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4 01:00:00小萍子

前進【小亨小記】


照片是小亨為了做自然作業的量血壓紀錄!

小亨非常喜歡他的自然老師,他的自然老師還是他的電腦老師,因此,老師將自然作業結合電腦作業。
時常,在周六周日的夜晚,他就說他需要使用電腦操作自然作業,再利用網路上傳!
面對喜愛的科目,喜愛的老師,他充滿自主性的動力的學習。
但反之呢?他面對不喜歡的老師,就對那門科目興趣缺缺。
我告訴他,你有權利不喜歡那個老師,但你有義務要把科目讀好,因為你的職業叫做學生!

第一次段考,他的成績不好也不壞,名次和分數都不如他預期~他些許失落....
第二次段考,他的成績大步往前,躍入他努力的目標!前進在男孩校排36!
他雀躍,他開心,在他以往跌跤的數理科目裡,他重新到點得分,在這次段考裡重新獲得對數學和自然的信心。
看著他吱吱喳喳的訴說,我在他的話語裡感到安心...
他的付出有回報,他知道他的努力不會落空,他也充滿繼續前進的動力~~

而我,期許我自己,成為他永遠的支持力!
不要成為他的困難,是協助他的力量,面對他的失落,賦予他最大的勇氣和信心!


文章出處: 諮商椅上的教養 - 陳鴻彬心理師
《當孩子頭上的光環不再,我們是壓力?還是支持力?》

「他們,帶著光環來到這裡,卻發現這裡的光環不再屬於自己。」

「他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失落?還是其實,他們真正最困難的,是面對父母的失落?」

-------

這是前幾天,到一所以高中男孩為主的學校,我與近兩百位家長分享的一段文字。

在我們的教育裡,總教導孩子要突出、要優秀、要卓越,卻從來不曾教過他們:

「孩子,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像過去一樣站在金字塔頂端,你該怎麼面對自己的失落與難過?」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每個孩子都帶著前三名的光環,來到這裡;卻發現,40個人之中,只有3個人可以繼續保有這樣的光環。

於是他們恐懼、害怕、擔憂,連想都不敢想這件事。等到遇到了,很多孩子只能逃避到社團裡、逃避到遊戲的世界裡,繼續在這些地方追尋成就感。

很多父母問:為什麼是社團?為什麼是遊戲世界?

因為,在這些地方,只要他願意付出時間去交換,就看得到成果、就能繼續享有光環,也能繼續保有「我想、我努力,我就可以得到」的自控感。

所以,當我們訴說著:「孩子沈迷社團、沈迷遊戲,都不唸書,該怎麼辦?」也許真正該想的是:沈迷社團與遊戲,究竟是「因」,還是「果」?

---------

我很喜歡當天芙瑩主任在講座結束前與家長們分享的一段話:

「很多孩子告訴我,不敢認真唸書,是因為他們害怕:萬一努力唸了,又唸不來,該怎麼辦?於是,永遠留一手,也就永遠有藉口告訴自己:我只是不想唸而已,而不是唸不來。」

謹以此段文字,與您分享。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