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2 11:00:00曾老師的學生

你要選擇世俗的功名還是生命的悅樂?——[莊子與你]94

……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子貢曰:「敢問其方。」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子貢曰:「敢問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大宗師〉第五段)

 

上回說到孔子派子貢去弔子桑戶之喪,子貢到了現場,卻見子桑戶的兩位好友鼓琴編曲,毫無哀戚。遂回來向孔子問疑。孔子乃為子貢說明他們是活在人文社會之外的自然世界(方之外),不像我們是活在方之內……

於是子貢好奇地問孔子:「那老師你要選擇生活在方之外還是方之內呢?」孔子嘆一口氣說:「我(丘是孔子的名,即孔子自稱)長久生活在人文體制之中,受到體制規矩的約束傷害,早已不是自然世界中完整的生命了(「戮民」,受傷殘缺之人也)!但雖然如此,我還是可以跟你(以及同學們)一起用功修養,好回到那純樸自然的人生。」

子貢問道:「那要怎樣去做這種返樸歸真的工夫呢?」孔子說:「魚要達到生命存在的自由逍遙境界(「相造」即「造之」,達到預定目的地的意思),得靠著水的支持,所以我們才要鑿一個魚池,注滿了水去養魚;人要恢復生命的自然純真,則要依循生命的原理去修持。生命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自然無為。所以我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心中不要記掛、執著種種由人憑空設定,其實可有可無的俗事,這樣才能慢慢恢復生命原有的寧定安穩。所以才有這麼一句格言說:魚是在水量豐沛的大江大湖中才能渾忘了自己的存在,人則是藉著依道修行逐漸回到自然的世界,從而渾忘了濁世的煩憂。」

子貢似乎聽得似懂非懂,心中卻不免記掛著孔子一開頭說的「丘,天之戮民也」這句話。既然連老師都算受傷殘缺,那我們算什麼?而且,我們在人文社會中好歹豐衣足食,甚至躋身上流,難道連衣食不周,生活貧困的子桑戶他們都不如嗎?到底誰才算正常誰才是不正常呀?於是子貢忍不住問孔子正常不正常的標準到底在那裏(「畸」不正常也。「畸人」常指五官不正、肢體殘缺的人)?

孔子明白子貢心中的疑惑與不平,遂如此開示:正常的標準有兩種,一種是社會運作意義的正常,也就是統計上符合大多數(常模)的狀況就叫正常。這可稱「人為的正常」。另一種則是生命存在意義的正常,也就是符合生命存在之道如心境的自由、逍遙、統整、平衡等等才叫正常。這可稱為「自然(天)的正常」。但這兩種標準在現實上常常是互相矛盾的,不符合社會常模(畸於人)的人未必不快樂(侔於天)。不符合天之標準的(天之小人),有可能是人間的成功人士(人之君子),但富人要進天堂卻可能比駱駝穿過針孔還難呢!就看你在這兩種標準中,更看重那一種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