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2 22:07:25小知之

聆聽「回首向來蕭瑟處── 東坡在人生風雨途中的體悟」講座

2024國家圖書館春天讀詩節「春風得意馬蹄疾──以詩歌解鎖人生成就」活動在寒天風雨中照常舉行

在三樓的國際會議廳外報到完後
一進會議廳就被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熱情所感動
他們在三樓、四樓共400個座位之外多排了很多的座位要讓現場報名的民眾也能一起聆聽這場精彩可期的演講
今天由曾經兩度榮獲臺大教學傑出獎的特聘教授劉少雄主講:
「回首向來蕭瑟處──
東坡在人生風雨途中的體悟」
劉教授引領我們欣賞我最愛的東坡詩詞中所透露出的各種經歷與心境。
一個人生在太平時代(無戰爭,因為宋朝對於外患都是採取貨幣戰方式解決),自己的遭遇卻是坎坷難行!而對人生依然抱持熱情,達觀以對。能夠做到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東坡與弟弟中舉後因母喪,後又參加制舉,榮獲最高分卻受盡政敵的打壓,但他仍然坦然面對逆境。
劉教授形容東坡是宋代最具行動力和洞察力的作家,作品充分展現出睿智與深思,意境高遠,極富啟發性。
教授以「東坡詩文中的雨景與心境」、「面對人生風雨的兩種激切情懷」、「風雨過後的省思」、「由風雨中的飄蕩回歸內心的寧靜」四個層面來探討他人生中的風雨。並進一步帶領我們探索他如何走出陰霾,發現生命更豐富的意義。
東坡與弟弟子由手足情深,曾在詩作中透露希望彼此可以閒居早退的心願,「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後因烏臺詩案,獄中遭遇身體上的苦痛,幾乎就要沒命的東坡怕牽連家人,但在詩中仍是難忘手足之情,「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予以事系御史台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別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二首〉。這樣的手足之情令人動容!
出獄後的東坡看盡官場黑暗,內心感到悲愴絕望,因此在〈寒食詩〉裡有「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等字眼。教授指出,在〈寒食詩〉中47歲的東坡彷彿將自己最底層、最晦暗之氣吐盡,之後他的心境漸趨平和。在面對生命無常、人生如夢的課題時,留下了不朽的詞與賦,分別是:〈定風波〉、〈念奴嬌〉、〈臨江仙〉以及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我最喜歡的〈定風波〉中的名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東坡展現一種超然心境,不畏風雨。又如〈鷓鴣天〉「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感覺東坡已從多難畏人的牢籠中解脫,放下得失之心,達到身心閒適的境地。在經歷這麼多磨難之後,能夠具備曠達的心,在大自然中體悟和諧、美麗的一面,這是遠離、放下官場爭鬥後的東坡最大的收穫。
教授最後以〈定風波〉「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作為東坡這趟人生之旅最佳的寫照。蘇軾友人王(鞏)定國也因烏臺詩案遭到貶官,但返京後卻無半點失意,容光煥發,「笑時猶帶嶺梅香」,有精神、有情操,只因「此心安處是吾鄉」(王鞏柔奴之語),因此東坡能夠擺脫官場上的不如意,是因為他總是保持最真的性情,且有好友相砥礪,順處逆境,不管被貶謫到何處,人生依然可以豁達自適!
教授精彩的演講過程贏得許多笑聲。演講後應聽眾要求以廣東話朗讀東坡的〈水調歌頭〉,獲得熱烈掌聲!網路上應該可以找到更多資訊!今天真是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