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5 21:08:12玉山薄雪草

【立春】花東單車騎行 之三 110-2-5~8

110/2/7  「花東騎跡」眺望「綠島騎跡」

長濱  => 烏石鼻 => 三仙台 => 成功 => 東河 => 金樽 霖園海景別莊民宿

清晨出門時,天空已經有點亮了。阿德帶我們從長濱國中繞到漁港附近,想找個地方看日出,但剛好日出方向被海巡的建築物遮擋住。我們往台11另一側,較高處的部落街道方向騎,剛好在過紅綠燈後回頭看見太陽從建築物後方的海面升起。

我們在長濱街上吃早餐,大概是前兩天體力消耗太多,一家人好像怎麼也吃不飽似的,吃了至少一到兩份早餐之後,還去對面外帶用麵糰現煎的蔥油餅。

回民宿之前,我們從長濱市區-加走灣的街上,循著縣道東13,繞經長濱運動公園。繼續上行,兩旁也出現一些水梯田。看來繼續走會通往大小金剛山下,接上被稱為金剛大道的長光產業道路。沒有勾留太久我們就決定原路折返了,繞行一小段台11線,眺望從雲層灑落海面的陽光,便回到長濱國中旁的民宿。

 

整理好行李分裝兩側車袋,牽車、準備出門,九點鐘前出發。經過昨日艷陽下曬傷的前車之鑑,今天有先幫小瑀魚擦防曬油,小咕嚕還是和昨天一樣不肯。於是,他繼續曬傷得更嚴重。

愈往南騎,看見的水稻田似乎愈早開始春耕,耕耘機在前頭開疆闢土,一群白鷺鷥尾隨在後伺機而動。

 

南行經過白桑安(八桑安),我們停妥單車循階梯走下沙灘,回憶起這裡可是小瑀魚一歲多時我們和舅舅一家來海邊,初認識沙子的地方呢。

左邊這張照片中,坐在較遠的漂流木上,低頭檢視著手中發現的人,其實是小咕嚕喔。

 

從白桑安往南,開始騎著與第一次花東鐵馬行過了玉長隧道之後相仿的路線。早上先望著突出海面的烏石鼻南行。

經過烏石鼻時稍作停留,往南遙望將於午前經過的三仙台。

今日並未在路途中做太多勾留以及預定路線之外的歧出,而且愈往南愈覺艷陽熾烈,即便遇上休憩觀景平台,也讓人寧可較多時間待在涼亭底下。身處北回歸線以南的台東,這樣的景況,對於習慣了新竹每年十月開始吹起風勢凌厲的北風、冬季嚴寒冷冽的我們而言,是少有的經驗。

離開烏石鼻後,經重安至石雨傘。石雨傘為一處天然灣澳,稱為石傘澳。

重安舊名都威(原住民語發音近似都滅),在75年前(民國35年),曾經因中國溫州的帆船帶來霍亂疫情造成集體感染,64人罹難的慘劇,直到2004年家屬開始調查,2006年立都滅(重安)霍亂事件紀念碑。去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之時,新聞媒體紛紛報導七十餘年前發生於重安的霍亂事件。

在進成功鎮之後,我們從台11線轉行更靠近東海岸的舊台11,經過位於三仙台北邊的白守蓮(比西里岸)。比西里岸附近,是眺望三仙台很好的角度。比西里岸也是盛產飛魚、鬼頭刀、旗魚等漁產的海域,下次有機會可以來品嚐阿美族的飛魚乾、燻飛魚和Anato醃製。

我們在三仙台之前下到卵石礫灘,潮浪拍岸,奮力沖激著卵石,落下時摩擦著礫灘,這是三仙台的海的聲音。

繼續沿著這條靠近東海岸的舊路,經過成功新港漁港,再繞回到台11,在成功市區午餐。

 

