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日記 20250622_將就與講究的差別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一家你很喜歡的餐飲,在變成連鎖店或後代傳承之後,失去了原來的口感?通常我們會說,可能廚師換人了,或是可惜品質變差了…鼎泰豐是台灣少數能打入國際的連鎖美食,這也是台灣餐飲在規模經濟的硬傷,沒有規模化很難擴大營收,沒有足夠的營收無法吸引到人才,但是在規模擴大的過程,缺乏系統化的支持與同時顧及品質一致化,就會導致失去原來的風味,最後只能黯然退場…
不只是餐飲業,其實各行各業也是,一部分原因和過去的經營大多憑感覺,靠人際關係支持,沒有精準的數據,所以不容易流傳下來…這點我同意,這叫先人的智慧,會依據經驗法則做調整,但是交到年輕世代沒有足夠經驗怎麼辦?可是除了精準的數據之外,我發現在後代接手的過程中,或是連鎖化擴大規模的過程中,失去對品質的講究,反而是將就的心態讓品質下降,這可能才是最大的問題!
將就與講究,讀起來音類似,卻是完全不同的意思。鼎泰豐的楊老闆很講究,講究小籠包的摺數,講究服務的細緻,連筷子掉到地上服務員多久送到也講究…但是將就只要做到標準就可以,甚至只睜一隻眼就輕易地妥協,可以為了成本犧牲品質,可以為了快速交貨犧牲品管,可以為了內部和諧不說真話,這是將就文化的可怕,也是企業經營的分水嶺,沒有了講究,就是打馬虎眼,以前學過的差不多先生,大概就是這樣的代表,個人和企業都很難出類拔萃。
有時候我跟老婆說,一家民宿的用心與否,看吹風機就知道,有便宜壁掛式的,也有講究用絨布裝的高級貨;房間可以打掃得一塵不染,也有抽風機都佈滿灰塵;講究的餐廳會把豆芽菜的鬚剃除,會把高麗菜黑掉的葉片摘除,會把廁所布置得像家;新建案在施工的時候刻意綠化圍籬,對環境的減噪和粉塵去化都力求完美,這些都是讓客戶感受到店家和業主用心的部分,當小細節都顧慮周延,很自然重要的部分就不會讓人擔心,這才是理想企業上至老闆下至第一線員工展現出來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