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4 11:16:43杯子的筆記本

走進河西走廊(1)-敦煌石窟

敦煌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匯點。人口13萬多,全市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旅遊服務業次之,為敦煌曾經的輝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 敦煌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巖突兀的三危山。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屬暖溫帶氣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2400毫米。日照充分,無霜期長。在這個群山擁抱的天然小盆地中,黨河雪水滋潤著肥田沃土,綠樹濃蔭擋住了黑風黃沙;糧棉旱澇保收,瓜果四季飄香;沙漠奇觀神秘莫測,戈壁幻海光怪陸離;文化遺存舉世聞名,人才輩出……美麗的敦煌,是塊富饒、神奇、誘人的土地。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早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原部落戰爭失敗後被遷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這裡繁衍生息。他們以狩獵為主,開始掌握了原始的農業生產技術。敦煌地區曾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銅器。夏、商、周時,敦煌屬古瓜州的範圍,有三苗的後裔,當時叫羌戎族的在此地遊牧定居。敦煌地區發現遊牧民族留下的許多巖畫至今歷歷在目。戰國和秦時,敦煌一帶居住著大月氏、烏孫人和塞種人。以後,大月氏強盛起來,兼併了原來的羌戎。戰國末期,大月氏人趕走烏孫人、塞種人,獨佔敦煌直到秦末漢初。
西漢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兩次挫敗月氏,迫使月氏人西遷徙於兩河流域(錫爾河、阿姆河)。整個河西走廊為匈奴領地。強盛的匈奴以「控弦之士三十餘萬」的威勢,對西漢王朝構成了嚴重威協,並且經常騷 擾掠奪。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繼位後,採取武力防禦和主動進攻兩者兼用的戰略,於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聯絡月氏、烏孫夾擊匈奴。元狩二年(前121年),漢王朝決定斷敵右臂,張我左掖,進發河西走廊。同年春,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萬騎從隴西出塞,進軍河西,大獲全勝。不僅生擒了渾邪王的兒子、柏國,還繳獲了匈奴的「祭天金人」,給河西的匈奴勢力以沉重的打擊。漢武帝把這一戰利品放置在甘泉宮」(陝西鳳翔)加以供養禮拜。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繪有此段故事。這年天,霍去病親率騎兵涉過居延水,直衝祁連山,斬殺敵兵3萬餘人,使河西的匈奴勢力受到毀滅性打擊,其間,匈奴統治集團發生內訌,渾邪王殺死休屠王,攜其部4萬餘人投降漢朝。漢元鼎二年(前115年),張騫二次出使西域,順利地從烏孫凱旋而歸。從此,開通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張騫「鑿空」之行,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創舉,為促進中外以及中原同西域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歷史功績。
  為了徹底斷絕匈奴與西羌的通路和聯繫,捍衛邊關和絲綢之路的安全,漢武帝於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設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將酒泉、武威二郡分別拆置敦煌、張掖兩郡。又從令居(今永登)經敦煌直至鹽澤(今羅布泊)修築了長城和烽燧,並設置了陽關、玉門關,史稱「列四郡,據兩關」,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從此,敦煌成為中西交通的「咽喉鎖鑰」。當時的敦煌疆域遼闊,統管六縣。西至龍勒陽關,東到淵泉(今玉門市以西),北達伊吾(今哈密市),南連西羌(今青海柴達木)。
  自西漢設郡到西晉末的數百年間,絲綢之路雖幾通幾絕,但敦煌日漸呈現出繁榮昌盛的景象,也逐步發展成為西北軍政中心和文化商業重地,成為「華戎所交大都會」。在此期間,敦煌文化發達,名士濟濟,人才輩出:有驍勇善戰的征邊名將張奐,有深明大義的朝臣蓋勳,有才學出眾的大文學家侯瑾,有勤奮好學、人稱「草聖」、「亞聖」的著名兄弟書法家張芝、張昶等。
  永嘉喪亂,西晉王朝覆滅,晉室南遷,建立東晉政權。廣大北方地區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混戰、割據局面。魏晉時期的河西地區先後建立了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等封建政權。前涼張駿時期,曾改敦煌為沙州。公元400年,李高[註:為日下一高]據敦煌稱王,建立西涼國。敦煌有史以來第一次成為國都,以後亡於北涼。前涼、西涼、北涼三政權先後統治河西地區時,比較注重謹修內政,安民保境,輕徭薄賦,勸課農桑,崇尚儒學,興辦教育。使河西地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這一時期,涼州已成為中國北部的文化中心,而敦煌又是涼州文化的中心,名流學者代不乏人。如有號稱「敦煌五龍」的索靖、汜衷、張彪、索纟介、索永,俱以文學聞名當時。索靖還是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敦煌的經學大師宋纖、郭瑀、劉暤齲慚捏諭絞铩偃說繳掀暨耍鼗腿算垠S撰寫的《十三州志》,是我國古代重要地理著作。還有天文學家趙匪文及索襲、宋繇、張湛等敦煌較知名的學者。
  十六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戰火四起,百姓流離失所,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河西成為相對穩定的地區。中原大批碩學宿儒和百 姓紛紛背井離鄉,逃往河西避難,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生產技術。尤其漢魏傳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興盛。飽受戰爭之苦的百姓拜倒在「佛」的腳下,企望解脫苦難,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敦煌是佛教東傳的通道和門戶,也是河西地區的佛教中心。有一大批佛學高僧在敦煌講經說法。河西各地的佛門弟子多來此地研修習學。如有世居敦煌的譯經大師竺法護;有前往印度學習佛法的敦煌人宋雲等。法顯、鳩摩羅什等沸學大師無論東進還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樂僔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開石窟供佛,莫高窟從此誕生了。之後,開窟造佛之舉延續了千百年,創造了聞名於世的敦煌藝術.
