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16 15:29:16Flor’cie^^”

[Theatre Design]觀後感- hamlet b.



日期:20123920:00-22:00

地點: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

名稱:hamlet b.

 

  舞台以個人主義為主,以象徵的手法表述舞台的框架,多以白色素材為多,以紅色液體傾注作結。由香港「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與台灣「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聯手執導的《hamlet b.》,結合一幕幕當代消費時代的怪異景象。《哈姆雷特機器》(hamletmachine)為德國劇作家海諾・穆勒(Heiner Müller)於1977年翻譯英國沙翁(Shakespeare)的代表作之一《哈姆雷特》(The Tragedy of Hamlet)而成的產物,然而《hamlet b.》則結合此兩個著作。

 

故事是關於以奧菲莉亞挽著桃紅色的旅行包追隨著劇中劇《hamletmachine》(哈奈馬仙)故事主人翁hamlet,追趕著開往大西北的列車,當她愛上hamlet之後,減低以往物質享受的開支,為再次遇見hamlet來證明生命才得以完整。在奧菲莉亞趕路的途中遇到的重重阻礙,反映著一幕又一幕的消費社會現象,幾乎用物質來解決。

 

受萬人推崇的主角hamlet b.準備亞洲巡迴第100個城巿演出之際,開場前卻因為似是思緒打亂了出場的意志,一直喃喃自語,回憶似是倒帶般重現。有他自己最初在示威群眾中表演行為藝術,防暴隊逐漸逼近,卻分隔開擁抱著冰塊喃喃自語的奧菲莉亞,此時此刻,hamlet失常地唸著:我不是哈姆雷特,我不是哈姆雷特。已物化的一個角色,卻在演出前出現真、戲難混淆,現實與角色難分的困窘。

 

首先,在一個所謂的消費巿場,到底是迎合顧客的需求還是堅持生產的特性呢?就如劇場藝術,現今的人已能因應自己的需求而作出選擇。劇場藝術令人無奈,到底是在乎作者的原意?還是因應觀眾的需求或喜好?不單是戲場藝術遇到這樣的問題,然而生活上又何尚不是一樣呢?內心是掙扎以及矛盾,但卻又抵制不了所謂的誘因而產成的結果。觀眾逐漸形式的消費巿場不單是對其創作的支持度高與否,還有一系列的商品及產物的拉扯,畢竟這一切都是血脈相連,觀眾追求是輕鬆愉快?還是耐人尋味的創作?或許是見人見智。觀眾的類型也許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需求,對於劇場藝術的要求亦相對地提高,除了一系列的白領之外,現在也許少不了青年、女性等,這或多或少也會影響創作的切入點,定位或許也因這樣而有所調整。到底一個僵化的觀眾去追隨著潮流趨向,還是以個人去界定所謂標籤化的社會現象?

 

原著沙士比亞的《hamlet》裡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不斷在《hamlet b.》一劇中重覆又重覆地出現,強調做或不做之間的灰色地帶猶豫。亦藉著古、今的對話來作對比,反映灰色地帶令人停滯。表達一幕又一幕想改變卻無法改變的無奈,拉扯到現在人的行為模式,如在facebookLIKE、按讚、按好,卻少了許多的交談,無聲地接受。儘管是沒有作任何留言或回應,也會先按個“LIKE”、“讚”或“好”。在一個被動的社會,所謂的Action又該怎樣去重新定義呢?就如劇中一段獨白提到:

選擇一座城市,選擇一段旅程

選擇一種品味,選擇一齣經典

活在消費時代裏,

我們擁有AZ無數的選擇

唯一不能選擇的,是行動!

然而,所有的選擇都需要行動來作為起始,想改變卻變不了的也只有行動才能有所變化。

 

我認為,這部劇是受人愛戴而喚人深省,在一個充斥著物質的消費年代、一種令人追隨的潮流動向、古今中外的文化衝擊,如果取捨?如何抉擇?或許作者以輕盈的思考表達出所謂同年代的鴻溝,也許不是因為教育背景或高低,而是在於有所要求以及無所謂的接受分別罷了。#

Onandon 2012-03-18 03:59:18

謝謝澳門觀眾發表的觀後感!

版主回應
耐人尋味的一部劇~~ 2012-03-30 1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