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4 23:43:58阿彥

[心輔所-諮商] 各個學派的人性觀

精神分析

人性觀

人的行為是受到各種非理性的因素所決定

包括生命前六年的本能驅力和潛意識的動機

 

阿德勒

人的行為是受到生命早期的自卑感所驅動

而開始設定目標、追求卓越、發展出社會興趣,以及適應性的生活型態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認為人存在的意義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且是永遠不會固定的

相反的我們是處在一種不斷的創造、成為和發展的過程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的發現自己存在的意義

 

完形治療

人只有在自己充分的覺察周圍的環境發生什麼,他才會有自我調整的能力

也就是說當人越能夠待在當下的經驗裡

他的自我覺察的能力就會提升,就能夠朝向人格統整的方向前進

 

行為治療

行為治療認為行為的改變不一定要有內在動力的洞察或是找到問題的起源

相反的它聚焦在現在可以處理的問題,以及讓問題持續存在的因素

 

現實治療

人的行為是受到五種需求所驅動的

包括生存、玩樂、愛與隸屬、權力和自由等

 

認知行為

人之所以會有情緒困擾,不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讓他有情緒困擾

而是他對事情的非理性信念、自動化思考讓他有情緒困擾

 

女性主義

要了解人的問題,就要把他的問題和行為放在社會文化政治

性別種族階級的脈絡下去理解

 

 

焦點解決

人是有能力去面對和處理他所遇到的困境和挑戰的

它不把焦點放在人的缺點、缺陷和弱點上

相反的它把焦點放在人所擁有的資源、能力、例外,以及達到目標的方法上

 

敘事

人常常會用主流文化的價值觀來看自己,而認為自己是有問題的

然而這些主流文化的價值觀並不一定都適合自己

敘事治療幫助當是人去質疑這些主流文化的價值觀是不是適合自己

並幫助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價值觀、創造出自己有力量的故事

 

合作取向

人們之所以會有問題,是因為他們卡在一種充滿問題式的對話系統裡

治療師透過持續想要了解的態度,詢問當事人各種問題

直到新的故事和意義被發展出來

 

家族治療

人的問題是要被放在整個家族系統的脈絡下才能夠有所理解

問題是有功能的、是被刻意維持的、是表示出家庭是失功能的,是表示出代間傳遞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