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13:38:21淡雅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深信淨土法門者種性已超二乘

 

原文:其餘法門,小法則大根不須修,大法則小根不能修。唯茲淨土一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則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則五逆、十惡,阿鼻種性,亦可預入其中。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欲即生了生脫死,便絕無企望矣。然此法門如是廣大,而其修法又極簡易,由此之故,非宿有淨土善根者,便難諦信無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猶多疑之。不但二乘不信,權位菩薩,猶或疑之。唯大乘深位菩薩,方能徹底了當,諦信無疑。良以此之法門,以果覺為因心,全體是佛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彼諸人智所能知故也(見正編龍舒淨土文序)。能於此法深生信心,雖是具縛凡夫,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由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欲說淨土修法,若不略陳諸法仗自力了脫之難,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則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絲毫疑心,則因疑成障,莫道不修,修亦不得究竟實益也。由是言之,信之一法,可不急急講求,以期深造其極乎哉。(正)與陳錫周書

 

譯文:其餘法門,小法則大根不須修,大法則小根不能修。只有這個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從上來說,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不能超出其外;從下來說,五逆、十惡,造阿鼻地獄罪的人,也可以加入其中。假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想要即生了生脫死,便絕無希望了。然而,因為此法門如此廣大,而其修法又極其簡易,所以,如果不是有淨土善根的人,便難確信無疑。不但凡夫不信,二乘都有懷疑。不但二乘不信,權位菩薩,也還有懷疑。唯獨大乘深位菩薩,才能徹底承當,確信無疑。確實是因為這個法門,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全體都是佛境界。只有佛與佛,才能明白底細,不是一般人智慧所能理解的。(見文鈔正編《龍舒淨土文》序。)能於此法深生信心,即使是具足煩惱的凡夫,他的種性也已經超越二乘之上了。因為以信願持佛名號,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故能暗中與佛智相通,暗合道妙。想要講清楚淨土修法,如果不簡略陳述諸法靠自力了脫生死的困難,此法靠佛力往生的容易,則學人不是疑法,便是疑自己。如果有一絲一毫的疑心,就會因疑成障,且不說不修習,就是修習也得不到根本的利益。由此說來,淨土法門怎能不急急講求這個「信」字,以期深入修行達到極點呢?

 

718618167.jpg

718618169.jpg

7186181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