏障,所以比較安全。

在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後,其實還爆發過金門海戰。如果當時蔣介石連臺灣都沒能保住的話,他會選擇逃往哪個國家呢?其實在當時,李宗仁等人一直都在敦促蔣介石出國,不要留在國內,是蔣介石態度非常堅決,要留在國內,最終才選擇了臺灣。如果臺灣都沒保住的話,他肯定是要出國的。

當時眾多國家中,看上去美國跟蔣介石的關係是最好的。宋美齡在抗戰時期,曾經多次飛到美國,舉行公開演講尋求美國的幫助。除了宋美齡之外,蔣經國跟美國的關係也不錯。然而蔣介石到美國的可能性卻不大,他是一個有著很強自尊心的人,甚至於當時美國一直都想著對中國不利,但是在蔣介石心中,就算他退守了臺灣,也是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的。

有人認為,蔣介石一旦丟了臺灣,第一個選擇就是菲律賓。菲律賓距離臺灣非常近,蔣介石跟當時他的總統關係也非常好。他曾經多次前往菲律賓跟季里諾進行會談,菲律賓還曾經向蔣介石承諾,只要蔣介石打聲招呼,菲律賓就可以讓他在境內建立流亡政府。不過也有人認為,對於蔣介石來說,不管到哪個國家最終都還是看別人的顏色,不如回到大陸老家溪口。事實上到了晚年,蔣介石的確是非常懷念自己的家鄉的。 

                 “台灣這個國家”的图片搜索结果

蔡總統在美國茶敘時對媒體說,她要團結所有力量,包括台灣派和中華民國派,來保護中華民國台灣。這話,若是蔡英文剛上任時提出,可能還讓人有些期待;但她在執政三年後拚連任時說出這話,只讓人哭笑不得。

在野時,蔡英文曾說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當選後,她常用「這個國家」來代替「中華民國」一詞。兩周前,她為宜蘭市和美國馬里蘭州洛克維爾市締結姊妹市的賀文,直接署名「台灣總統」;這次出訪,她自稱「來自台灣的總統」,中華民國一路消失。她心中,何時有過中華民國?

目前各政黨實際主張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大概就是獨派。亦即,「中華民國派」不但是法律事實,也是民意主流,只是對兩岸交流看法各有差異罷了。但在蔡英文眼裡,只要兩岸路線和她不同,便把支持中華民國的人抹紅,說人家「親共」。因此,她此刻談「團結中華民國派」,完全是個笑話。

蔡英文「忽然想起中華民國」,原因無他,只是為了選舉。民進黨平日操弄統獨及族群意識,一到選舉,既想拿獨派的票,又要爭取中間選民,於是便編出個「團結中華民國派」的說法。但是,選民會什麼餌都吃嗎?

團結中華民國派,到選舉才嘴巴說說是沒用的。蔡總統先得承認自己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中華民國總統,別再在兩岸議題上動輒抹紅,磨刀霍霍。選舉時才想到中華民國的,只是江湖術士。



           ※該誠實面對「這個國家」的臺灣人在哪裡?*郭雪筠* 撰寫

價值觀錯亂、經濟空轉、意識形態對立、臺灣主體意識下「這個國家」意涵的空洞、人民對外界事務基本上已經無感,這些話不僅本田善彥講過,大陸學者乃至於臺灣專家何嘗沒有嚴正呼籲過?這些問題背後所醞釀的危機,臺灣社會,又能再逃避多久?

在正值新年歡欣的201711,一篇文章躍上了各媒體版面及PTT,受到熱烈討論,這篇熱聞的標題非常刺眼——臺灣「這個國家」終將自我解體?

為何解體?文章給出幾個面向:第一,社會各階層嚴重分化和對立,政策無法建立初步共識;第二,在美日勢力下滑、中共對「這個國家」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的今天,中國的實力增強已經滲入到臺灣政治社會,取代國民黨成為民進党的強勁對手,而「這個國家」內部又充斥矛盾,難以找到國際定位;第三,「臺灣意識」造成蔡英文的當選,但臺灣連跨出「這個國家」框架的底氣都沒有,只能繼續欺瞞、迴避棘手的根本問題。

以上種種,使「這個國家」在內部政治、階級、意識形態的矛盾中空轉,人民對一切已無感,最終臺灣會虛無化。這篇銳利又毒辣的文章,在逢中必反的情緒下,如果是出自中國人手筆,一定會引來一片罵聲,但它是研究中日關係及兩岸關係的日本媒體人本田善彥所寫,文中所說的現象,臺灣人也並不陌生。

只是,在停滯太多太多年後,太多人認為「反正再爛也不過就這樣」,太少人如本田善彥那樣不留情面地挖開根本問題和將導致的後果。當社會開始討論「是否同意本田善彥的觀點」時,更值得討論的問題是:為何這篇文章是由日本人寫出來的,而不是臺灣人?

真正該深刻反思、該揭開「臺灣意識」背後血淋淋的現實、該誠實面對「這個國家」的臺灣人,在哪里?

