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6 18:54:14綺羅

台灣人看大陸-不認錯與誇大不實

  台灣人看大陸-不認錯與誇大不實
  • 2012-08-06 01:00
  • 旺報
  • 【陳嵩/台南市.崑山科技大學教授】

 許多研究所畢業的學生在中國大陸工作,他們休假回台時常回學校看我。閒聊之間,他們對中國大陸基層員工的兩個共同印象就是「不認錯(或不說對不起)、找藉口」及「誇大不實」。

 讓我想起了一篇文章〈中國人為什麼不喜歡說「對不起」?〉寫道:究竟是哪些因素才導致了中國人非常不喜歡對別人說聲「對不起」呢?那就是擔心和害怕因為自已對別人說了聲「對不起」,會讓自己由此承擔相應的責任,那責任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字眼,往往是跟金錢、利益等掛起鉤來的。中國人既然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尤其是那些混在江湖、經驗豐富的人們,個個更是絕頂聰明,哪裡會因為對別人說聲「對不起」而承擔責任蒙受損失呢?

 也許就是這樣的原因,就使「對不起」這個文明禮貌用詞漸漸地遠離了中國人,導致了今天的中國人誰也不願意跟別人說聲「對不起」、哪怕明知自己無理也硬是要狡辯三分,把本來屬於自己的過錯、責任推給別人,自己則遠離責任遠離過錯,跟那永遠正確的聖人一樣。

 其實,一句真誠的「對不起」不但可能化解一場衝突,更能贏得對方的敬佩與信任。「知恥近乎勇」,只有敢道歉、肯說對不起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只有敢道歉、肯說對不起的人才會由錯誤中記取教訓,避免再犯。

 至於第二個印象「誇大不實」,則可能與大陸人口眾多、競爭激烈有關。由於晉陞機會、資源都掌握在領導手中,在眾多競爭者中,為了爭取更多的機會、換得更多的資源,誇大自己的能力變成「必要之惡」。「敢做」變成「會做」,不會的也要說會;贏者王、敗者寇,先搶到機會、抓到資源再說,不會的以後慢慢再學。

 問題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把事情弄砸了是一回事,真正的問題是人格破產──以後別人還會再信任你嗎?還敢再給你機會嗎?同事娶了一位精於川菜的中國籍太太。有一天他心血來潮問太太會不會做「清蒸鮮魚」,太太回道「沒問題,簡單」。誰知太太買來一條不適合做清蒸鮮魚的河魚(四川人習慣吃河魚,新鮮海魚昂貴且不易買到),且蒸出的魚肉一點都不入味。原來同事的太太從未做過這道菜,但她由清蒸鮮魚四個字來揣摩這道菜的涵意,並推測其做法。換言之,同事的太太只是「敢做」、不是真「會做」,以致於讓同事期望高、失望也高,空歡喜一場。

 聰明的中國人遇到不熟悉的事物,他會說「這件事我沒經驗過,可能會做的不合您的期望,但我一定會盡力把它做好」。如果真的沒做好,我可是有言在先;如果做的好,那可是我努力的結果。誠實的「以退為進」,這才是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