  北魏滅了北涼,統一了北方,佔據了河西。這個時期,敦煌比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佛教隨之盛行。現莫高窟存留有北魏開鑿的洞窟13個。
  隋朝的建立,結束了西晉以來三百餘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隋文帝收復河西時,相繼平息了突厥、吐谷渾的侵擾,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與繁榮。同時改北周以來的鳴沙縣為敦煌縣。隋文帝平定了南方割據政權後,將一批南朝貴族連同其部族遠徙敦煌充邊,給敦煌帶來了南方的文化和習俗。這樣,南北漢文化在敦煌融為一體,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顯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幾次下詔各州建造舍利塔。詔命遠至敦煌。在最高統治者的提倡下,隋代雖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開窟竟有77個,且規模宏大,壁畫和彩塑技藝精湛,同時並存著南北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大業初年,隋煬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張掖、敦煌一帶了 解絲綢之路以及中西通商貿易情況。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西巡,在張掖舉辦了西域27國貿易大會,盛況空前。
  唐朝初期,在河西設肅、瓜、沙三州,河西全部歸唐所屬。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舉剷除東西大道上以西突厥為主的障礙,確保了絲路古道的暢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國一樣,經濟文化高度繁榮,佛教非常興盛。莫高窟開窟數量多達1000餘窟,保存到現在的有232窟。壁畫和塑像都達到異常高的藝術水平,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經返回,經敦煌回到長安。
  唐朝興起的時候,我國西南部的吐蕃王朝日益強盛。「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由鼎盛開始走向衰落,從此一蹶不振。吐蕃乘虛進攻河西,攻陷了涼州、甘州、肅州等地。沙州將士百姓堅持了長達11年的抵抗,終因彈盡糧絕,以城降蕃。自此,吐蕃統治了全部河西,長達60多年。吐蕃也信佛教,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時期的壁畫藝術。藏經洞內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經卷。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敦煌百姓難以忍受吐蕃暗無天日的統治,奴隸般的生活,本地人張議潮乘吐蕃王朝發生內亂,聯絡當地各族群眾,聚眾起義,趕走吐蕃貴族,一舉光復沙州。經過10多年的鬥爭,全部收復河西、河湟等地,並遣使奉表歸唐。唐王朝封張議潮為河西、河湟十一州節度使,建歸義軍,治沙州。
  後來,朝廷詔張議潮人朝為官,沙州張氏宗族內亂。其孫張承奉嗣節度使,叛唐自立「西漢金山國」,自稱「金山白衣天子」。此時,甘州回鶻也控制了河西走廊中部地區。「金山國」為打通 東西交通,與回鵑交戰,結果一敗塗地。後回鶻攻打沙州,張承奉難以抵擋,只好投降。公元9l4年,金山國亡,張氏絕嗣,沙州長史曹議金取代節度使地位,統領瓜、沙二州。曹氏統治期間,籠絡瓜、沙望族,注意發展生產,重視經濟、軍事和文化建設,改善同周圍各民族的關係,東交回鶻,西聯于闐,與鄰邦各國和睦相處,保持了穩定和安寧,維持了130多年。
  11世紀初,西北地區的黨項族開始興起,逐步強大。公元1028年戰勝甘州回鶻,繼而攻陷瓜州、沙州,稱霸河西。於1038年建立了西夏王朝。當時,形成了宋、遼、西夏三足鼎立局面。在西夏統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間,由於重視經濟發展,使敦煌保持著漢代以來「民物富庶,與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統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漢文化,在文化藝術方面也有大的發展。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著大量豐富而獨特的西夏佛教藝術。舉世聞名的「敦煌遺書」即在西夏統治時期(公元1036年)封藏於莫高窟第17窟內。
