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22:13:02淡雅

分禪淨界限( 10 ) 有禪無淨土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分禪淨界限( 10 ) 有禪無淨土

 

原文:「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歷緣煆鍊,令其淨盡無餘,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姑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淨盡,六道輪迴,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擔擱也。

 

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五祖戒再為東坡,草堂清復作魯公,此猶其上焉者。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陰,音義與蔭同,蓋覆也。謂由此業力,蓋覆真性,不能顯現也。瞥,音撇,眨眼也。

 

有以蹉為錯,以陰境為五陰魔境者,總因不識禪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說八道也。豈有大徹大悟者,十有九人,錯走路頭,即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也。夫著魔發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鍊之增上慢種耳。何不識好歹,以加於大徹大悟之人乎。所關甚大,不可不辯。(正)淨土決疑論

 

譯文:「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這種人即使徹底悟透了禪宗,明心見性,但是見思煩惱,不容易斷除,必須隨緣鍛煉,讓見思煩惱消滅乾淨,沒有一點遺留,則分段生死,才可出離。那些煩惱一毫未斷的人,姑且不論,就算是有真功夫的人,斷得只剩一毫了,依舊難逃六道輪回。真的是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人就死了。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這樣。所以說:「十人九蹉路」。「蹉」是「蹉跎」,俗話為「耽擱」的意思。

 

「陰境」,即「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的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的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欠債,欠得多的先還;心緒多端,重處的先落。「五祖戒」傳世為「東坡」,「草堂清 」復作「魯公」,這兩位還是禪中的高人啊!所以說:「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陰」,音義都與「蔭」同,覆蓋的意思,由此業力覆蓋真性,真性不能顯現。「瞥」,音「撇」,眨眼之間。

 

有人把「蹉」解釋成「錯」,因為他認為「陰境」為色、受、想、行、識「五陰魔境」,作這種解釋的人是因為他不知道「禪」及「有」字,不懂什麼叫「有禪」,所以才這樣胡說八道。哪裡有大徹大悟的人,十個中就有九個是認錯了路,錯走路頭,竟然會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嗎?要知道著魔發狂,是不知道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煉的增上慢造成的。為何這樣的不識好歹,把這樣的事強加於大徹大悟之人呢?關係甚大,不可不辯。

分禪淨界限( 10 ) 有禪無淨土

分禪淨界限( 10 ) 有禪無淨土

分禪淨界限( 10 ) 有禪無淨土

分禪淨界限( 10 ) 有禪無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