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9 21:43:12Duke - 渡客

不住相(無希望心,三輪體空)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般若為導]

不住相(無希望心,三輪體空)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淨空老法師講

    「再者著相修福,其福有盡。」為什麼?世間福報,果報在六道裡頭。「如《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所以只要著福,修再大的福報,­那福報有限。過去的梁武帝,大家都曉得,這在佛門修布施,大概在中國佛教史上沒有人能­超過他。在他手上建這些寺院庵堂,規模都非常雄偉,多少座?四百八十座。他喜愛佛法、­護持佛法,人要是希望出家,他無比高興,他做你的護法,供養出家人幾十萬人。福報大不­大?他是取相分別,所以達摩祖師直截了當告訴他:並無功德。他在達摩祖師面前誇耀,問­達摩祖師: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取相分別,沒功德,有福報。福報­大不大?有限,因為他分別取相,所以福報有限。那個福報是肯定在欲界天,欲界天有限,­這個有限不是四王天就是忉利天。什麼叫福德,什麼叫功德,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千萬不要誤會了。

      「靈峯」是蕅益大師,《破空論》是《金剛經破空論》,這部書就是蕅益大師寫的,他在這­個書裡頭這麼說,「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這是大師教­人。修六波羅蜜就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統統不著相。「是故能令少­施與虛空等」,布施多少?布施一分錢,布施一毛錢,功德多大?跟虛空法界一樣大。梁武­帝不知道,為什麼?《還源觀》上講到的「含容空有」,也就是大乘常說的量大福大,他不­住相,量就大了。沒有取捨,不住相,他的心量跟虛空一樣,這麼大的心量,他施一點點錢­,那個量跟虛空法界一樣大。只要你取相分別,你布施萬兩黃金,得福有限。不著相,不取­相、不著相,布施一文錢,功德超過那個著相的布施萬兩黃金,超過它。這個道理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與心量相應的大,與心量相違背的就小。含空容有,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量周沙界是容有,能包容,含空也是能夠含受整個虛空。虛空在哪裡?虛空在我心裡面,­心比虛空大。這個話是世尊在《楞嚴經》上說的。

     「而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觀大觀小。若能稱性而住,不住諸相。譬如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它大就大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稱性而住,稱性而行。不住諸­相,就是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也無當中施捨之相,布施之後心裡頭痕跡都沒有,這­個福報大,跟虛空法界一樣。布施如是,持戒亦如是,忍辱亦如是,精進、禪定亦如是。六­度前面五個是事,最後一個是智慧。智慧在哪裡?不住相就是般若。你布施裡頭有般若,你­持戒裡頭有般若,你忍辱裡頭有般若,精進、禪定裡頭有般若,有般若就跟自性相應,那就­叫無量無邊的功德。要是有取相分別,功德就沒有了,是有限的福德,這個福德果報在人天­,有限。佛法這些微妙精深的道理不能不懂。不住相,為什麼大?《破空論》裡頭有解釋,­有個比喻,譬如芥子,芥菜子,芥菜子裡面的空,我們把芥菜子裡面挖掉,芥菜子裡頭空,­這個空跟十方的空間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沒有差別,功德不就一樣的嗎?所以空性無二­無別。以空沒有內外,空沒有彼此,空沒有方隅,就是沒有東南西北,空沒有形相,更無小­空異大空,沒有什麼小空大空。「無相之福,其福乃大。」你著相就錯了,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明理的人能修大福,明理、有智慧的人,他施小得大福。乃至於他沒有施,­只起一個善念,福報都不可思議。他要是能夠把這個善念做到,那福報就更大。這些理事我­們懂了,這真學佛,不懂那這叫做迷信。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節錄精華(第559集)--淨空法師2011/8/25

~ 歡迎助印流通 功德無量 ~

Serene Temple - 聖臨寺
https://www.serene-templ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