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05 00:09:17沖牧

由巨人傳淺談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及其影響 上

一、 序言
大多數人都很容易把人文主義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視為同一件事,而不太容易把它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或文學視為同一件事。這也難怪,畢竟此時期,藝術之輝煌,奪人眼目。若把這時期的藝術比喻作鑽石,那麼文學就是一塊溫潤之玉。拉伯雷的巨人傳是文藝復興擴張的重要指標之一,本報告即從巨人傳為起點,淺談西歐文藝復興,並該時期的文學作品,同時就巨人傳「諷刺」的重要特色,作中西文學的比較。

二、 人文主義與文藝復興
若要追溯人文主義︵humanitas︶的起源,就要從希臘的基本觀念看起。
古代希臘人除了創造了哲學、史學、戲劇之外,還創造了教育。它有四個特點:
一、 它在七門「文科」學科中,對人類的之事作了統一而有系統的記述。這七門學科是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這些學科在好幾世紀後,終於在中世紀為大學教育定下了最初的規模。
二、 它提供了在一個沒有書本的世界中進行教學和論辯的技巧,並以語言的掌控、思想的精確、論辯的熟練作為基礎。
三、 它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假設∣可以用教育來塑造人類個性的發展。
四、 人的優越性是它發展的一個概念,其中還包括了能言善辯和領袖群倫這些要在公共事務中扮演活躍角色必備的特質。希臘人認為這種角色是一個人之所以有人性不可或缺的條件。
中古黑暗時期後期,歐洲各國開始開拓新大陸,貿易市場也隨之擴大,有錢的商人成為社會新貴。新興資產階級的人文主義者,高舉著復興古希臘文化的旗幟,所進行的一場反對封建,反對基督教教會的思想解放運動。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泛指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初葉,它被用作歐洲現代史初期階段,廣闊而又多樣化的歷史時期的標籤。具體的現象則為古典學術的研究、人文主義的發揚、方言文學︵即後來的各國國家語文︶的興起、藝術的創新,再加上新學說的提出。這些現象再十四世紀首先發展於義大利半島,在一五世紀初期才擴展到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地區。文藝復興不是驟然而來的突發現象,在此其內的一切發展也不完全一致。但是,人的自我覺醒和對新人生典型的追求具有極大的意義。
文藝復興大致可分作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中葉是文藝復興初期,這一時期、義大利文學家但丁、佩脫拉克、薄伽丘等首先掀起批判經院哲學的啟蒙運動,提出人文主義新思想,標誌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始。
第二階段:十五世紀中葉到十六世紀末葉,是繪畫、雕刻、詩歌、小說與戲劇的繁榮期。這一時期、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把義大利的藝術推向高峰,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後期;歐洲大陸則在伊拉斯模、拉伯雷、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等文學家的創作下、將義大利之外地區的文藝復興推向高峰。
第三階段:十六世紀末到十七世紀中葉、是自然科學和唯物主義哲學興起的時期。哥白尼揭開了宇宙的秘密、哈維提出人體血液循環的理論。法蘭西斯、培根創立了近代唯物主義學說。

三、拉伯雷(西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三年)
法國文藝復興的文學代表是拉伯雷。拉伯雷出身於法國中部一個律師兼地主的家庭,自幼在修道院學習,廣泛接觸社會。他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寫作出一部包括五卷的長篇諷刺小說《巨人傳》,這部名著使拉伯雷享有崇高的聲譽。拉伯雷的小說具有深刻的人民性,文章內容通俗易懂,語言豐富多采,比喻生動而活潑。這部小說以誇張的手法歌頌人的力量,嘲諷了宣傳禁慾主義的教會和飽食終日卻無所用心的貴族。他認為經院哲學只是套用亞里斯多德的邏輯推理方法,徒具形式而內容空洞。拉伯雷對教育持著人文主義的見解,以發展人的個性、傳授人類進步的知識是培養一個完人所應具有的條件。此外,《巨人傳》中描寫的三位巨人,象徵著人還要有強健的體魄,以智慧和力量戰勝愚昧和黑暗。
拉伯雷本人就是一個科學巨人,也是一個文化巨人。他通曉神學、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動植物學、文學、藝術等等十一門學科,大家知道在文藝復興的時候,各個學科的發展都還比較淺,東西也不多,所以在那個時候的人講究要精通百科。我們現在已經做不到了。拉伯雷他不僅通曉十一個學科,而且在他的作品裡我們看到有十三種語言。他不僅知識豐富,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理性觀念,敢於在基督教不容許懷疑的、誰懷疑誰就會被關在宗教裁判所、送到火刑架的一些危險觀念面前,他都敢於提出挑戰。他為了自己的《巨人傳》一書,四次受到教皇的迫害,《巨人傳》兩次被教皇下令禁止並且被焚毀。《巨人傳》的出版商被送上了火刑架,燒死了。但是拉伯雷,一直到死都沒有向教會低頭。死前,一貧如洗,但是他很自信,很樂觀,他說:「我一無所有,我的所有一切都給了窮人。」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戲演完了,幕可以拉上了」。

