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4 22:21:10于善祿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十方一念》

時間:2015531日,週日14:3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LAB創意實驗室

 

這一直是個用功而認真的劇團,尤其在導演陳恆輝的帶領之下,經常挑戰現代主義大師的經典作品,不論是拆解重組、重新編作(devising theatre,香港譯為「編作劇場」,有點類似集體創作,但最終的藝術統籌,仍由導演負責),或者是經典的重新詮釋,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多年來在這方面的努力與累積。

 

每一項創作計劃,他們都會集體書寫,最後將其編輯成一小冊,在裡頭可以讀到他們的創作發想與意圖,每一位主創人員的體會、理念與創作方法,經常還會附有豐富的參考資料,似乎想要透過這樣的方式,對觀眾或讀者進行藝術的補課教育(總覺得其隱性的教育對象,主要是在針對香港觀眾及讀者,似乎預設了觀演關係就是教學關係,而非平等的溝通關係,類似的創作姿態,在「進念‧二十面體」和「非常林奕華」那裡,也不時地出現,有時讓人覺得似乎將觀眾小看了,對台灣的觀眾可能會失效,甚至令人產生反感)。

 

這個作品主要是透過詩意的舞台意象來鋪陳的,但鋪陳意象的主要媒介之一──演員的肢體展現,卻經常令人覺得是貧乏無勁的,尤其開場戲段中,幾位女演員有點仿東南亞樂舞的肢體,手臂的扭動,缺乏勁道、內涵與美感,徒具外表形式,看起來很尷尬難耐,但諸如此類表演與肢體展現的篇幅還不小,因而導致作品過長、稍嫌貪心的疑慮。如何再更精練作品的美感強度,以及演員的身體訓練,可能是習於在眾多現代主義資料中「用功而認真」的該團,接下來可以「用功而認真」的方向與目標。

 

我不敢說這些演員(甚或某些香港演員)究竟還欠缺著什麼,但就我所看到與感受到的,總覺他們的重量感與臨在感不足,比較多的反而是平板、飄浮、透明,徒具形式與效率的技藝,有些甚至還有市膾氣,令人在劇場裡視聽消費完之後,對他們便不會留下任何印象。

 

在香港,我經常看到劇團的宣傳資料上,總是擠滿若干主演者的造型頭像,然後一定要在旁邊打上他她的名字,一種打造明星的宣傳手法,要你記得其長相,也要記得其名字,至於表演的內容與質感呢?再說。

 

反觀台灣的宣傳資料,通常會請人設計一個主視覺意象,然後將其套用在一整個系列的不同文宣品中,不那麼強調個人色彩,大部份都化為主創人員名單,印在文宣品的某個角落。所以在台灣,我經常是拿著節目單,對照著角色與演員的演出經歷簡介,慢慢地建立起我腦中的演職人員資料庫,慢慢地在演出過程中去掌握每一位演員的劇場質感。但香港的話,就是要你盡快認識人和長相。

 

再回到這個演出,基本上是努力將張愛玲的文字與文學意象、華格納的音樂能量、達利的視覺圖像元素,以及亞陶的劇場撼動靈魂等概念,幻化為(或者應該說發展、編作為)這個作品《十方一念》,大致看起來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序列處理與呈現,但在開頭、結尾,與序列間的縫隙處,亦可見導演(或敘述者)的串接統攝,可以視其為創作者對藝術、生命、宇宙等宏大主題的某種觀想與自陳;但因主題稍嫌宏大,問得寬泛,答得空虛,看得無感;只有想到的詩意,但較為欠缺讓人看得到和感受得到的詩意。

 

話又說回來,這是該團第一次來台演出,也是「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的首個香港劇團,在此之前,我也只看過《卡夫卡的七個箱子》(在澳門)、《冒犯觀眾》(在香港),對該團的認識不能說是豐富或全面的;明年,導演還有機會到台灣來創作,我只能說,還是持續觀察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