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08:09:27虛靜常明

(修道心得) 純白神定


《莊子·外篇·天地》

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慙,俯而不對。


    莊子特別藉此寓言提出: 「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一般人做事都是自以為聰明,隨時都要計較成本、計算C/P值,認為自己賺到了。別人都很傻,笨笨的腳踏實地做事,不會用腦筋賺大錢。

    但是大家卻忽略了,當一個人用盡心思去取巧,想著事半功倍,甚至鑽漏洞的時候,他就偏離了天地自然之道,喪失了純白與神定,而這樣的「純樸真誠」,才是人們珍貴的大寶。

    不過一般人會問: 「那這樣的純樸有何價值呢? 不是錢賺夠了,人就自由了嗎?」 其實人失去了樸真,就像魚離開了水,永遠不復逍遙自在的心境,也失去了真正的快樂,更無自由可言。

    請看看身邊的親友,有哪個人真的是賺夠了就停下來? 什麼時候、怎樣的程度叫做賺夠了? 一個人月入十萬,就會想要月入百萬;等到月入百萬,又想著千萬的時光、甚至上億也不錯......大概只有身體垮了、家庭破碎了、甚至命都沒了,才恍然大悟,這些物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今又有何用呢?

    但是反過來說,修行絕對不必縮衣節食,更不是折磨肉身、餓肚子,弄到面如菜色有氣無力。這不是修行,只是走入另一個極端,是更大的自我,覺得自己能忍受別人無法忍受的痛苦,所以自己很厲害。這還是在比較,而不是放掉執著,逍遙解脫。

    小時候常常聽父母說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看到隱士在河邊悠閒地釣魚,他就問隱士: 「你釣魚是要拿去賣掉嗎?」
隱士說: 「我只是享受這份自在的心境。」
那個人就勸隱士說: 「把魚賣了就可以換頭牛,養頭牛賣牛奶就可以買塊地,有塊地種田就能換豪宅,有了豪宅就可以享福了。」
隱士說: 「那要怎麼享福啊? 」
那個人說: 「到河邊悠閒地釣魚啊!」
隱士說: 「那我現在不就在做了嗎? 但是你要到哪天,才能有這份自在呢?」

    各位朋友,你們的純樸的心,純真的笑容,是否都還在呢? 



《道脈靈修》玄谷道人著可向陳威淵老師索取(0911177082),免費索書,歡迎助印。

陳威淵老師的書已經出版16年,發行約十萬本,歷經多次改版增修內容充實,開台灣道脈靈修書籍之先河。書中創建許多靈修名詞與觀念,值得對道家思想與靈修法門有興趣的朋友參閱。

陳老師教導道家清靜無為,以及道教仙道修行,無開宮辦事,作法也無收費。歡迎詢問道脈靈修相關疑惑。

虛靜常明 2020-06-30 11:40:55

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意思是肚子吃飽就好,身體強健即可,不要慾望太多。

因此,飲食適當,物質剛好就好,過度就是慾望。買太多食物、東西囤積而不運用,甚至放到壞掉才是問題。

有朋友提到,賺錢與修道又不衝突,為甚麼不多去賺錢? 如同老子說的:「聖人為腹不為目」,賺錢沒有錯,吃飽夠用就好,但不是一直用眼睛去看別人為什麼賺大錢? 這樣的往外擴張的慾望,跟修道往內的方向即是衝突。

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