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1 16:02:02Katle and Joe

樂手眼中的福特萬格勒:偉大的室內樂管弦樂團 ——亨利·霍斯特 (HENRY HOLST)


1920年代(?)福特萬格勒指揮樂團,右旁第一小提琴手可能是亨利·霍斯特(?)。(可對照下圖)

樂手眼中的福特萬格勒:偉大的室內樂管弦樂團
——亨利·霍斯特
原文見:法國福特萬格勒協會/大師的工作室/音樂家看福特萬格勒 (卷一)

(亨利·霍斯特是柏林愛樂從1923到1931年的樂團首席)

福特萬格勒指揮下的排演,需要樂手們盡最大努力的付出。半是因為他堅持大家要有巨大的專注力,半是因為他的指揮技巧往往缺乏一個清楚的拍子來使合奏準確。他對這種準確完全不感興趣。他希望的是那種、由樂團內的樂手們自己發動而產生的準確,一如室內樂的情形。我們常常覺得,他實在不知道要怎麼樣用他的指揮棒。排演時一旦出了錯,他總是問我們:「好了,各位先生,為什麼不看我的拍子?」可惜,他的拍子不太管用!不過,他的左手極富表現力。他藉以形塑樂句,就好像雕塑家形塑蠟土一樣。樂團若習慣了他特殊的指揮方法,就可以產生具備罕見美感的演出。他對於建構一個樂章以達到精彩壯麗的高潮點的這種敏銳感受,是獨一無二的。就此而言,他演出的布魯克納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經驗。

福特萬格勒是器樂演奏家們的偉大師父。他啟發樂手們超越自己。我們常常聽說,在樂團演出對獨奏家是有害的。我不同意。相反地,我與福特萬格勒合作時學會無數分句法 (phrasing) 的藝術。

許多指揮家為晚上音樂會打基礎排演時,會鼓勵打氣說:「呃,各位先生,為了今晚⋯⋯」福特萬格勒不來這一套。他要排演和晚上演出一樣精彩。後來,他幾乎無往不利,可以憑著他的說服力鼓舞我們演奏得比實際演出更好。毫不見怪,和這位充滿活力和迷惑力的藝術家排演三小時後,整個樂團都筋疲力盡了。

福特萬格勒將他自己,包括肉身和靈魂,一塊兒獻給了音樂;因此對於演出錯誤十分敏感。他對於最細小的錯誤總是反應明顯,就好比有人眼裡吹進沙子一樣。大部份情況他會跺著腳並大聲吹口哨。於是音樂會時,不但使犯錯的樂手分心,也干擾了沒注意這小錯誤、或準備通融過去的聽眾——由於他們正沉醉於美妙的旋律中。音樂會後若有人向他提起這件事,他往往回答說,他沒注意到自己有這樣的反應。

福特萬格勒的詮釋風格純屬他個人的,任何羨慕他的同僚若要複製這風格或速度,不免會陷入困境。其結果是無聊透頂,因為唯有福特萬格勒能夠在慢拍裡注入生命力。如今,機械式的精準和快速節拍更為流行。這也是何以有緣接觸到他的人,都十分感激他所給予我們的東西。他教給了我們音樂上無可取代的情感體驗。



二戰期間,亨利·霍斯特和華爾頓(William Walton)排演華爾頓的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