陷入「無厘頭」的臺灣社會

為何蔡英文常以「這個國家」來取代「中華民國」?過度切割中國,過於將「臺灣意識」擺在前頭又有什麼後果?要探討這些問號,就必須從最根本的歷史觀講起。

2011312,我協助奶奶田中櫻代在救濟院裏的13位灣生朋友和日本移民回到他們所謂的故鄉——臺灣。如今,這13位日本移民和灣生已全部到天國當天使了。」當《灣生回家》這部紀錄片上映時,導演田中實加的一番話著實賺人熱淚。

直到邁入2017年的前夕,才爆出她的奶奶根本不是日本人,她用假身份很有效地販賣了「灣生」,欺騙了臺灣人的感情,臺灣文學的研究學者陳芳明痛批:「我們曾經對臺灣歷史一直無法認識清楚,這是因為党國體制的長期蒙蔽,現在利用這種蒙蔽又進行另外一種欺騙。」這件事情要解釋起來很簡單——一個有生意頭腦的商人,利用臺灣的日本情結,包裝販賣給了臺灣小清新們一個「想像中的台日情懷」。

這背後,正如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張讚國表示的,「她仗恃的,不過是多年來整個大環境所允許或縱容的認同想像和分裂」,自臺灣被分割出去後,歷經日本殖民、國民政府、政黨輪替等不同時期,臺灣人不斷在問的都是同一個問題:「我是誰?」

外省人看到的根是中國,那正港臺灣人的根是殖民母國還是祖國?每個立場的人都有一個想像的祖國,利用這樣的分裂製造對立、操弄情懷、達到特定目的,並不太難。而這樣的結果是,社會陷入了「無厘頭」的狀態。

台大政治系教授石之瑜在《無厘頭狀態的政府》一文中提過一個精闢見解,「當文字、符號、記憶、規則都只有當下的意義,以前的全不算數,以後的都重新來,這種手段所建立的國家認同,也只能持續瞬間」。從前國民黨一黨執政,如今喪失主流話語權,在政治操作下,當今主流輿論認為過往的歷史教育是洗腦和一文不值的,必須要「推翻重建」。

隨著轉型正義的口號震天價響,臺灣社會期待建立一個新的史觀——本土的、與中國切割的,更符合「臺灣主體意識」的。「臺灣本土」若要尋根,背後的「根」是誰?就目前的政治正確而言,殖民母國日本比中國更容易讓年輕人接受。

於是,「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成為「中國的事」;《灣生回家》中,台日那樣「血濃於水」的尋根情懷成為「臺灣本土的事」,但臺灣不可避免地,註定同時存在中國因素和日本因素。如今主流的臺灣意識,就算對中國面向有扭曲和批評,對日本面向有美化和嚮往,都無法掩蓋「台日情懷」的背後,不過是殖民國與殖民地的關係。

《灣生回家》裏頭人物顛沛流離的源頭,是血腥殘忍的日本軍國主義。縱然日本對臺灣現代化的進程中有功有過,縱然50年來的殖民台日人民之間有複雜的情感,但,永遠不該美化「殖民」這個事實的醜惡。

當臺灣政治人物因為利益或意識形態,帶頭片面性地解讀歷史,社會也陷入「只要政治正確,就可以扭曲歷史」的陷阱裏,這樣的政治正確、取悅主流、煽情輿論,最終不只影響了臺灣對歷史的解讀,更建立起了想像中的國家——擺脫有中國因素的「中華民國」,建立起臺灣本土的「這個國家」。

自欺欺人的「區域角色定位」

蔡英文曾說過一句名言,「臺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這個社會的共識」,也正是如此,藍綠兩黨越來越像,差別只在,國民黨面對大陸仍能自詡為「中國正統,一中各表」,而民進党礙于現實壓力,只能強調「中華民國是臺灣,臺灣就是中華民國」。正如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所講的,「現階段,中華民國正逐步空洞化、去中國化與臺灣化。」

但主打臺灣意識的民進黨政府,也只能用「這個國家」來「取代」中華民國。臺灣主體意識已經成為臺灣社會的共識,更是蔡英文處理兩岸政策的第一考慮,這也帶給臺灣社會一種「擺脫一中框架」「臺灣國家化」的錯覺。

但是,錯覺終歸是錯覺,它只能在臺灣內部沸騰,卻禁不起考驗,這樣「符合主流、欺騙自我」的快感,在國際現實上一再無情地碰壁。兩岸關係、台日關係乃至於臺灣在國際中的角色定位,「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不能戳破現實,只能不斷地催眠人民、甚至欺騙自己。

十多年過去了,從前扁政府時代的烽火外交人民還會憂慮,如今所有人,都很淡定。斷交潮要來了?美日實力衰退、大陸打壓臺灣了?沒關係,這些都不重要。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的學者李文藝曾無奈地說,臺灣如今的小確幸是「異質化」的小確幸,不過是逃避現實政治的情感驅使下,對兩岸關係、對國際局勢、對那些現實問題都以「不感興趣」應對之。

「臺灣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根本不需要理會中國,照樣可以過得很好。」成為網上常見的輿論,這讓大陸學者不解及搖頭,「如果小確幸被放大為封閉的精神勝利法,臺灣經濟的理性思考能力將明顯不足」,這是李文藝最後給臺灣下的警訊。

價值觀錯亂、經濟空轉、意識形態對立、臺灣主體意識下「這個國家」意涵的空洞、人民對外界事務基本已經無感,這些話不僅本田善彥講過,大陸學者乃至於臺灣專家何嘗沒有嚴正呼籲過?這些問題背後所醞釀的危機,臺灣社會,又能再逃避多久?

不要忘記歷史留下的教訓——一窩蜂的政治正確,最終只會是曇花一現。

 

臺灣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周圍海域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人口約23百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閩南(河洛)、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閩南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原住民族在17世紀中葉以前一直居於主體民族地位;隨著漢族不斷從中國本土移入與墾殖、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臺灣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加上國際上冷戰對峙的格局,使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隨著1987年戒嚴時代結束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國民兩黨為首的政黨政治、統獨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淡化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意識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