午後,我們在離開成功市區、過了八邊溪後不久,轉入一條緊臨著海岸的舊路,通往八嗡嗡(豐田)。

第二次騎單車走這條路,仍覺得黑潮似乎近在咫尺,帶著熱帶風情的海景好美!但,也確實太靠近海岸線了,岸邊堆滿的消波塊正傳遞著某種訊息,暗示在颱風來臨前,居民可能都要提前撤離。

八嗡嗡,臨著太平洋的美麗部落,只剩幾戶住著幾位老人家;颱風來時,會被浪打到的部落。

 

南行都歷,造訪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阿美族民俗中心,在此認識完整的阿美族家屋型式。

 

在進東河之前,經過橫跨馬武溪的東河橋,馬武溪是一條主流和支流都有著多處曲流的野溪,從舊東河橋往上游一點就是泰源幽谷。從舊東河橋上俯瞰,峽谷中,竟有許多人正在河面上撐著膠筏。經過昨天在秀姑巒溪看見泛舟與划著獨木舟的人,今天看見膠筏雖仍感驚訝,但吃驚程度沒那麼高了。

根據第一次單車行的經驗,今晚落腳的金樽較少飲食店與商店,東河至金樽間的多數商店都在六點半至七點之前打烊。我們下午三點多便騎進東河,先在東河街上覓食、買晚餐。
孩子們還記得那次吃了東河的包子、路邊的肉粽。我們還找到一間賣蔥油餅的小店,老伯伯用麵糰現煎蔥油餅。(其實早上才在長濱吃過類似的蔥油餅啊!)
在等待的時候,兄妹倆發現店門口的椅子上臥著一隻熟睡的貓咪,他們都覺得牠睡著的模樣非常可愛,於是就展開一段「逗貓」的小插曲。

沒想到這隻貓睡得太熟了,不管是撫摸牠、學貓叫、輕輕地吹氣,牠也只是換個姿勢、動一動耳朵,睡得好安穩,一直都吵不醒呢。或許,老伯伯煎著蔥油餅的聲音,就是這隻貓咪最熟悉的搖籃曲吧。
這一段微小的插曲,是孩子創作的靈感。小瑀魚將它轉化為筆下可愛無敵的四格漫畫創作。
 
沿台11線繼續南行,東方海面上看得見綠島了,雖然在下午四時漸弱的陽光下顯得矇矓,但那確實就是綠島啊。把拔跟小瑀魚打趣說,那是小瑀魚的「綠島騎跡」,我們正在「花東騎跡」眺望著「綠島騎跡」。

在台11線上,有一條叉路往金樽漁港、陸連島,金樽的沙灘是喜愛衝浪與水上活動的遊客心目中的勝地。我們沒有繞進那條叉路,但繼續沿著台11線往前騎,仍可以看見金樽漁港與持續成長中的陸連島。

我們在下午四時半左右抵達孩子們念念不忘的霖園海景別莊民宿。來霖園三次,每次都會帶來一些新的期待與驚喜的經驗。民宿的女主人是設計師,建築與庭園設計、民宿經營都由她一手包辦。在建築物內外隨意穿梭,都可能得到上次不曾注意的新發現。

這三次我們都住不同房間,每間房間各有不同的空間設計與採光,都是設計師對於生活美好的想像與巧思。我們家兄妹特別喜歡去屬於公共空間的書房和二樓的書架上尋寶,翻出他們有興趣的書來閱讀。

我們這次住的房間有一小塊臨著落地窗的空間鋪著榻榻米,小咕嚕和我喜歡倚著靠枕在窗邊閱讀。房間外面有一片面對著庭院的半戶外空間,有桌椅、水槽,是適合共餐的地方,還有一個我和小瑀魚最喜愛的鳥巢狀搖籃。

    

延伸閱讀

1. 臺東重安霍亂事件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臺東重安霍亂事件

2. 關於白守蓮(比西里岸)遺址、麒麟文化、岩棺:https://beta.nmp.gov.tw/enews/no200/page_02.html

3. 霖園海景別莊 http://www.linyuan.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