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0 23:04:51于善祿

隨想雜感──去年過得還算蠻「華文戲劇」的

想想,去年雖然沒有瘋狂地看戲,但似乎還是零零星星看了一些戲,所參與的活動,也幾乎與華文戲劇比較相關:去香港三次,分別是致群劇社四十週年、香港話劇團三十五週年、第一屆香港藝穗民化節的邀約活動;去澳門一次,是戲劇農莊主辦亞洲青年戲劇匯演的邀約活動;去新加坡一次,參與郭寶崑逝世十週年所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另外,師大邀請高行健來台、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邀請潘惠森來台並演出《在天台上冥想的蜘蛛》、台北藝術節邀請新加坡實踐劇團和香港甄詠蓓合作演出《阿Q後傳》、關渡藝術節邀請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演出《泰特斯2.0》、香港文化週邀請進念二十面體演出《萬曆十五年》以及香港話劇團演出《我和秋天有個約會》等等,以及在這些過程當中,我受邀主持、參與、發言、撰文等,這一整年,似乎跟華文戲劇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了。

 

但算一算,還是有些活動或演出沒有參與到,如女節、《孫飛虎搶親》、北京小劇場「鬥夢去」、高雄正港小劇展邀請上海熊源偉戲劇工作室來台演出、非常林奕華《三國》在國家劇院的演出、還有幾次澳門足跡帶著小品來台演出(他們現在通常跑花蓮)甚至組團進駐台北藝穗節擔任觀察等,這些活動裡頭或多或少都有華文戲劇的演出,我卻都錯過了。

 

隨著華人城際之間的戲劇交流越來越頻繁,諸如此類、大大小小的活動也越來越多,台灣的觀眾越來越多機會接觸到華文他地的戲劇演出,甚至是戲劇事件與活動的參與,只要有心、有計劃地參與及互動,那些就是當代華文戲劇片片斷斷的風景拼圖,參與多了,久而久之,這些風景拼圖慢慢會組成一張文化地圖。不過,在這樣的當口,我總感覺台灣的觀眾似乎對此趨勢,仍欠缺相應的資訊、知識、心理與思想準備;更甚者,是帶著一種瞧不起的文化態度,在看待這些華文他地的戲劇演出,反而是對歐美及日本的來台作品,仍視之為大師、經典、表率與標竿,仍然有一種強烈的崇洋媚外心態,仍然對華文戲劇興趣缺缺,甚至於華文戲劇的版圖裡,只有台灣的作品才是最高階或較高階的,認為其他地區的作品帶有土氣、霸氣、呆氣等文化自滿心態。有很多人聽不懂廣東話,覺得看字幕很累,要不就認為人家的「國語」有腔調、不標準,但是很多人卻能夠接受英語或第二外語而搭配字幕的外國戲,這真是一種奇怪的邏輯。(算了,不想管他們了。)

 

其實在所謂的「華文戲劇」版圖裡,台灣對「華」是沒有太大興趣的,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本土化、去中國化(甚至想要去中華化)的文化認同過程當中,不只是我們企圖拋棄「華」的羈絆,甚至根本就是被排除在外。中、港、澳現在已成一國,很容易就歸納在「華」的概念底下;而新、馬華語劇場,則處於多元文化雜存的狀態中,為彰顯與捍衛中華文化源流,「華」得義正辭嚴,理所當然。我聽說有極少數人想要推「世界華文戲劇」的概念,認為只要照搬世界華文文學的文化邏輯就可以通了,理論上應該沒問題,但實際上有點陳義過高,虛無縹緲,抓不到準頭。

 

然而有趣的是,點開2013年的新加坡華藝節官方網站,發現到今年的「華」藝節節目名單裡,除了音樂節目(熊寶貝樂團、張懸)之外,連一齣台灣的作品都沒有,有的是香港進念二十面體的《半生緣》、非常林奕華的《賈寶玉》、北京李六乙戲劇工作室的《安提岡妮》、北京黃盈工作室的《黃梁一夢》、新加坡九年劇場謝燊杰導演的《十二怒漢》、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的《舞‧雷雨》等,都是近幾年華文戲劇圈具有實力的劇團、創作者及作品,可謂陣容精彩、堅強,水準很高,讓人很想飛到現場觀賞一二。

 

經過一年的稍事「休息調養」,未來我應該是「健康地」選擇我想看的,而非「強迫症」似地什麼都看,那樣會榨乾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