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05 16:18:06尚未設定

香港:一再被推遲的民主

香港:一再被推遲的民主

葉國豪

2004/07/01

七月一日是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七週年的紀念日。七年前,一個下大雨的日子,香港結束了長達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統治,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等承諾與口號下沒有選擇地回歸中國;藉此,北京希望利用香港的回歸達到三個目的:第一、利用香港的價值;第二,完成國家的統一;第三,作為向台灣示範的樣板。七年來,沒有人會否認不論是在經濟表現、社會文化以及政治發展上,香港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而面對未來,卻仍有更多地質疑與困惑;其中七、一遊行所強調的民主與普選訴求尤其值得我們重視。

香港的民主轉型放在比較政治的脈絡中顯得格外地特殊與值得關注。香港過去作為一個英國統治下的殖民地,在八十年代解殖/主權移交的過程之中,卻不像二次世界大戰後其他的殖民地一樣,可以獲得獨立的主權進而建立新興國家;相反地,這一種「解殖卻不獨立」(decolonized without becoming independent)的性格就注定了香港的民主轉型與民主化步伐是被其殖民母國/主權國所決定,是由上而下的過程,注定一再地被推遲。

「一再被推遲的民主」有兩個特點:第一、在解殖的過程中,乃至主權回歸中國之後,香港只能依賴於外部政權(不論是港英政府或現今的北京政府)進行「有限性的民主化」。香港的民主轉型,從殖民地威權主義走向民主化的代議責任政治,受到外部政權壓力影響極大,英國與中國在香港民主轉型的過程中,主導了政治機會結構的開放與緊縮,香港本地的民主力量受到機會結構的約束因而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僅能被動地採取行動策略以為因應。第二、香港的民主轉型受到內部壓力的牽制,而進展緩慢。香港社會中擁有龐大政經力量的保守政商勢力,以及大一群相對進步但仍舊政治冷感的中產階級,不利於民主化的開展與鞏固;前者時常藉口民主化會危害香港的經濟競爭力、形成福利國家、政治素養不足等等理由,頑抗責任政治的展開;而後者儘管在態度上支持特首與立法會議員的直選,但是在實際行動上,對於所願意付出的代價(例如參與抗爭或遊行等活動)卻顯得保守與懦弱。以上這兩個特點,一外、一內,讓香港的民主化只能蹣跚前進。

早在1988年就有香港的民主派人士爭取當時立法局部分議席的直選;然後是歷經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港人要求更多、更快的民主化步伐,包括立法局議員以及未來特區首長的直選;1991年,香港首次能夠直接選舉部分議員;1992年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引來中英之間的爭鬥與衝突;主權移交前,北京方面乾脆另起爐灶,組織沒有民意基礎的臨時立法會不承認香港所直選出的議員;在今年北京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地否決於07、08年全面普選特首與立法會議員的決議之下,許多當年保守勢力所妥協提出的政改方案,例如在2005年直選特首或2007年全面民主化的可能性,在今日看來反而顯得進步與開放。由此可見香港「一再被推遲的民主」並沒有因為解殖而改變,反而有所延續、更加地保守與封閉。

從台灣看香港,我們實在應該慶幸本地社會在解嚴以來短短不到二十年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成就,我們不但已經擁有了全民直選總統的珍貴經驗,在政黨輪替、民主鞏固與深化等方面,也能夠和平而理性。然而台灣社會所面臨的憲法秩序混亂、政治人物的正當性不被尊重與承認,以及最嚴重的因國家認同與目標的差異而形成的社會割裂與集體不信任,卻也比香港社會來得嚴重與危險。「一再被推遲」的民主化過程是香港社會的悲哀,在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七週年的今日,許多香港人不但要固守已有的自由化空間,更要竭力在內外壓力下追求民主化的開展,在台灣的我們應該給予支持;此際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珍惜並反思現有的民主成果:因為我們值得擁有一個更好的民主社會。

---

本文經修改後 另登載於中國時報(台北)2004.07.02 A15版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4070200247,00.html (accessed 2004.07.02)
請進一步參考指正

you can also find the revised English version
on "Hong Kong Democracy Constantly Delayed"
,Taipei Times (Taiwan), 5 July 2004.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archives/2004/07/05/2003177791
(accessed 200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