  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強大的部落聯盟。1227年,蒙古大軍滅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區歸元朝所有。此後,升敦煌為沙州路,隸屬甘肅行中書省。後升為沙州總管府。元朝遠征西方,必經敦煌。當時瓜、沙二州屯兵濟濟,營寨櫛比,屯墾農兵遍佈黨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現出經濟文化繁榮的景象,和西域的貿易更加頻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就是這一時期途經敦煌漫遊到中原各地。元朝統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開鑿得以延續。現存元代洞窟約10個。自元朝以後,千里河西 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掃除元殘部,派宋國公馮勝率兵三路平定河西獲勝,修築了嘉峪關明長城,重修了肅州城。明王朝為了加強西北邊疆的防衛,設置了關西七衛。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設沙州衛。後吐魯番攻破哈密,敦煌面臨威脅。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設置罕東左衛。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魯番佔領。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廢棄了瓜、沙二州。此後二百年敦煌曠無建置,成為「風播樓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別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後期,清王朝漸次收復了嘉峪關外的廣大地區。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衛,並開始從甘肅各地移民2400戶到敦煌墾荒定居,同時又遷吐魯番、羅布泊大批兵民於沙州一帶。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萬餘畝,引黨河水分10渠灌溉,農業得到很快的恢復和發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綠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衛升敦煌縣,隸屬安西直屬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敦煌一直是縣府所在地。 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立敦煌市。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敦煌,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覆蹣跚地走過了近五千年漫長曲折的里程。悠久歷史孕育的敦煌燦爛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輝煌;那遍地的文物遺跡、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綠洲越發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就像一塊青翠欲滴的翡翠鑲嵌在金黃色的大漠上,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在甘肅敦煌縣城南七公里鳴沙山北麓。泉呈月牙形,漣漪縈迴,水草叢生,清澈見。水產鐵背魚,七星草,但不常見。泉水雖在流沙山群中,風起沙飛,均繞泉而過,從不落入泉內。五月端陽,登沙山,觀泉景,已成當地民俗習慣,相沿至今。
玉門關一名小方盤城。在敦煌縣城西北八十公里的戈壁灘上。相傳和闐玉經此關入中原,故名。是絲綢之路北路必經的關隘。現存城垣完整,呈方形,東西長二十四米,南北寬二十六點四米,殘垣高九點七米,全為黃膠土版築,面積六百三十三平方米,在西,北牆各開一門,城北坡下有東西大車道,是歷史上中原和西域諸國來往及郵驛之路,北望長城,猶如龍游瀚海,俯仰關外,大地蒼茫,人跡罕至,故唐詩人王之渙有「春風不度玉門關」之句。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在甘肅敦煌縣城東南二十五公里。洞窟鑿於鳴沙山東麓斷崖上,上下五層,高低錯落,鱗次櫛比,南北長一千六百多米,建造年代據武周聖歷元年(公元698年)「李懷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記載,莫高窟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唐代武則天時,已有窟室千餘龕。現尚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畫和塑像的洞窟四百九二十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十五身,唐,宋木構建築五座,蓮花柱石和鋪地花磚數千塊。是一處由建築,繪畫,雕塑組成的綜合藝術。形式有禪窟與中心柱式,方形佛殿式和覆斗式。窟外原有殿宇,並有木構走廊與棧道相連。畫面如按兩米高排列,可構成長二十五公里的畫廊,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
