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9 05:45:31成島

認清「日美安保中臺灣有事」

認清「日美安保中臺灣有事」
=====================================================================
日美安保同盟以「臺灣有事」做為政治籌碼謀取自國最大的國利。
A﹕日本﹕
日本雖然是經濟大國、然而在聯合國內是政治小國,為了進入「安保理」達成世界大國的願望,多管道進行諸如支援聯合國財政、經援未開發國家群、先進國財經會議、對中國則以ODA經援。
日本的繁榮發展必然是對中國經濟侵略,反之中國的興盛必定造成對日本軍事威脅,日、中兩國關係猶如犬猿之仲,「弱肉強食」就是這倜道理。需知日本要入「安保理」、若中國使用否決權則完全沒有機會,因而日本使用兩面手法a「ODA經援中國」b「日美安保臺灣有事」謀求中國在安保理時縱使不能投贊成票、也可以投廢票或棄權、不要使用否決權。「臺灣有事」只是做為政治籌碼。
B﹕美國﹕
在2000年以前、中國經濟開始成為世界工場之前,中國的軍事科技尚未現代化、臺灣確實是西太平洋日美安保體系中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存在,千島群島‧日本列島‧沖繩群島‧臺灣‧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共圍繞亞洲大陸成為防堵牆,使太平洋成為美國的庭院、又是日本石油貿易生命線。
2000年以後;中國的軍事力隨著經濟發展有重大突破、海空有能力越過此防堵牆,猶如一定高度的圍牆對正常的人是無能力越過,但對能跨過的巨人、稍有阻力作用、有(臺灣)總比沒有的好、但圍牆已大失去其戰略的重要性。現在的臺灣已失去其戰略重要地位、請執政黨要認清這是非常殘酷的事實!
臺海在2000年已失軍衡、中國若現在硬取則代價慘重,若再假以時日、待經濟軍事更上層樓,反觀臺灣經濟邊緣化或被吸入中華經濟圈、縱使有4800億元的軍購裝備也無能力阻止被併吞統一。「攻城略地為下策‧不戰屈人為上策」
美國明知此理、卻利用「臺灣有事」做為政冶籌碼謀取自國最大的國利,以此向中國討價換取「伊拉克」「六者會談」等支持,同時又可爭取臺灣近4800億元的軍購費。
再者美國利用日美安保「臺灣有事」、只用文書的概念方針而不採取事前的軍事實際行動(如協商分工合作‧任務分擔‧軍令統合等),就可換取4800億元軍購費。4800億元軍購費、可以促進自國的大量就業機會。若依工程回扣原則一成計算,則有近500億元的回扣。縱使部份回扣給日本、中國、臺灣等相關人士,美國最起碼可淨得300億元,從賴斯國務卿訪北京時表裏行動可証明之。無實效的白紙黑字、就可獲得巨金、兼佔領伊拉克戰略重地,不亞於瓜分支配的雅爾達密約,卻是高明的精心傑作!

在此必需要提起「伊拉克」的戰略地位
美國在伊朗革命時在中東的佈局遭受挫折後,暗中策劃「伊朗‧伊拉克」戰爭、支援伊拉克海珊。「伊朗‧伊拉克」戰爭結束後,海珊伊拉克總統在東方無所成只好向西求償、造成侵攻科威特的灣岸戰爭。
灣岸戰爭後、伊拉克連自己的領空都不能飛、也要受英美盟軍偵察機飛行探測其國土地面行動。在20公尺長10公尺寬1公尺深游泳池內1滴藥液(即近億分之一)日本有能力偵測出來。美英應有能力偵測出地上設施群上空大氣微少氣體變化,偵測了五、六年後,明知伊拉克無大規模殺人武器‧或生化武器,卻要發動對伊拉克戰爭。
海珊倒後、要在伊拉克建立親美政權;人口約2500萬的伊拉克、美駐伊使館人員無所不包竟高達上萬人左右,常駐軍隊在十幾萬人左右,要將伊拉克建造成美國海外(駐外國在內)最大的軍事基地。可見伊拉克在全球軍事戰略的重要性。

