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7 17:05:51夢天使

評賞《點描德布西》

      毓庭老師能說能寫,具有豐沛的學養和極具巧思的企畫能力。這個暑假,除了領著孩子讀書寫作,在台灣四地導聆不同主題的音樂議題,還越洋採訪不同國籍的音樂家寫採訪寫評論,最棒的是,還為暑期班的孩子們辦了三場德布西鋼琴曲的現場演奏會。

      和孩子們一起讀《點描德布西》,音聲搖曳,像光影絢麗的斑斕四重奏。第一小提琴的高位旋律,清亮地演奏出德布西的創作生涯,讓我們輕鬆靠近一位別具特色的法國音樂家;接下來,透過反覆迴望的日常碎片,有自己的生活刻痕,也有人事交接的深沉感慨,如速寫,如點描,一點一滴呼應著德布西的生命故事和琴聲悠悠,迴旋出第二小提琴的低位旋律;而後在中提琴天鵝絨般的柔順音色中,深入導聆德布西的三十二首鋼琴曲,折現出多層豐富;當我們翻讀完這本書後,一個大時代的藝術表現、文化精神,以及一個又一個追慕難企的人文典範,如典雅渾厚的大提琴,讓我們在絕美、纖細中,或多或少感受到一點點淒切、焦慮的眷戀難捨。

    孩子們的評賞,或停留,或好奇,還有各種或深或淺的人文張望,尤其,學習毓庭老師做生命迴看,讀起來特別有滋味。

        評賞《點描德布西》許又文,信義國小五年級

        人世間像月球表面一樣,凹凸不平,浮浮沉沉,就如同《點描德布西》,帶我走過這個世界,書裡的一些地方,非常值得讓人尋味,讓我改變對人生種種不平衡的看法與想法。

        作者用字深奧,還是以讓人看得懂的方法,在每篇故事最後一段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看法和肯定,好比第七十一頁的最後一句話,是那樣說的:「每個人心裡多了一些彈性,也讓日子加入新鮮情節的縫隙。」這句話是想表達人跟人之間如果可以在多一些互相包容與體諒,放開心胸,也多出了許多新鮮的縫隙,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例子。

        我喜歡《點描德布西》,喜歡其中的音樂賞析,喜歡作者對我們人生中的看法,需要這個世界對我認同,也許我需要好好的問問我自己:妳認同這個世界?妳認同自己嗎?

評賞《點描德布西》吳昀珊,內壢國小五年級

        《點描德布西》這本書,描述德布西和他的創作樂曲。我從出生到現在都不知道德布西這個人,但他顯然是一個很有名的音樂家吧!不然怎麼會有作家要來寫這本書呢?

        這本書以德布西的三十二首曲子組成的,再加上作者鮮明的句子,讓人覺得有如真實的景象在眼前,德布西的鋼琴曲的名字讓我覺得好特別,不論是〈冊頁〉,還是〈來自速寫簿〉,不管看了幾遍,都依然覺得強烈突出。

        或許是因為這些都是不常用到的詞語,才會使我在閱讀上有些不適應,在這些樂曲裡,還是有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無論這些曲子流動道哪些電影,哪些書、哪些往事,都值得被流傳下去,因此這本書,也滿足了比較喜歡顧是的人閱讀慾望,使更多人因為好奇而想要翻開這本書,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曲子裡內在的故事,也讓更多人喜歡這本書。

        《點描德布西》讓我們從現實被帶到德布西曲子裡的世界,融合了各種筆法和情感,看完這本書後,除了更了解德布西,也對我們生存的時空,多出許多想像和了解。

        評賞《點描德布西》陳逸,青溪國小六年級

        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受到優雅、美麗和真實。

    開頭提起作者小時候學游泳的過程,並且慢慢描寫出德布西的作曲和生活,後來也以此方式慢慢發展,描寫了許多絢麗、燦爛中,帶著理性和優雅,還用了德布西的生涯故事來討論一些議題。

