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日記 20250615_從波音到華航看組織文化帶來的巨大變化
就在兩天前,印度航空發生重大空安意外,一架787客機在起飛後不就墜毀,讓人重燃對波音飛機品質的擔憂,自從737 MAX在多年前因為MCAS系統問題,導致兩起重大失事後,後來2024年又發生逃生門被吹走的離譜意外,許多跡象顯示波音內部有品管問題,不但對商譽造成重大影響,其執行長也在2024年黯然下台。
這兩天還發生華航班機飛釜山在降落時飛錯跑道,這樣的低級錯誤,華航不得不連續發出兩次道歉信,並且重申要求機組人員落實SOP,但是這樣的聲明也引起外界質疑:過去是否沒有遵守SOP?同時間,星宇航空K董在記者會上,談到去年也曾發生機師未按SOP操作險些釀禍,最後公司直接辭退正副駕駛,對照星宇航空對飛安0容忍政策,我們也可以看華航對此次事件的後續發展?或許能更清楚地看見兩家公司在飛安管理上的態度差異!
從波音的品管問題到華航屢屢成為飛安隱憂,對照空巴或是長榮、星宇航空,我們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星宇航空K董說這是他們只選空巴的原因,正是看中其在安全性上的穩定表現。至於長榮更是名列全球Top 10最安全的航空公司,成為台灣飛航之光,這些成就都不是一蹴可幾或某位執行長就可以做到,背後是企業組織文化深植所產生的深遠影響。2024年日本航空JL也演繹了一場飛安教科書,成功在20分鐘內疏散所有乘客,避免重大的人員傷害,這完全是靠機組人員平時的訓練與專業素養,試想,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缺乏類似組織文化的航空公司,其結果又會是如何?
組織文化不僅影響公司的競爭力,也因企業形象差異而有不同的獲利表現。舉例來說,波音因為飛安事件,導致招回成本與訂單下滑,自2022到2024年波音公司持續深陷虧損,在2024年創下118億美元破紀錄的虧損,反觀空巴這幾年持續獲利,2024年獲利42億歐元比前一年增長12%。再對照華航與長榮航空,2023年華航獲利68億,長榮獲利216億,2024年華航獲利144億,長榮獲利290億,很明顯長榮航空在經營績效上持續領先華航。所以到底是甚麼影響一家企業的競爭力?從人員招募、訓練、組織架構、產品研發、定價到客戶服務,我認為最根本核心來自組織文化,從航空業的例子可以清楚看出箇中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