以伊拉克為中心、在半徑1000公里內;包含土耳其‧高加索‧伊朗‧波斯灣‧阿拉伯半島大半‧紅海‧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地中海東岸等整個中東地區都在這1000公里侷限範圍內。~確保中東石油資源
在半徑3000公里內;包含西方是歐盟內部‧地中海大半‧黑海,北方是俄羅斯心臟地,東方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武基地及飛彈基地,南方的阿拉伯海‧非洲東北部地區國家群。
在半徑4000公里內;包合西方整個地中海‧歐盟,東方的中亞‧中國新疆甘肅核武基地及飛彈基地,南方的印度洋‧半個非洲。
在半徑5000公里內;包含連北京在內中國的心臟地‧中南半島‧西伯利亞大半部‧北極海‧大西洋東岸‧近整個非洲。
伊拉克的戰略位置、加上美國的戰力,世界上能有國家承受美伊兩面作戰嗎?
伊拉克不僅懷有令人垂涎的石油寶藏、又兼具世界最重要的戰略地位,國家民族弄成到今日地步,正如古諺「懷重寶招災罪」、況且伊拉克身懷兩大重寶、必招橫禍!哀哉!!伊拉克!!!
從布希親訪江澤民、經攻打海珊至今日戰後處理伊拉克問題,美國在在都需要中國的同意權或棄權。難保「臺灣有事」只是美國伊拉克戰略的一顆棋子。

從上述事實、臺灣在國際軍事戰略價值上不如伊拉克的1/3、加上石油經濟戰略,或許是伊拉克綜合整體戰略的1/5值、或許連1/10也不如,祈盼執政黨要認清「臺灣有事」只是美日的政治籌碼的殘酷事實,要用高度政治智慧計策、替臺灣解危、謀取最大國益!
趙世安 2005.3.30

付注﹕(正)﹕既然日美同盟巳明記「臺灣有事」、那有政府只表示歡迎而己。既然臺灣是當事者、政府就應該趕快製造法源、積極參於內部各細節討論‧如何配合行動‧如何分擔任務等這都不是一兩日就可辦成,而是要長期參與行動才有成果。那有善意客人到了庭院商討如何維修圍牆事、主人卻躲在室內不出來開門迎接!~真是失禮!!
(反)﹕臺灣海峽出現緊張情景時、日米軍事力的協力如何進行?是局限性或全面性介入?是傳統戰或核子戰?況且此軍事活動牽連第三者(主人身分的臺灣)也應加入此作業分工合作工程,關於這些重點都沒有提起明記、這都是主要焦點。


美中定期協議 (2005.4.10朝日新聞國際版駐華盛頓記者悞尻信義)
其內容大義 如下﹕
美國國務報導官鮑恰在8日發表﹔美中兩國在政治‧經濟分野的廣泛諸問題、美中達成合意共同決定建構「定期高官協議機制」。由美國副國務卿與中國外務次官為兩方代表。美國對「北朝鮮‧恐怖戰」希望能與中國連攜強化,同時對「中國軍增強‧中臺關係‧中國在亞洲影響力擴大」等牽制。

美中兩國巳實施「國防次官級的定期協議」,現在提高至國務院第二位高官層級的定期協議是首次舉行。

美國國務報導官鮑恰在定例會見時表示;過去與中國就對經濟問題舉行定期的高官協議、與擁有否決權的中國有必要建立更高層級「定期高官協議」。
全般性的「政治‧經濟」懸案、「北朝鮮核問題‧恐怖戰爭」等懸案,高官層級的繼續協商是必要且必須加強進行連攜。

依報導官說明;昨年中國向美國要請「定期高官協議」。今年3月傑立庫副國務卿與中國協議、達成合意共識。只是美國繼續與同盟國堅持「戰略對話」。因而協議稱呼只是單純的「定期高官協議」。

這次、美國會接受中國要請的背景,主要被迫於北朝鮮核問題6者協議的暗礁、聯合國安保理協議(否決權)的現實。
還有、中國的反國家分裂法成立造成中臺兩岸緊張危機‧中國軍的增強‧中國在亞洲崛起‧美中貿易摩擦深刻化白熱化等這些現實事實,逼使美國不得不與中國連攜強化保持其影響力。
協議代表團的構成及開始時期等細節、現在正進行中。

從上述所陳事實、那麼「日美安保的臺灣有事」‧「中國的反分裂法」與美中兩國巳實施「國防次官級的定期協議」‧今年3月傑立庫副國務卿與中國協議達成合意共識「定期國務高官協議」,甚至最高領導者定期「高峰會談」,實在有太多令人膽戰心慄,危哉臺灣!現正需國人集思廣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