    我最喜歡的是當作者描述黑小丑與白小丑的故事。在黑小丑病危時候與白小丑十指相扣的畫面,深深植入我的心,吸引我的不只是他的感動與悲傷,更因為在這一幕,在兩人的指頭間,在兩人的心跳間,打破了多年來「種族歧視」的觀念。還有一段描寫「紅鼻子醫生計劃」,這些小丑都要不停的、努力的接近孩童,還要得到他們的信任,但生命說走就走,這些小孩們在跟一生相處時,任何一秒都有可能病逝,所以這些醫生都要被規定,不能和孩子產生太多的情感牽扯,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不過或許有人覺得帶給孩童一分一秒的快樂,看到他們的笑容,就是這個職業最珍貴的事。

        全書的寫作方式很吸引我,不只加入了許多特殊的技巧和用詞,還先用自己的生活中事物慢慢帶入了德布西的作曲方式,而且還用了自己年幼時、當兵時、欣賞電影和讀大學的經驗做一個對照,讓我們也同時對照回想起自己的人生。

        評賞《點描德布西》趙妍蓁,六和國中一年級

        人世間的浮浮沉沉,似乎都照映在德布西這個音樂才子身上,他如一艘小船,有時遇到滂沱大浪來襲,有時平靜的在水上緩緩前進,走走停停,面對未知的汪洋大海而不畏懼,德布西用他的人生經歷寫下一個個動人的音符。

        毓庭老師運用德布西的樂曲,投射到我們人生中的起起伏伏,從練習游泳時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到黑暗的困境中看見光芒和希望,正是我練打擊樂時的寫照。我們那一班是名符其實的「怪物班」,不是學霸,就是打擊樂天才,然而我卻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是,與大家格格不入,這樣的想法,導致我的信心一天天減少,我把自己關在角落,不能展現自己,反正每次的中心人物都是那幾個,輪不到我。

        直到我去參加了擊樂錦標大賽,才發現自己在這個團隊裡是多麼重要,在大家低潮時,我用歡笑聲鼓舞大家,雖然分派到的是一個簡單的聲部,但要負責掌握大家的拍點,不能出任何差錯,這個工作除了我,還有誰能勝任,我在黑暗的角落裡發現希望,敞開心胸,盡情表現自己,我不再認為自己格格不入,我是這個團隊的一份子,當我拿起勝利的獎杯時,我真的很開心,因為我們成功了。

        當我們遇到人生中起伏時,記得不要害怕,找到那束帶給我們希望的光芒,像德布西的小船一樣,勇往直前。

        評賞《點描德布西》白可溦,復旦國中二年級

        國文課上過旅遊文學、上過飲食文學,一般書店多多少少都有看過,可是結合音樂的文學我倒是從來沒有看過,在遇到這本書前,我總認為音樂是另一種型式的文章,但是現在我知道了,音樂就是一種文學。

        音樂家作的每一首曲子,都有他的背景與意義在,只是我們不一定明白創作者想表達的意境。《點描德布西》裡,我喜歡的是「期待----浪漫圓舞曲」。想聽聽看這首曲子,若說每個樂句後面總會延長,在輕快的三拍圓舞曲中,那就像努力不懈後,但結果仍如預想中的一樣失敗,沒有到絕望,但是有種淡淡的、期望落空的味道。

        幾年前,我參加過一個決賽在日本的鋼琴比賽,一開始,媽媽很興奮的說,如果打進決賽,就能順便去日本玩,後來我通過了預賽,但成績並不理想,而且複賽得練新曲子,我們果斷的放棄了複賽。回想一開始對自己能不能打到決賽,沒什麼把握,也沒有太多期待能去日本這件事,但對於複賽的規定,有點小失望。

        真正去聽「浪漫圓舞曲」,感覺一點都不浪漫,但或許德布西想表達的是另一種心情。作家透過文字傳達畫面,音樂家透過音樂,我們都在這些熟悉的創作中,反芻自己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