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6 12:50:20黛博拉.戴

專家讓位,全民書寫 永不終止的百科Wikiped

文字:周易正(出版工作者)  (20050425) 中國時報開卷副刊
圖片:葉欲竹


每個進入豐田汽車廠的人都知道那著名的「停止鍵」: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倘若發現任何瑕疵,隨時都可按下它,讓廠房中轟隆作響的機器靜止,讓全部人員聽到你的聲音,直到問題解決。這個讓所有員工分擔廠長責任的神奇按鈕,成功提升了豐田的整體品質,造就一樁「豐田模式」(Toyota Way)的傳奇。

如果將這枚權力按鈕引進知識或者文字工作流程,那將如何?例如,你發現你正在閱讀的這篇文章有錯字,於是你按下「編輯」鍵進行修改,然後奇蹟發生,周日上午跟你同樣閱讀【開卷】的所有讀者全靜下來,他們看到的不再是錯誤,而是你剛剛修改的最新版。又如果,全台灣的人在閱讀時都「順手」修改錯誤:台南的張先生發現第三版他家鄉的地名寫錯了(改好了!)、高雄的林小姐發現她刊登的募款廣告日期錯了(也改好了!)。一整個早上,你感覺像是「螞蟻報恩」的閱卷官,手中的報紙不斷變動修改,所有人的努力讓這份報紙奔往完美無瑕的「定本」。

事實上,這些「如果」的確存在。每個讀者都分擔作者的責任、每個人都是《里斯本圍城記》的希爾法,這就是「維基模式」(Wikiway)的傳奇。

百科全書之維基模式

人人可寫、人人可讀、人人可改;讀者與作者只是暫時的位置,而非兩種固定身分──這就是Wiki精神。自1995年第一個Wiki創立後,如今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書寫上,但其中引起最多注目,以及最多爭議的則是在百科全書上的應用:Wikipedia(一譯:維基百科)。

由Jimmy Wales和Larry Sanger所創立的Wikipedia,將開放精神注入傳統百科全書,採取維基模式,拋開專業學者、捨棄龐大的編輯群,完全依賴網路上的使用者製造內容:它像是一本沒有容量限制的空白筆記本,隨意讓人塗改編寫,當然也讓人免費閱讀。只要一台上網的電腦,讀者可以盡情查詢。想要增加某項知識?沒問題!「編輯」這個權力之鍵,讓全世界享受到你的更新資訊。

這個看來理想但直覺上行不通的計劃,結果卻異常成功。Wikipedia創立至今,約有九十幾國的版本積極運行,英文版已有超過50萬個條目,中文版約有2萬個條目,而且每天都在持續增加。

更令人吃驚的是,這樣內容無人負責、永遠都在修改中的百科,竟然廣受歡迎。更新快速的特性,讓Wikipedia經常位於搜尋引擎的前幾名,每日點閱率已超過《紐約時報》網站。不僅於此,在強調求證、真實性的新聞界或學術界,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引用Wikipedia的解釋。以英美媒體來說,2004年就有225篇新聞報導明確引用其條目內容;去年台灣總統大選期間,《舊金山紀事報》也引用其中的ChenShui-Bian(陳水扁)提供閱報者作為背景資料。

「你聽誰說的?」「網路上說的」

或許是讀者對Wikipedia的愛用程度出乎意料,所以許多資訊守門員紛紛出面質疑。

去年起,許多圖書館員、教師開始警告學生:由眾多「不明人士」撰寫的Wikipedia不是一個可信賴的資訊來源。《大英百科全書》的重要編輯人員也紛紛出面附和,質疑Wikipedia的所有邏輯。他們覺得沒有嚴謹的編輯流程、永遠無定稿的Wikipedia,根本無法視為百科全書。

去年12月31日的《華盛頓郵報》是一個代表性例子。在一篇南亞海嘯的報導中,記者寫道: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過後不久,僧侶們覺得這個災難是由於異教徒招致天譴,所以四處尋找異教徒並予以吊死。這篇報導引起一位天主教人士的注意,她認為不符史實,追查後也發現沒有這種歷史紀錄。記者的消息來源很可能是Wikipedia,因為那是唯一有相同說法的地方。這位天主教人士到Wikipedia的頁面提出質疑,該頁面其他網友的回答是:「妳覺得有問題,就動手改吧。」

在豐田模式中,「停止鍵」搭配的是公司由上到下的階層制度、工人仰賴活口的薪資;如果工人不受這些脈絡約束,停止鍵可能變得終日不停。但在維基模式中,「編輯鍵」並未憑恃任何我們習以為常的「控制技術」、沒有可資責備的人名、沒有因它獲利的作者、沒有學術地位為它背書,失去這些「傳統價值」,Wikipedia無論如何就是「理論上」說不通。但反過來,也或許就是這樣「無人」負責的中空特質,才能吸引「所有人」進入它的運作,讓「編輯鍵」終日不停。(台灣那些打手機報路況的司機們不正是如此?)

波赫士的地圖

如果把百科全書比喻成知識的地圖,那傳統百科絕對是很好的地圖,你可以藉由它走出森林,只希望你買的版本沒有過期,而地理變化也不太快。Wikipedia則是波赫士那不可能的等比地圖:因為夠快、因為脫離紙本的容納與時間限制,所以它能與真實世界一樣大,跟世界一同變動。旅者可以依賴它走出森林,也可能因此迷路;它更希望你能成為它的眼睛,讓它更為快速而正確地反映世界。

平心而論,討論Wikipedia到底是不是百科全書並沒有意義。(也許更多人想問的是:要等「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專輯發行18年後,才肯將瑪丹娜納入條目的《大英百科》,到底是哪門子「百科」?)在這個年輕人每天花8個小時上網、只用MSN溝通的時代,學院機制無論如何擴張它們的觸鬚,都敵不過搜尋引擎細針密縷的網絡。Wikipedia近來分別開始正式與Google及Yahoo兩大搜尋引擎合作,無論你是否同意,它都將會是網路世代最重要的資料來源之一。所以學院人士與其排斥警告,不如將自己的課程部分與Wikipedia結合,提供清晰明白的思想概念給更大的讀者群。

Wikipedia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在批判壓力下,創始人之一的Larry Sanger考慮尋求專家背書,建立某些條目的穩定版本;一些網友也開始質疑,當初的滿腔熱血似乎逐漸出現科層管理的蹤跡;中文版維基百科更有台灣/中國永遠無法終止的論戰;微軟百科Encarta開始引進類似的「編輯鍵」與之競爭。不過這個反轉常識、萬人共撰的Wiki百科,絕對會是一則知識累積的著名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