陽關古城在甘肅敦煌縣城西七十公里的古董灘上。灘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漢代文物,如銅箭頭,五銖錢,石磨,陶片等而得名。今灘上尚有古代房屋遺跡。陽關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
古代中外陸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古城關東為農田,遠處有壽昌城廢址,三面沙丘,沙梁環抱,流沙茫茫,一望無際。北面墩山上有一漢代烽燧,保存完好,東為紅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溝,長二十多米,溝中泉水涓涓,甚甘冽。兩岸有漢墓多座。出紅山口西南行,可達若羌
沙州故城遺址即敦煌故城遺址。在甘肅敦煌縣城西的黨河西岸,是絲綢之路上名城重鎮,咽喉孔道。從內地到西域經此,分南北兩路,南路出陽關,北路出玉門關。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寬718米,南北長1,132米,南,北,西三面仍有斷續殘垣,西北角尚有城墩,高出城牆一倍。城內南部有白馬塔,為後秦所建。相傳高僧鳩摩羅什東來傳經,曾瘞白馬於此,後建塔志之。塔九層,高約12米。
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在甘肅敦煌到城南六公里。東西長約四十公里,南北寬二十公里,高數十米,山峰陡峭,勢如刀刃。北麓有月牙泉。登山俯瞰,沙丘林立,清泉蕩漾。從山頂下滑沙礫隨人體下墜,鳴聲不絕於耳;風沙繞山吹過,轟鳴作響,如金鼓齊鳴,似雷聲滾動。因此稱之為鳴沙山。
  西千佛洞、位於敦煌市區西南33公里黨河北岸的崖壁上,現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等朝洞窟22個、壁畫910平方米,彩塑53身。由於河水沖刷、岸崖崩塌,許多洞窟只剩後半部分。西千佛洞是敦煌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洞窟重修的情況比較普遍,但還是保留下了一部分或大部分原窟。以西魏第9窟為例,北周、隋、唐、回鶻乃至清代都進行了局部重修,但在中心柱和四壁仍有不少西魏原作。塔柱東向面龕楣上的說法圖造型精緻、色彩清爽、意境高雅,並有武則天如意元年(692年)的題記。北壁回鶻時期所繪涅槃變亦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從北魏第7窟中心柱南向龕內的殘佛像可清楚得看出塑像的內部結構和製作工藝。壁畫中的飛天、供養菩薩等也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北周第12窟的彩塑立佛及北朝晚期流行的長卷或構圖的經變畫和本生故事畫,吐蕃時期第16窟觀無量壽經變中的迦陵頻迦、胡旋舞窟頂南披上的說法圖、千佛等,都繪製得十分精美。特別是北周第12窟的「勞度叉斗聖變」,是這一題材在敦煌諸石窟中現存最早的畫面。 總之,西千佛洞現存洞窟雖然不多,但有它自已的特點。有人推測,西千佛洞原來的洞窟遠遠不止這些,只是由於河水沖刷崖壁而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這裡谷深林密,環境幽靜,堪稱世外桃園。1961年,西千佛洞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歸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轄。
  雷音寺 位於敦煌市至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區公路的左側,距市區4公里。傳說古時在月牙泉附近有雷音寺,後沙暴橫行,寺院為沙山所埋。1989年,由國內外佛教團體和敦煌市佛教協會捐贈,於今日位置重建了雷音寺。1991年6月落成開光,並對遊人開放。雷音寺佔地43畝,建築面積3000餘平方米。寺門橫額"雷音寺"三字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寺門西開,全寺由1個正殿、2個陪殿和僧房、施主客房組成,共有殿閣房舍百餘間,供奉佛、菩薩、羅漢、弟子塑像37身。其中,正殿為大雄寶殿,殿內正中為一尊漢白玉佛像,系緬甸華僑捐贈,佛像兩側各塑菩薩一身,並有彩塑十八羅漢,形象逼真。
  位於敦煌市西郊敦煌故城南,今黨河鄉白馬塔村內,距市中心2公里。相傳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9月,皇帝苻堅令驍騎將軍呂光和陵江將軍姜飛、率七萬軍馬西伐龜茲,並囑咐:「騰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閒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克龜茲,即馳驛送什。」呂光等於384年攻破龜茲,並征服西域30餘國後,請高僧鳩摩羅什東歸傳經。當行至敦煌時,鳩摩羅什夜夢他所乘白馬托夢說,白馬本是上界天騮龍駒,受佛主之命,特送他東行。現已進陽關大道,馬將超脫生死之地,到葫蘆將另有乘騎。次日醒來,果然白馬已死去。當地佛教信徒遂葬白馬於城下,修塔以紀念,取名「白馬塔」。現存白馬塔建築雄偉,塔身9層,高12米,直徑7米,以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外塗以草泥、石灰。基層呈八角形;以磚包砌,每象面寬3米;第2-4層呈折角重迭形;第5層下有突出的乳釘,環繞一周,上為仰蓮花瓣;第6層為覆缽形塔身;第7層為法相輪形;第8層為六角形的坡剎盤,每角掛風鐸一隻;第9層為連珠式塔尖,整體塔呈明代喇嘛塔風格。