四、《巨人傳》的法國文藝復興時代背景
十五世紀末,法國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國家,由於法國的王權和貴族的勢力龐大,新興中產階級因為高利貸資本和包稅制度與國家產生密切的依存關係,為王權所駕馭。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最早傳播致鄰近的日耳曼、法蘭西地區,但是,法國文藝復興活動的中心,卻只是在王室宮廷和部份貴族當中。法蘭西地區的民族國家形成之初,民族意識相當強烈,因而文藝復興的浪潮也反映出愛國精神和民族觀念的內容。
法國在路易十一︵Louis XI, 1461-83︶時,以新的姿態出現。英、法百年戰爭已奠定了民族獨立的基礎,他建立了一隻王軍,剿平盜賊和降服了封建貴族。路易十一和子查理八世︵1483-98︶相繼為討平境內的封建貴族勢力而奮鬥。經過多年爭戰,終於在一四九一年,由查理八世和布萊登尼公爵安妮︵Anne, Duchess of Brittany︶的聯姻,而使法國成為領土統一的國家。一四九四年查理八世進兵義大利,這不僅代表民族王國在法國的完成,而且也意味著開始從事國家疆土以外的征伐戰。

五、關於《巨人傳》
文藝復興時代的拉伯雷,對人類抱持無比的信賴,相信人類的認知、感覺和行為的能力具有無限的潛能,正因為這樣,所以他對人最動物式的各種機能也予以最大的讚美。
從故事中可看出,拉伯雷的教育關在於發覺人類的一切潛能。除精神教育外,拉伯雷也注重中世紀所清世的肉體磨練,將形而上與形而下的兩種教育融合在一起。同時,百科全書在文藝復興時期扮演重要的腳色。拉伯雷認為無限潛能的人類應該研習百般武藝,百科全書式的教育應該優先。
拉柏雷的道德觀近似孟子,又有道家的精神,他相信人性本善,只要順其自然,讓慾望滿足就是道德的規範。例如小說裡他理想中的泰勒姆修道院,唯一個歸條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由於拉柏雷極度反對違反自然,他強烈抨擊天主教的禁慾主義、宗教的自命清高、巴黎大學神學院、無事生產的修道士、法律界的偏執,都可從小說中龐大固埃的航海故事內都以寓意的方式被表現,絕妙的諷喻令人拍案叫絕。
第一部∣高康大出生時,以宏亮的聲音叫:「我要喝酒!我要喝酒!」顯示其不凡。等到就學年齡,國王雇用兩名教師,採用中世紀的舊式教育,反而使高康大越來越笨。國王就命波諾克拉︵發憤圖強之意︶將高康大帶去巴黎,受新式教育,高康大開始發揮天生的優秀才能。在求學期間,敵國來犯,高康大便趕回國,大敗敵軍。尚恩修士在這場戰役中立大功,高康大就建立一作泰勒姆修道院給他,這裡唯一的規範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二部∣高康大生下龐大固埃︵喉嚨乾渴之意︶。龐大固埃自小聰穎過人,在巴黎遊學期間,結識流浪漢帕紐朱︵突破難關的高手之意︶,並與其成為好朋友。隨後龐大固埃得知祖國遭吉普索人侵犯,立刻回國討伐吉普索國。靠著智慧,將敵軍徹底打敗。
第三部∣帕紐朱起了結婚念頭,他向龐大固埃、女巫、詩人、神學家、醫生……等人請教,是否該結婚,都得不到答案,最後決定出國尋找「酒瓶大神」請教。
第四部∣描述龐大固埃與帕紐朱一行人在海上航行,所遭遇的驚險,無論暴風雨或者被大鯨魚攻擊,最後抵達酒瓶大神的面前。神給的指示是「喝」,與龐大固埃的名字相互呼應,企圖告訴讀者「喝永不枯竭的知識之泉」之意。
前兩部繼承中世紀以來的民眾傳統,故事情節雖然單純,但是作者以過人的想像力,以及引人興味的滔滔不絕辯辭豐富其內容,處處洋溢著肯定人性的開朗哄笑。而第三、四部則與前兩部迥異其趣,此時龐大固埃已經失去巨人的特質,而是哲學家,自由自在地展現出作者合理主義式的尊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