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11:40:44荷塘詩韻 二

萬紫千紅總是春

   

 

世居在馬太鞍濕地的阿美族人,傳承與自然共存的傳統智慧,在不竭澤而漁的原則下,設計出一套捕魚蝦的陷阱網,在阿美族語中稱為「巴拉告」(Palakaw),意思是「讓魚棲息的池塘」。

 

  巴拉告採用自然素材,幫魚蓋三層「公寓」,供牠們棲息繁衍。通常最底層鋪設一整排中空的大型竹筒,讓底棲性魚類如鰻魚、鱔魚、土虱等棲息;中層是成捆九芎樹枝,讓小魚小蝦出入;最上層再放空心竹筒,才是溪魚的住處;最後水面要覆蓋檳榔葉,擋住部分陽光,讓魚蝦住得安心。每個池塘都與主要溪流芙登溪有進出水口相通,可以讓魚蝦自由出入及棲息。巴拉告放在這個水池中,一段時間後,阿美族漁夫移開九芎就可以網撈漁獲,阿美族人捕魚的原則是要吃多少才捉多少,因此只要一次的生態環境營造功夫,就能有吃不完的魚。

https://www.moa.gov.tw/ws.php?id=2506483

< 馬太鞍巴拉告 >

輕輕巧巧現身濕地
唯恐驚擾魚鳥
阿美族朋友眉飛色舞介紹
啊!巧奪天工的魚兒棲息地

以筆筒樹、細竹枝巧妙編結而成巴拉告
誘引魚兒自動入內
有所捕有所不取
留得生機無限
謹記世代祖先教誨
那是現今生態捕魚奇景
切記!貪婪很快會帶來滅絕

讚嘆這高人一等的智慧
巴拉告寫真了馬太鞍濕地
好風如水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