西雲觀始建於清雍正八年(1730年)。創建之初,僅有歇山式的前、後殿各1座,南北配殿各5間。民國時期,曾兩次續建,致使該觀殿堂錯落,樓閣相望,雕樑金碧,彩畫生輝,為市內一"香火勝地"。三月三踏青,遊人如雲,盛極一時。現塑像壁畫多毀,殘留無幾,只剩前、中、後殿三座。前殿中心神龕西壁尚留有花鳥屏風畫四幅,線條流暢,技法嫻熟,特別是一幅"麻雀啄谷圖",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三危聖境 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是近期開發的一個集名勝古跡和宗教活動於一身的勝地。據載,公元366年和尚樂僔經此,見三危山狀如千佛,始鑿莫高窟。由此可見,先有三危佛光,後有莫高寶窟。三危山自古以來就是敦煌一處神山,長約6公里的景區依次有山門牌坊、王母官、觀音井、阿彌陀佛殿、觀音殿、龍王廟、平安廟、釋迦牟尼大佛、老君堂等廟宇宮觀建築,遠山上還有樂僔堂和各種碑刻、塑像。三危聖境中的釋迦牟尼大佛高36.6米,是一尊銅像。當遊人行至大佛腳下觀景,三危聖境盡收眼底。
  榆林窟,俗稱萬佛峽,位於安西縣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實河)畔,現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個,分佈在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東崖31個、西崖11個、壁畫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無幾,現存彩塑多為後代重修或重塑。作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內容、藝術風格以及彩塑、壁畫的製作等方面,都與莫高窟有著密切的聯繫或相同之處,但在許多方面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並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現存最早的洞窟,建於初唐的17、28、39窟,雖然都是中心柱窟,但與莫高窟北魏時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著明顯的不同。唐前期第6窟23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與莫高窟的大佛窟也不盡相同,顯示了榆林窟初創時期的個性特徵。唐中期的第25窟是一個顯密結合的大乘淨土窟、壁畫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藝精湛、藝術手法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時期洞窟中尚無可以與之相比的作品。榆林窟西夏、元時期的洞窟尤為精彩。西夏第3窟的千手千眼觀音手中所持物件多達140件,其中有冶鐵、釀酒、鏟、鋸、雙尾船等,還首次出現了拉絃樂器的鼻祖胡琴。文殊、普賢經變中的山水畫一改以往背境裝飾的陪襯作用而具有了明顯的獨立性、畫面所氣勢磅礡、意境深遠,是十分罕見的古代山水壁畫精品。西夏第2窟的水月觀音線描精緻、設色富麗、意境高雅,令人賞心悅目、遐思神往。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羅和多種度母、觀音、文殊、普賢均以外來技法繪製、造型嚴謹,準確,色彩對比強烈、氣氛神秘。特別是榆林窟和所屬的東千佛明顯繪製的6幅玄奘取經圖,十分珍貴。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時期的供養人畫像和裝飾圖案也有十分明顯的民族特徵。裝飾圖案除流行的花草、鳥獸、幾何型外,還有以"天""王"等字變化成的圖案,極富創意。
  敦煌歷史博覽園是由敦煌歷史藝術園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大型展覽館,佔地面積16.4畝,建築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主要由敦煌歷史人物廳敦煌(西域)性文化廳、絲路民族藝術廳、敦煌古玩收藏品廳以及攝影廳等五個部分組成。另設有餐廳、貴賓室等配套設施。敦煌歷史人物廳:集先進的的"超寫真雕塑"蠟像藝術,以重大歷史事件反映重要歷史人物,是一部敦煌上、下五千年的"雕塑史",再現了敦煌千年歷史風雲。敦煌(西域)性文化廳:從西域巖畫的生殖崇拜,到莫高窟經卷的性宣洩以及佛教的男、女性修煉等,結合我國古代和國外的性圖籍,揭開"性神秘"的面紗。

  陽關國家級沙漠森林公園位於陽關遺址西10公里處,由葡萄長廊、葡萄觀賞園、沙生植物園等組成。總面積16.65平方公里。是休閒娛樂的理想場所。
  位於安西縣東85公里處。有「康熙夜夢橋灣城」,漢代長城烽燧、疏勒河九曲蜿環,雅丹地貌、大漠孤煙等人文自然景觀;館藏傳世文物象牙造像、人皮鼓、東千佛洞西夏壁畫臨摹品及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植物標本展覽廳等服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