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3 19:25:47weiwei

2003.09 (5篇)

我看見下雨時的葉2003-09-10

我看見下雨時的葉
跳動
有如同時又如非同時地跳動

在一整棵所謂的樹上

我看見臉上的水珠
滴落
從衣服表面擦彈

不知去向

我曾看見過不動的杯子
牆上的落陽
我曾看見過下雨時
葉同時跳動又有一些葉子不動

生活和布萊希特無關
布萊希特與布萊希特亦無關

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萬物有關抑或無關
不在於此

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儘管潛台詞盡皆以浮現

這世界的作品只分為兩種
一種是靠近死亡的
一種是被死亡靠近的

我把死亡藏在一整篇完整的字裡行間
儘可能隱晦地去凸顯它
隱晦是一種凸顯
那麼不隱晦是什麼

 

關於「問題本身即是答案的盡頭」的延伸2003-09-14

(一種假設)

1.
問題滋生於答案,而非答案產生於問題之後。
2.
答案本身即是空無,包含無限的潛勢。問題是答案的另一種形式表現。
3.
視象化的例子就是:一張白紙中包含的無限多點若是答案,那這一張白紙本身即是問題。(但白紙也是答案)
4.
問題本身就如同答案一般,擁有無限的潛勢。
5.
一張作為問題的白紙,可以被剖成多少分層——無限層。
6.
但一張白紙仍舊是一張白紙,雖然我們不知道這當中有多少無限的可能。

 

真實、描述、與出路2003-09-22

從王于菁介紹的電影《露西亞與與慾樂園》開始。關鍵在於那一本小說。

小說家以自己的現實生活,創作小說——對現實的描述。而這描述,構成了女老闆的現實,但女老闆卻是在小說的描述中,獲得現實。

真實,是現實加上描述。

現實生活不可變,但是描述可以。因此,當女子掉進了洞中,她必須重新思考,該如何描述已發生的現實。

(我想稱那一個洞中的鏡頭為芬佳耳岩洞——即史特林堡《夢幻劇》的那個岩洞,一方面是讚嘆取鏡的美,一方面表示它的時空。)

在描述中,找到出路。

記得馬汀尼曾說,她跟她的朋友表示自己生活的無力,而她的朋友跟她說:沒關係,我們還有想像。

今年夏天,在Baboo導演課的筆記本上看到描述這兩個字,一直到現在,包括布萊希特,我都在想。

描述是一種力量。

這不是一個島,而是一個蓋子。它不斷在漂流,沒有一個定點。當月圓時潮落潮起,這個蓋子就會搖晃,讓人暈眩。

The Shifting Point——Peter Brook
說。

那天夢見馬汀尼,關於一個巴西近海的夢。
以及<露西亞與慾樂園>
以及還天熱時,在淡水看Baboo的筆記本,
以及現在的布萊希特。
以及今早睡夢中的思想——

我們是活在海裡的,
在我們的頭頂上,
有一架先進的機器,
將海水做強力的渦旋,
因此,形成一個空間,
從這個空間往上看,
你可以感受到大氣渦旋的巨大力量,
你可以看到,
陽光在那之上,穿透著海水。

我為這取了個名字,叫
歸去來漩渦

故事的開始就是結束的最後。
女孩掉進芬佳耳岩洞,
她將重新面臨對現實的描述。
男作家在描述中擾亂了現實,
卻也重建了現實,
或說,這兩者,並不可分。

歸去來漩渦。

 

在他們的下面我們的旁邊2003-09-28

戰爭——與洪荒的距離

黃仁宇在《新時代的歷史觀》中提到:「民國以來的軍閥割據、內戰、對日抗戰,這都是洪荒以來所未有的事蹟,在世界歷史裡也少見。……倘使長此下去,甚至可能進入霍布斯所說『無法產生關於地球上的知識,沒有計時才能,無美術,無文學,無社會』。即今日以原爆作戰也甚可能產生此萬劫不復之境界。」

我在想,對2004年的台灣人而言,20世紀初發生在中國戰爭是什麼?而距離它300年前,即17世紀的歐洲三十年宗教戰爭又是什麼?究竟何者離我們比較遠,何者又比較近呢?又抑或只是像米蘭昆德拉所形容的——那只不過是輕如鴻毛的玩笑罷了。「只發生過一次的,就像根本從未發生。」(註一)

