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9 23:49:43阿婆

楊絳//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心深處的淡定和從容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6774/1720335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

聯合報/林庭瑤 報導
聯合報/劉秀珍、柯永輝、游艾玲、陳惠珒 製作
主圖/取自網路

中國大陸知名文學家與翻譯家楊絳,昨天(25日)凌晨1時於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壽105歲,她與丈夫錢鍾書的半世情緣終成絕響。隨著獨女錢瑗和丈夫錢鍾書1997年和1998年相繼去世後,她與世長辭,「我們仨」在天上重聚。

一見鍾情…「我沒訂婚」、「我也沒男友」

楊絳(本名楊季康)是江蘇無錫人,1911年出生於北京。楊絳於1932年春天考入北京清華大學,期間邂逅錢鍾書。據聞兩人初次見面,錢鍾書就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則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就這樣才子配上佳人,繼而於1935年共結連理。
不久錢鍾書考獲公費留學,名列榜首,遠赴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留學,楊絳亦相伴夫婿入讀牛津。於英倫深造歲月,錢氏夫婦誕下一女,取名錢瑗,小名「圓圓」,一家三口於1938年回國。

共度甘苦…我一生是錢鍾書的楊絳

大陸政權易手,中國步入30年動蕩歲月,錢氏夫婦作為知識分子和文壇領袖,在劫難逃。於文革十年浩劫,兩人遭列為「反動學術權威」和「牛鬼蛇神」,不時被批鬥,身心受摧殘,後於1969年被下放菜園幹活;楊絳一向視女兒為「生平唯一傑作」,但錢瑗為時勢所迫,不得不與父母公開斷絕關係。雖然大難臨頭,夫妻倆仍能相濡以沫,互相扶持。
文革後兩人苦盡甘來,平反不公罪名,與女兒一家團圓,此後度過20載溫馨日子。可惜錢瑗和錢鍾書於1990年代末先後去世,遺下近九旬楊絳在世,與保母住在北京,自此深居簡出。幾年後她為永誌亡女亡夫,決定振作提筆,於「我們仨」寫下人生故事,記錄那段「悲愴而溫暖的旅程」,思念那些故人故地。
楊絳高齡後所寫「雜憶與雜寫」收選一篇「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透露難以言喻的鶼鰈情深,她寫道:「我做過各種工作:大學教授,中學校長兼高中三年級的英語教師,為闊小姐補習功課。又是喜劇、散文及短篇小說作者等等。但每項工作都是暫時的,只有一件事終身不改,我一生是錢鍾書生命中的楊絳。」

錢鍾書讚…「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女兒錢瑗曾如此形容雙親:
"媽媽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還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濃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錢鍾書也讚美妻子「楊絳的散文比我好」、「楊絳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沒人能學」、「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楊絳在翻譯作品與散文的創作上,都有相當傑出的成就。通曉英文、法文與西班牙文的她,為了讓「唐吉訶德」翻譯更精準,學了西班牙語,在文革結束後,幸運仍保有書稿。而她所翻譯的「唐吉訶德」版本,不僅是目前的譯本中發行量最多的,更曾讓她獲得西班牙國王致贈的「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勳章」。

百歲感言…寫「走到邊緣」的哲理

在楊絳百歲時,她曾以簡短百字,描述自己已「走到了人生的邊緣」的心得,分享自己的人生哲學。這篇於百歲時所發表的「一百歲感言」,至今仍在網路廣為流傳,字裡行間所蘊含的人生哲理,發人深省。但有報導說該文是拼揍而成,非楊絳原話。

感言寫著:
" 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上一篇:暖流

下一篇:屬於時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