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日記 20250511_從Gore-Tex看隱形冠軍的成形
最近在準備登山用品,預計8月去挑戰富士山。發現登山用品價格不斐,例如防風防水保暖外套一件就要破萬,在眾多高端品牌裡,偶會見到一個小標籤Gore-Tex,初始還以為Gore-Tex是一個登山品牌,後來才知道它是一項防水透氣技術,早在1969年被發明出來,一直到現在是眾多防水透氣的領先技術,它還擴展到醫療、工業配件等領域,立馬想到防水透氣OK蹦也是其商業應用的一環,雖然有其他後進者,但Gore-Tex又進一步拓展不同技術水平,而有區分Gore-Tex Pro, Active, Invisible Fit三個等級,非常聰明把應用層擴大與分群。
我們周遭不只有Gore-Tex這樣隱形冠軍,在捷安特或美利達自行車,常會看見標榜Shimano的變速器,這個品牌佔據腳踏車零部件70%市佔率,甚至在釣魚店外面也會看到Shimano的招牌,一開始我還好奇,後來才知道捲線器也是Shimano的天下。你還會想到哪些零部件是你願意掏錢購買的品質保證?煞車碟盤的Brembo、鏡片大廠的蔡司、拉鍊YKK…它們雖然只是成品之一的供應鏈,但是因為品質深獲信賴,無形中建立在市場的地位,也就是不一定是要做到終端品牌大廠,不一定是上市公司或全球設廠,也可能在有限的行銷資源下,它們憑藉著職人精神獲得全球客戶的信任。
為什麼我深有同感?因為我也在國際企業工作,深知行銷是重要的擴展市場利器,但是,廣告之餘我更看重的是產品價值。因為客戶買的是一份信任,就算很會說行銷故事,但是沒有堅實的技術含量,最終還是會在市場競爭下倒下。為何蘋果可以一直享有高本益比與高毛利,因為它一直不會滿足於現況,蘋果可以為了充電頭、為了內部零件的平整度下很大工夫,就像泥作師傅、油漆師傅可以在你看的見的地方做足功夫,但是如果連你看不見的地方都要求完美,而不是苛扣成本,那這個廠商一定是負責任而且可以走得很遠的企業。
台灣現在已經不像二三十年前拚代工價格,我們也不再有便宜充沛的人力,雖然廠商可以外移工廠,但是不變的是對技術、品質的看重,這才是台灣企業打世界盃的底氣,就像Gore-Tex沒有很多的廣告,Shimano、YKK沒有在做B2C的市場,但是它們仍然讓廠商買單而甘願為這些供應廠商打廣告,從而讓消費者認識並長期信賴,台灣中小企業在全球供應鏈具有舉足輕重角色,有更多這樣職人精神的堅持,會讓我們贏得市場拓展並擊敗關稅重重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