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2 23:27:32肥力 felixism

米蘭•昆德拉逝世 (1929 - 2023)

九十四歲的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逝世,本該是平常,但還是令我感到震撼及惋惜,就像一個年代也要消失了一樣,一個利用文字來追求個人信念與社會道德的年代。是的,他是影響我最深的作家,也是我的文學啟蒙,特別是關於書寫性方面的,以及人面對微細感情關係而觸動的描繪上。但更重要的是,比較人人都要追捧上天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他另一些作品包括《生活在他方》、《玩笑》、《笑忘書》、《不朽》、《緩慢》、《慶祝無意義》,以及某段時期最令我覺得難以閱讀到想吐的《被背叛的遺囑》,它們所描繪的世界,被邊緣化的那些人物,和作家的世界,更能令我重新審視人類社會琅琅上口的道德價值的真正意義。他的文字中的道德,或作為作家及文字應該追求的道德,從來不是個人層面的,那種要求創作人真實人生刻守紀律,私生活不能淫亂出軌的那種德行。這種討論在華人社會是無論如何也難以理解的,因為我們都習慣以知行合一的方式來判斷人的價值,我們相信一個人必須首先善良,才會寫出善意的東西,反過來當一個人在工作、婚姻、感情及政治關係上出軌的話,它的文字必頓時被指為邪惡。然而,要求或批判別人要知行合一的力量,往往會逆向成為一種隱藏黑暗的助力,原因是在這種文化之下,比起關心文字帶來的美好,我們真正關注的僅僅只是面子、虛榮,及維持自己是「正常人」不被排擠的生活而已。

 

或者不是這樣,或者昆德拉在個人政治生活上的努力,也影響了別人對他的作品評價。然而,他的作品不斷地質疑人的價值是否與文字的力量掛勾。《被背叛的遺囑》中究竟誰才是真正背叛者?又背叛了什麼?最後文字得以傳承,又與那些創作人的潦倒人生有何關係?那些滿口道義的人,他們是否只生活在他方,逃避現在醜陋之地,去遠方自由的國度,讓別人的成果來為自己貼金?有趣的是昆德拉似乎也是這樣的人,他的文字也正好坦白地諷刺了自己也是個虛偽的人。

----------------

肥力開始了另一個「各行各業妙問妙答」的文字區域,

記錄了肥力即時旁聽或親身遇上的奇形怪狀對話。留在這個城市,便會發現很多事情都超越常識。另收錄其他文化評論及創作。展示文字的各種柔軟度。

請支持創作,follow ig: @felixismcreation 及@felixismjokeseverywhere 

https://www.instagram.com/felixismcreation

https://www.instagram.com/felixismjokeseverywhere/

---------------

故此,我所了解他的作品中的道德,正正不是在乎真實作家的貞操,而是文字如何帶來更多思考與批判,甚至批判創作者自身的赤裸裸的力量。那種焚燒自我,嘲諷自己的虛偽,換來更巨大更有力的對社會道德批判及追求,是非常動人的,因為它並非單純死命地指責政權的腐敗,以及在政治失敗之下自己多自憐自傷自失落,而是關心著人是否可以在不同的逆境之下,對所謂腐朽的政權,以及看似高尚的自己或革命之士,有更多可以稍稍放下光環影響的冷靜分析及思辯。人對追求社會公義,甚至像小說描寫的僅僅來一場放諸公眾平台必然反感的肛交之時,可以好好地思考一下,公義以及道德有沒有被虛榮、喜好、執念、偏見支配?然而,就算真的有偏見,那又如何?昆德拉厲害的地方在於,他最終還是不選擇用文字去批判任何執迷,他譴責的僅只是沒有思考這件事而已。

 

不過在眾多作品中,這麼多年來,我還是最被《緩慢》中描述騎士與伯爵夫人在馬車上的一段吸引。馬車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向著夫人的城堡前進,因為車廂不穩,讓並排而坐的他們的雙腿,因為車子晃動而一下一下的觸碰著,高速的行駛反過來帶來漫長而僅僅微弱,又引人入勝的肌膚親近時光。他們因為時間同時高速又緩慢地流逝而互相牽引,一下又一下的,產生巨大的欲望。同樣地,「作者」在現代社會駕駛汽車時,坐在更高速走動的車輛內更穩定的空間,也一樣有了緩慢的時間,去思考這個關於騎士如何被伯爵及夫人誘騙感情的故事。故事沒有道德可言,至少不是那種貞潔的道德,然而卻反映了人與時間如何產生共鳴的浪漫時光,和讓讀者想入非非,有更多思考空間的美麗留白。我認為文字應該如此,去追求如何留下來令後世嚮往,為社會帶來更多批判及思辯。可惜也感恩他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