然而對人類而言,戰爭的歷史已經隆成了一個永劫的丘,不過我們似乎並不知道,我們與洪荒的距離竟是如此靠近,而在我們手中所捧著的「文明的瓷瓶」,一下子就能摔得灰飛煙滅。

原始——與文明的距離

在文明的一切造物中,我們都能從中窺見屬於人類最原始的部分(註二)。文明,是立足現在觀望過去的一種想像,一種人類過度自大所描述出來的假象,在生活中的任何一個時刻,我們都能發現我們並沒有變得像我們所想的那般「文明」,至多,我們只是給自己添上了漂亮的包裝而已。

絕聖棄知。布萊希特以道德質疑道德,他放了一面鏡子在道德面前,叫他看看自己的樣子,並且在一旁說著:「嗯,很漂亮,對不對?太美了!」事實上我們經常忘了,統治觀點,即是統治者的觀點,所謂的道德、信仰,經常是統治者用來控制人民的意識型態工具。在上位的人難道沒有七情六欲,沒有罪惡的念頭嗎?如果有一天人們還是會掩著鼻子嫌惡大便,那麼大便就會存在,在潔白神聖的另一端與之抗衡。只要有凱薩大帝,就必然會有凱薩大帝的廚子。

在他們下面我們的旁邊

你一定不覺得你是被統治著的,對不對?

  

註一:出自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註二:出自Marowitz,Charles. The Other Way: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Acting & Directing. New York: ApplauseBooks, 1999.

 

在他們的下面我們的旁邊(勇氣媽媽——文案)2003-09-30


選擇?從哪開始?

人真的能『自由』地選擇他所要過的生活嗎?魚與熊掌是否可能『兼得』呢?勇氣媽媽靠著戰爭做生意賺錢,並希望戰爭能持續不歇,但最後她仍保不住她三個孩子在戰爭中一一死去。她一步步逼使她的孩子邁入死亡,卻以為她正在帶他們進入天堂。然而,這究竟是她的選擇,還是不得不的決定呢?在大人物的遊戲裡,小人物找得到『出路』嗎?而人,真能從歷史裡面學到什麼教訓嗎?布萊希特說:「在這場戰爭裡,勇氣媽媽所能學習到的,就和實驗室裡的白老鼠所能學到的,是一樣的少。」

戰爭?在哪結束?

2004年的台灣人而言,20世紀初剛發生在中國的戰爭是什麼?而距離它300年前,17世紀歐洲的三十年宗教戰爭又是什麼?究竟何者離我們比較遠,何者又比較近呢?又抑或只是像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所形容的——那只不過是輕如鴻毛的玩笑罷了。「只發生過一次的事就像根本沒有發生過。」(EinmaliStKeinmal
然而對人類的歷史而言,戰爭的『永劫』已經隆成了一個永遠的硬塊。不過我們似乎並不知道,我們與戰爭的距離竟是如此靠近,而和平,只是因為「戰爭也需要喘口氣」。

道德?從哪開始?

絕聖棄知。布萊希特以道德質疑道德,他放了一面鏡子在道德面前,叫它看看自己的樣子,並且在一旁說著:「嗯,很漂亮,對不對?太美了!」事實上我們經常忘了,統治觀點,即是『統治者』的觀點,所謂的道德、信仰,經常被統治者用來作為控制人民的工具。在上位的人難道沒有七情六欲,沒有罪惡的念頭嗎?只要有凱薩大帝,我們就不能忘了,必然會有凱薩大帝的廚子。只是一個在上,一個在下。

悲劇?在哪結束?

『錢』跟『命』,何者重要?勇氣媽媽選擇帶著她的兒女跟著戰爭過生活,她靠著戰爭中別人家小孩的鮮血謀利,卻想著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在第一幕的最後,士官看著勇氣媽媽的篷車離去,他說:「誰想靠戰爭過活,就得向戰爭交出些什麼。」然而最後一幕的結尾,我們看到的,竟是同一個畫面。只是,越來越沈重的步伐,拖著越來越輕的車。

在他們下面我們的旁邊,就是這些人。你一定不覺得你是被統治著的,是嗎?


上一篇:2003.08 (4篇)

下一篇:2003.10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