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4 16:25:03荷塘詩韻

評詩   江湖上 ( 鴻鴻)

10月 6, 2006 at 3:51 pm

余光中〈江湖上〉■評介者 鴻鴻

一雙鞋,能踢幾條街?
一雙腳,能換幾次鞋?
一口氣,嚥得下幾座城?
一輩子,闖幾次紅燈?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一雙眼,能燃燒到幾歲?
一張嘴,吻多少次酒杯?
一頭髮,能抵抗幾把梳子?
一顆心,能年輕幾回?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為什麼,信總在雲上飛?
為什麼,車票在手裡?
為什麼,惡夢在枕頭下?
為什麼,抱你的是大衣?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一片大陸,算不算你的國?
一個島,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輩子,算不算永遠?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詩人簡介
  余光中,福建人,1928年生於南京。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教授。為藍星詩社創始人,曾任中華民國筆會會長。著有詩集《蓮的聯想》、《白玉苦瓜》、《與永恆拔河》、《隔水觀音》、《五行無阻》等及散文、評論、翻譯數十種。

◎評 析
  〈江湖上〉是余光中1970年旅美時期的作品,當時詩人援引美國現代民歌的精神,為中文現代詩尋找新格律。「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疊句,引用Bob Dylan的歌曲 ”Blowin’ in the Wind”,全詩也仿Dylan使用一連串問句,但相對於反戰歌手的意氣風發,中年的離鄉詩人卻別有懷抱。

  第一段暗含當年把流浪當作冒險的氣慨──鞋不是用來「走」而是用來「踢」的,張口是要吞下整座城市的,闖紅燈更是冒險突圍的行動……。但問句的形式,把從前的壯志變成歷盡滄桑後的生命大哉問。第二段哀悼青春短促,第三段再回頭談流浪,但已無第一段的氣吞山河,而充滿了痛苦──有家歸不得(信總在雲上飛),有覺睡不好(惡夢在枕頭下),沒有親情或愛情、只有寒冷與孤寂(抱你的是大衣)。

  最後一段則最具自傳色彩。作者自註「一片大陸」可指新大陸,也可指舊大陸:「新大陸不可久留,舊大陸久不能歸。」在兩岸隔絕的年代,舊國歸不去,新國又無法全心認同。而戒嚴年代、戰備狀態的小島台灣,又無法確定可以立命安身。這首詩寫出了那一代人的徬徨──「流浪」非僅是一種自我放逐的心靈狀態,更是一種現實所迫的不得不然。
余光中善於變化詞性,賦予語言全新的力道。此詩雖然力尚口語,但「踢」、「抵抗」等充滿張力的動詞,仍在重複的句型當中,不時掀起波瀾。

  這首詩是詩集《白玉苦瓜》的開卷作,出版後隨即被楊弦譜曲發表,掀起台灣的現代民歌熱潮。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