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7 08:00:00阿楨
伍重:名建築師45
世界十大著名建築師7 藝術建築大師:約翰 伍重( Jorn Utzon)
約恩•烏松(也譯伍重,烏特松),AC(Jørn Utzon,1918年4月9日-2008年11月29日),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丹麥建築設計師,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水手。。其最著名的作品是悉尼歌劇院。
直到18歲,他還考慮去當一名海軍的軍官。
1937年,19歲的烏松順利進入丹麥皇家藝術學院建築系,師從于施泰因•埃勒•拉斯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和卡伊•菲斯科爾(kay Fisker)。兩位總恩師均為丹麥建築界的領軍人物,而且也都是中國迷,其中,拉斯姆森還曾在北京設計過熱電站。烏松耳濡目染,接觸了大量的中國藝術文化,不知不覺影響了自己的建築觀念。
1942年畢業於一個高等藝術專科學校。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逃往瑞典斯德哥爾摩,並受雇于瑞典建築大師阿斯普朗德(Erik Gunnar Asplunde)的建築事務所。
烏松在瑞典整整工作了3年。爾後便去了芬蘭首都赫爾辛斯,和芬蘭首屈一指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一道工作。阿爾托比烏松年長20歲,早已功成名就,名滿天下。和阿爾托的合作被看作是烏松創作階段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時期,加深了烏松對有機建築的理解。儘管這樣,烏松仍覺得自己不夠充實,仿佛只有周遊世界,從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建築中汲取養料,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學習方法。
基於這一樸素的想法,1948年,烏松自我放逐,開始了自己的遊歷生活。他前往當時的法國保護國——北非摩洛哥,當他看到當地的村落建築時,感到十分吃驚。因為,那些樸素的建築和周圍的環境是多麼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完美而靜謐。尤其是其中黏土材料的反復運用,深深地觸動了烏松,並影響了他後來的設計。多年後,我們還能從他的高層建築作品中看到當地村落建築的影子。在美國,烏松拜訪了著名建築大師賴特,他從賴特的作品中受到了強烈感染。在南美洲,瑪雅人和阿茲提克人的古代建築遺存,同樣引起了烏松的濃厚興趣,那些巨大的水準平面再次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建築靈感,成為他未來建築設計中的重要表現手段。1950年,烏松結束了自己的遊歷生活,回到故鄉。他覺得自己已羽毛豐滿,便創辦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誰知他參加了一些設計競賽,但卻極少能夠得以實施,而且,委託設計專案也相當少。這讓躊躇滿志的烏松很是鬱悶。兩年後,烏松分別在哥本哈根附近的赫列別克和霍爾塔建造了自家的住宅。這兩棟建築明顯有著自由的空間處理與不對稱的外部結構,矗立在鋼筋混凝土支柱上,顯然受到了有機建築原則的影響,然而,從中亦能發現鑿斧印。
1959年,烏松重又踏上遊歷之旅。在十年時間裡,他遊歷了很多地方,中國,日本,墨西哥,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他去的最後這個地方成為影響他一生的主要因素。在中國逗留期間,烏松在北京拜見了《營造法式》研究第一人、建築大師梁思成先生。亞洲之行回國後,烏松在赫爾辛格西郊的一片丘陵地帶設計了一組影響至為深遠的聯排式院落住宅——金戈居住區(the Kingo Houses in Helsingor)。同一時期,烏松還在弗萊登斯堡郊區設計建造了一個住宅區——弗萊登斯堡住宅(the Houses in Fredensborg)。烏松並未就此止步,在此基礎上,他經過進一步研究提出了“添加性建築”(additveaarchi-tecture)的設計方法,給建築學術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悉尼歌劇院的傳奇開始於1957年,38歲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只在丹麥有過一次實踐。他加入了一場匿名的競賽:一塊小土地上的歌劇院。