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23:25:36uni2019

溫故知新,今天不談武將

 

明代万历初年,兴化徐氏家族的第9世孙徐来复,在一处名为徐家庄的地方,写下了一篇《问鹅亭记》。

借问天鹅今在否

在明代宣德、正统年间,徐家庄先后有南庄”“椿庄”“工部庄等不同名称,其中工部庄一词,与徐氏家族第3世祖徐谧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徐谧,字惟宁,号守愚,明永乐十年(1412)贡士,初授大理寺左寺副,后升任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因此又称徐工部。在兴化时,徐谧蓄养了一只大白鹅,这只大鹅非常聪慧,很通人性,时人视为异禽。徐谧到京城做官之后,大鹅每天早晨按时鸣叫,催促徐谧起床上朝,徐谧进宫议事时,大鹅静静蹲守在皇宫外的金水河边,等到退朝之后,一人一鹅姗姗而行,招摇过市。这只大鹅在京城非常有名,以至于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号:徐工部鹅

而在地方史志里,大鹅更是被赋予了一层传奇色彩,成为一只翱翔在紫禁城上空的天鹅。《咸丰重修兴化县志》载:徐工部谧蓄一天鹅,有所往,鹅必从之,入朝则迴翔云际,俟退朝乃下,人以鹅卜谧出入,晚乞休,笼鹅归里。徐谧致仕返乡后,住在芦洲东南下九里的徐家庄,徐家庄也就得名工部庄。徐谧每天饮酒弄鹅,尽享田园之乐,并写有《晚年自赋写怀》诗,诗云:茶香酒熟田千亩,云白山青水一湾;若荷天公恩许我,暮年来共白鸥闲。在京城时,徐谧与时任翰林侍读的高穀情谊深厚,高穀告老还乡回到兴化之后,两位退休京官之间更是往来频繁。《问鹅亭记》说:少保解组,时筑室莲花六十四荡中,去公草堂近。少保往来莲花间,必移棹访公,弄鹅赋诗,怡然终日。高穀步徐谧诗韵,写有《和徐丈守愚写怀原韵二首》,诗云:

仙翁住近中桥市,桥下清流日几湾;却笑红尘名利客,长年奔走未能闲。

千寻乔木荫家山,隐处殊非九曲湾;诗酒琴书惟适性,老年谁得似君闲。

数年之后徐谧仙逝,大鹅不眠不食,很快也追随主人而去。徐谧墓坐落于城南张家庄,墓道旁建有一座鹅冢,冢内埋葬的即是那只通晓人性的天鹅。某年某日,高穀又一次路过工部庄,草堂依旧,故人已逝,惟有村前一湾九里港,晚来时几点渔火对愁眠。高穀睹景伤情,怅然赋诗,诗云:借问天鹅今在否,水禽沙鸟自双双。

予邑东去廿里许

在竹泓古镇九里港河的南岸,有一座很小的村庄,村中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数都姓徐。村庄原名坟院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名称,用来作为村名似乎并不合适,现在我们知道,原来这里就是兴化徐氏家族的祖茔地之一。《庆云堂徐氏家谱》载:五世祖退庵公茔地,座落县治东南,离城二十二里九里湾坟院头本舍。

《徐氏家谱》里所说的退庵公,是指徐氏第5世祖徐宾旸。徐宾旸,字国寅,号退庵,明代庠生,诰授七品散官转太仆寺主簿。徐退庵殁后葬在坟院头,自此之后,徐氏家族的后世子孙们世世代代都安葬于此,由此形成一个规模很大的家族墓地。坟院头和徐家庄都坐落于县治东南22里,其中徐家庄是徐氏家族的生活场地,而坟院头则是他们的祖茔地,二者相互毗邻,是同一座村庄的不同区域。

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在这里生儿育女,一年年寒暑交替,一代代生死轮回,生老病死都在同一片土地上,即所谓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祖宗子孙世代坟墓安于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祖茔所在的地方,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故乡。随着徐退庵下葬于坟院头,徐家庄也就正式成为兴化徐氏家族的聚居地之一,徐氏后人称之为肇基

徐退庵的次孙徐大经在《椿庄公别墅胜集小引》一文中说:予邑东去廿里许,地名曰九里港,荒舍参焉,肇基于先大父退庵公。徐大经的文章撰写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这一年兴化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县的大事,李春芳蟾宫折桂,状元及第,就此拉开兴化李氏家族称雄江淮五百年的序幕。徐大经与李春芳是儿女亲家,能够与状元宰相结为姻亲,可见徐大经本人一定是人中龙凤,徐氏也是与兴化李氏门当户对的名门望族。徐大经,字正夫,号中桥,明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官授直隶获鹿知县。后因赈灾放粮被贬为河南太康知县。徐大经为政宽仁,老百姓收益良多,因此为他立生祠,以示感谢和纪念。

徐大经的长兄名叫徐天伦,号双桥,明代贡士,常年居住于徐家庄。按照传统社会的惯例,只有作为徐氏长房的徐天伦,才有资格入葬坟院头徐氏祖茔,而身为徐氏二房的徐大经,就只能另外选址,安葬于别处。这样的墓葬制度,从客观上来说,也促成了一个家族的开枝散叶,绵延不绝。《庆云堂徐氏家谱》载:天伦,葬坟院头穆穴。大经,葬唐子镇董家庄。

问鹅亭

明代后期,问鹅亭就已经远近闻名,《万历兴化县新志》载:工部徐公谧……家有亭曰问鹅’”。一直到晚清时期,问鹅亭还屹立在九里港的水边,成为与濯缨亭、沧浪亭、迎翠亭等齐名的名胜古迹,被收录在地方县志里。《咸丰重修兴化县志》载:问鹅亭,在县东南徐家庄,明邑人徐大经筑。修筑问鹅亭时,兴化徐氏家族正步入一段非常显赫的时期,在徐大经的6个子侄辈里,有4位入选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成为太学生

明万历二十年(1592),徐大经的孙子徐来仪高中进士,传送捷报的驿马从官塘上飞驰而来,小小的兴化县城里,喜庆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当一个家族蒸蒸日上时,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回想起祖先们创业时的艰难,他们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他们走过了怎样的风雨四季?又曾有过哪些爱憎得失?徐大经和他的子侄辈们,在徐家庄的水边修建起一座亭阁,命名为问鹅亭,至于其中的喻意,徐大经的另一个孙子徐来复解释得非常清楚:少保过工部庄时,有借问天鹅今在否,水禽沙鸟自双双之句。亭以问鹅,袭其意也。问之者鹅,思之者公也。少保思之,而公后之人愈思之也。思之不得,故假鹅以名吾亭而寄之思也。名为问鹅,实际上是借天鹅之名,寄托对先祖的思慕之情。正是天鹅的主人徐谧最早从县城迁居徐家庄,徐氏后人饮水思源,于是修亭以示纪念。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