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4 21:30:58于善祿

讀王靖惇《台北詩人》

劇作者王靖惇在劇本《台北詩人》中,將其著名中文十四行詩人叔叔王添源化身為主角王暝,讓他在醫院病房中迴光返照,在臨終閃回的記憶片段中,重訪幾個人生、家庭與愛情的重要時刻,在歷經十個場景之後,最後以十四行詩的影像墓誌銘告別人生與髮妻。

 

十個場景側寫了王暝童年、青春、愛情、家庭、手足、寫詩等生命抽樣,從父母逃債、違反票據法,到棄離家小而去,使得王家家道中落、轉而遷住違章,童年家道的巨變讓王暝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不可抹滅的印記,尤其是警察夜半搜捕上門,母親就在眼前鬆手離去,那一幕更是王暝心靈永遠的苦痛,所以他一輩子寫詩,以彌補或昇華那心靈的匱缺,他一直覺得「那不是家,只是住的地方」,也認為「嘉義是我出生但失去家的地方,台北是我死去但家還未成形的所在」,一顆永遠漂泊的詩人心靈,永不在此時現刻的鄉關何處;詩人的敏感、偏執與空虛,卻也使得創作的重心大過於夫妻之道,最後導致妻子小君無法接受這樣的婚姻生活而簽辦離婚,結局看似灑脫而去(逝),但終究讓人覺得無限唏噓。

 

「永不在此時現刻」也經常表現在劇作者王靖惇所採用的角色「自我他者化」或「自我虛化」手法中。戲的一開始,主角就已經一分為二成王暝及神秘男子,讀到劇終,自然清楚神秘男子其實就是王暝的另一個自己。在不同的場景,即使王暝在場,但因為那是臨終前的王暝意識,所以他通常會以「他」來和其他在場角色談論認識中的王暝,幾場下來之後,甚至出現王暝向天問道:「我現在到底要扮演誰?」

 

創作者的意識分裂及多重人格,歷來就被精神分析家所研究及討論,似乎只有在創作中,才有可能被詩意地完整呈現,王靖惇的《台北詩人》大體上是達到這個目標的。而且我覺得他的第十場寫得非常好,善用王添源的十四行詩,做為王暝對小君的告別,這也證明了詩人對髮妻無限的愛意,雖拙於言辭,但是卻溢滿詩篇,令人動容。

 

網路上可以找到王靖惇在2009年叔叔王添源告別式後所寫的一篇短短日誌,日後他閱讀叔叔高中的日記及所創作的詩歌,並且探訪相關家族親友,寫出這個劇本,平實的文字中又不經意透發著濃纖合度的詩情,相當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