他的方案在來自30多個國家的230位參賽者中被大賽評委選中,當時的媒體稱之為“用白瓷片覆蓋的三組貝殼形的混凝土拱頂”。這座建築規模龐大,包括了音樂會大廳、歌劇大廳、劇場、排演廳和眾多的展覽場地設施。建築面積8000平米。但是由於其設計理念大膽前衛,加上開支嚴重超出預算而受到多方的質疑,他被迫於1966年辭去總設計師的職位,由一位澳大利亞的設計師接任。其繼任人依然延續烏松的風格。這座建築直到1973年才建成,歷經14年之久,耗資1.2億美元。它的結構設計有著前所未有的難度,其間經過無數設計師的設計,最後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進行修改削減而成,傑作才得以誕生。悉尼歌劇院建成後,成為了澳大利亞的標誌性建築,並於200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969年,任教于夏威夷大學的烏松,被邀請參加了科威特議會大廈的設計工作。
1978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授予烏松金質獎章,以表彰他的傑出創造,烏松這才感慨地說,是獎章治癒了他“悉尼悲劇”的創傷。
2003年5月20日,普里茲克建築大獎的頒獎儀式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由於身體欠佳,85歲的烏松未能親自參加頒獎儀式,而是由他的兩個兒子、同為建築師的簡•烏松和凱姆•烏松代為領取了10萬美元的獎金。這項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所以授予烏松,是為了表彰他創造了一座20世紀最偉大的歌劇院建築——悉尼歌劇院,以及他對人類建築事業所傾注的一絲不苟的態度。
2001年,在Perth的Murdoch University 學習MBA,畢業後曾經在這裡看過歌劇《奧賽羅》和交響音樂會。
2008年,烏松在接連做了幾次手術之後,在睡夢中心臟病發逝世。儘管烏松最終因為悉尼歌劇院的設計而譽滿全球,但是他卻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過建成後的悉尼歌劇院的真面目。
約恩•烏松同賴特一樣,欣賞GUNNAR ASPLUND的思想,他認為阿爾托、GUNNAR和賴特對世界最有影響力。
偉大的藝術成就
悉尼歌劇院雄踞悉尼港灣畔,形似幾片巨大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大的帆船,造型新穎,風姿綽約,與悉尼港大橋遙相呼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使它成為當代建築史上的傑作。
2003年,約恩•伍重憑藉悉尼歌劇院的設計獲得了普裡茨克爾建築獎。評委會一致認為,悉尼歌劇院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設計師天才般的設計理念使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得以完美實現。
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在對伍重的悼詞中評價道:“他設計的悉尼歌劇院是最獨特和傑出的建築,是澳大利亞廣為全世界熟知的地標性建築,全體澳大利亞人都珍視這一遺產。”
歌劇院的曲折建築史
約恩•伍重在向悉尼歌劇院設計評委會遞交設計草圖時年僅30出頭,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只設計過一些住宅。直到最後一刻,他的設計圖紙才被一位評委從紙堆中揀出來,並脫穎而出。
悉尼歌劇院在1959年3月開始動工。但是由於造型奇特,建築工程極為困難,再加上伍重極力追求完美,歌劇院的建築經費不斷攀升,而預定完工日期也一拖再拖。這時許多人開始對伍重的設計產生懷疑,伍重和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州政府之間的摩擦越來越嚴重。1966年,由於在費用和內部裝飾上的一些爭議,伍重一怒之下丟下尚未完工的內部設計工作離開了澳大利亞,並一去不返。直到離開人世,設計師再沒有親眼見過自己設計的悉尼歌劇院。
這時歌劇院的三期建築工程只完成了第二期。由於第三期的設計已經完成,州政府向伍重買下了第三期工程的設計圖,並且另外指派了一組建築師,接手伍重未完成的任務,才最終完成了悉尼歌劇院的建築工作。
設計師的一生
約恩•伍重於1918年生於丹麥的海勒拜克,1942年畢業於當地的藝術學院。1950年,伍重在哥本哈根成立了自己的建築工作室。伍重的代表作還有科威特的國家議會大廈。除了普利茨克爾建築獎之外,伍重還獲得過1985年度澳大利亞勳章及1988年的松寧獎。
離開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工作後,伍重一直僻世獨居。在談及當時離開歌劇院的內部裝修設計工作時,伍重曾表示,他並不為此感到後悔,因為這是人生的一部分。
悉尼歌劇院管委會主席金姆•威廉姆斯在伍重逝世後表示,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設計師,悉尼歌劇院的外部照明燈將熄燈以示哀悼。他還說:“伍重是一個建築奇才,他留給澳大利亞和世界人民偉大的禮物。悉尼歌劇院也是全澳大利亞人的驕傲,是澳大利亞人民族認同的一部分。”同時,悉尼港大橋也將降半旗對設計師表示哀悼。
普利策獎的評語:
約翰•伍重是一位建築師。他紮根於歷史,觸角遍及馬亞、中國、日本、伊斯蘭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納亞人的遺傳。他把那些古代的傳統與自己和諧的修養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藝術化的建築感覺,以及和場所狀況相聯繫的有機建築的自然本能。
他總是領先於他的時代,當之無愧的成為將過去的這個世紀和永恆不朽的建築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數幾個現代主義者之一。
建築大師約翰•伍重(Jorn Utzon)經典案例賞析
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內部是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其他房間都巧妙地佈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臺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臺階下麵。悉尼歌劇院座落在悉尼港灣,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于河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
歌劇院整個分為三個部分:歌劇廳、音樂廳和貝尼朗餐廳。歌劇廳、音樂廳及休息廳並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崗岩石基座上,各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 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打開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那貝殼形尖屋頂,是由2194塊每塊重15.3的彎曲形混凝土預製件,用鋼纜拉緊拼成的,外表覆蓋著105萬塊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磚。
據設計者晚年時說,他當年的創意其實是來源於柳丁。正是那些剝去了一半皮的柳丁啟發了他。而這一創意來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劇院前,供遊人們觀賞這一平凡事物引起的偉大構想。
歌劇廳較音樂廳為小,擁有1547個座位,主要用於歌劇、芭蕾舞和舞蹈表演;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舞臺面積440平方米,有轉檯和升降臺。舞臺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舞臺燈光有200回路,由電腦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臺監督對臺上、台下情況一目了然。
音樂廳是悉尼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洲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杆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洲木材,忠實呈現澳洲自有的風格。
殼體開口處旁邊另立的兩塊傾斜的小殼頂,形成一個大型的公共餐廳,名為貝尼朗餐廳,每天晚上接納6000人以上。其它各種活動場所設在底層基座之上。劇院有話劇廳、電影廳、大型陳列廳和接待廳、5個排列廳、65個化粧室、圖書館、展覽館、演員食堂、咖啡館、酒吧間等大小廳室900多間。
Bagsvaerd教堂
由2003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Jorn Utzon所設計的這座白色素雅教堂,完成於1976年,位於哥本哈根市郊Bagsvaerd的一塊40m×100m基地上。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丹麥建造了許多以服務城市居民的教堂,Utzon的這座教堂可說是這一時期丹麥教堂建築的代表。
提到Utzon,大家馬上會想到他設計雪梨歌劇院,事實上,Utzon除了雪梨歌劇院外,還有其他許多馳名於世的建築作品,尤其是他在家鄉丹麥規劃設計的一些住宅,和本文所要介紹的這座教堂,都是手法簡潔,尺度宜人,與基地環境有良好的關聯。據說,德國各建築院校每年都會舉辦由師生共同加的學術旅遊活動,Utzon的這些作品是他們的旅遊目標。教堂側身在長排樺樹後,謙遜的佇立在城市的主要幹道旁,以封閉內向的立面“回避”吵雜的街道,卻不因此拒人於千里之外,相反的,因其宜人的尺度,以及所形塑的一種內斂的宗教場所氣氛,反倒讓人想要接近,甚或走入其中。
22m×80m的矩形平面滿足了教堂在傳教、聚會、辦公、庭園等等眾多機能,教堂的主入口由一個祈禱室圍合成一個入口庭院。教堂主廳近乎方形,以滿足教徒半圓形圍繞聖壇聚坐的要求,主廳能容納350人,具有很好的音響效果。主廳的東側是一些集體用房,由廊道聯繫並形成幾個不同大小的內院。教堂的南向立面相對敞開,並有次要入口聯繫內外。整個教堂起伏變化的外觀造型反映室內空間的變化。有別於規格化的、大塊量體的都市沿街立面,教堂的室內從容而大膽,混凝土薄殼所形塑的大麯度翻卷式天花,據Utzon的說法,其靈感來自天空中的雲朵。這種在一個規整的平面上升起有機曲折的體、線、面的手法正是Utzon的特長。主廳的採光通過頂光,光線來自兩個弧面交接處的側翼,室內神秘的光感效果給人強烈的安寧感和宗教氣氛。頂光沿著波浪形屋面射入大廳,並隨時間及光源的推移不斷變化,產生不同的效果。
科威特國民議會大廈
科威特國民議會大廈雖然是在80年代初完成,科威特國民議會項目始於1969年,是丹麥建築師約翰•伍重(JornUtzon)在悉尼歌劇院已接近完成尾聲時的另一作品。
科威特國民議會大廈,建設在阿拉伯海灣,透過窗戶能夠看到海景。織物懸浮大會提供曲線科威特國民的混凝土屋面在像悉尼這樣一些材料的相同戲劇性使用強度在-也如伍重的干預Bagsværd教會在丹麥設計一樣,以及沙裡寧早些時候機場屋頂在終端杜勒斯 。
設計靈感的需要作為一個典型的阿拉伯城市,這是由一個中央軸沿著主入口脊柱分裂佈局。建築的主要因素是在作出類似沙漠中的大帆和滾滾還記得沙漠遊牧民族的帳篷結構的貴賓入口處巨大的樹冠。該辦事處塊分組圍繞主軸線,並且每個塊是圍繞一個公開的法庭,作為一個靈感把該地區的開放四合院安排。
兩個多層複合組成的國民議會,輔助辦公室和接待大廳,是在計畫廣場和一個5x5m網格。辦事處安排了20x20m模組,開放中央庭院和其他辦公模組隔著5米的走廊。這種緊湊的結構是由一個1250寬越過中央領導的主要入口,一較高下的3000平方米,也涵蓋了公共廣場巨大的樹冠站在走道。辦公室模組可以添加三個方面的建設和所有接待大廳等垂直排列向中央走道上的建築物貝伊錫德,公共空間。平坦的屋頂點綴著在半桶燈,走廊提供天然寶庫形式天窗,以及圖書館和食堂模組不擁有自己的庭院。
巴格斯韋德教堂
巴格斯韋德教堂位於哥本哈根北郊,是建築師伍重的作品,被認為是“中國式的教堂”。神殿頂部“雲”和光的結合讓人折服。 教堂的外立面也有不少說法。
1977年落成的巴格斯韋德教堂,是伍重建築生涯的又一個里程碑。該建築從整體的格局到建築的細部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影響。
首先,建築在整體佈局上所採用的中軸對稱,並沿縱向佈置多重院落空問的佈置方式與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的佈局十分相似;其次,在該建築階梯狀的外立面上,可以明顯看到中困傳統江南民居封火牆的影子,而面向庭院的木格柵則源自于中國漢唐時期的直欞窗。更重要的是,作為建築最主要的空問的中殿既在縱向剖面上採用了多重殼拱,體現了重簷的特點,同時又在平面佈局上採用了橫向平面的佈置方式,中殿的屋架梁、屋面和多重拱殼都是橫向的,這與西方傳統教堂建築強調縱向的平面佈局是很不~樣的,而與中國傳統建築橫向的廳堂平面相一致,另外中殿的光線品質也同樣帶有中國傳統空間的意味。
Mallorca度假別墅
位於西班牙Mallorca海邊的度假別墅,是約翰•伍重為自己設計的。房子坐落在峭壁之上。厚厚的沙石牆,用的是西班牙當地的建築材料。每個房間面向大海的一面牆是通透的落地玻璃的。房子的形狀不規整,就象他的歌劇院,打破四方建築的傳統,出了很多奇妙的邊邊角角。
http://www.befree.com.cn/Events/2012/10/JornUtzon/
上一篇:安藤忠雄:名建築師44
下一篇:皮亞諾:名建築師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