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9 13:29:24荷塘詩韻 二

詩人洛夫 一路好走

 













洛夫(一九二八——)

子夜讀信

子夜的燈
是一條未穿衣裳的
小河
你的信像一尾魚游來
讀水的溫暖
讀你額上動人的鱗片
讀江河如讀一面鏡
讀鏡中你的笑
如讀泡沫

雨中過辛亥隧道

入洞
出洞
這頭曾是切膚的寒風
那頭又遇澈骨的冷雨
而中間梗塞著
一小截尷尬的黑暗
辛亥那年
一排子彈穿胸而過的黑暗
轟轟
烈烈
車行五十秒
埋葬五十秒
我們未死
而先埋
又以光年的速度復活

入洞,出洞
我們是一群魚嬰被逼出
時間的子宮
終站不是龍門
便是鼎鑊
我們是千堆浪濤中
一海一湖一瓢一掬中的一小滴
隨波 逐
一種叫不出名字的流
浮亦無奈
沉亦無奈
倘若這是江南的運河該多好
可以從兩岸
聽到淘米洗衣刷馬桶的水聲
而我們卻倉皇如風
竟不能
在此停船暫相問,因為
因為這是隧道
通往辛亥那一年的隧道
玻璃窗外,冷風如割
如革命黨人懷中鋒芒猶在的利刃
那一年
酒酣之後
留下一封絕命書之後
他們揚著臉走進歷史
就再也沒有出來
那一年
海棠從厚厚的覆雪中
掙扎出一匹帶血的新葉

車過辛亥隧道
轟轟
烈烈道隧亥辛過中雨
埋葬五十秒
也算是一種死法
烈士們先埋
而未死
也算是一種活法
入洞
僅僅五十秒
我們已穿過一小截黑色的永恆
留在身後的是
血水滲透最後一頁戰史的
滴嗒
出洞是六張犁的
切膚而又澈骨的風雨
而且左邊是市立殯儀館
右邊是亂葬崗
再過去
就是清明節

金龍禪寺

晚鐘
是遊客下山的小路
羊齒植物
沿著白色的石階
一路嚼了下去

如果此處降雪

而只見
一隻驚起的灰蟬
把山中的燈火
一盞盞地
點燃

午夜削梨
——漢城詩鈔之七

冷而且渴
我靜靜地望著
午夜的茶几上
一隻韓國梨

那確是一隻
觸手冰涼的
閃著黃銅膚色的

一刀剖開
它胸中
竟然藏有
一口好深好深的井

戰慄著
拇指與食指輕輕捻起
一小片梨肉

白色無罪

刀子跌落
我彎下身子去找
啊!滿地都是
我那黃銅色的皮膚

邊界望鄉

說著說著
我們就到了落馬洲

霧正升起,我們在茫然中勒馬四顧
手掌開始生汗
望遠鏡中擴大數十倍的鄉愁
亂如風中的散髮
當距離調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遠山迎面飛來
把我撞成了
嚴重的內傷

病了病了
病得像山坡上那叢凋殘的杜鵑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塊「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後面
咯血。而這時
一隻白鷺從水田中驚起
飛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來

而這時,鷓鴣以火發音
那冒煙的啼聲
一句句
穿透異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燒得雙目盡赤,血脈賁張
你卻豎起外衣的領子,回頭問我
冷,還是
不冷?

驚蟄之後是春分
清明時節該不遠了
我居然也聽懂了廣東的鄉音
當雨水把莽莽大地
譯成青色的語言
喏!你說,福田村再過去就是水圍
故國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來的仍是一掌冷霧

後記: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中旬應邀訪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親自開車陪我參觀落馬洲之邊界,當時輕霧氤氳,望遠鏡中的故國山河隱約可見,而耳邊正響起數十年未聞的鷓鴣啼叫,聲聲扣人心弦,所謂「近鄉情怯」,大概就是我當時的心境吧。
.民國六十八年六月三日

【鑑評】

洛夫,本名莫洛夫,一九二八年五月十一日生,湖南衡陽人,淡江大學外文系畢業,「創世紀」詩社創辦人之一,現仍為「創世紀」詩刊總編輯。

一九四六年就讀中學時即已開始新詩習作,一九五二年發表來台後第一首詩〈火焰之歌〉於《寶島文藝》,至今共出版十三本詩集:《靈河》(一九五七年)、《石室之死亡》、《外外集》、《無岸之河》、《魔歌》、《洛夫自選集》、《眾荷喧嘩》、《時間之傷》、《釀酒的石頭》、《因為風的緣故》、《月光房子》、《天使的涅槃》、《隱題詩》(一九九三年)。詩論集五部:《詩人之鏡》、《洛夫詩論選集》、《詩的探險》《孤寂中的回響》、《詩的邊緣》等。

洛夫在《魔歌》詩集的〈序〉中說:

「真我」,也許就是一個詩人終生孜孜矻矻,在意象的經營中,在跟語言的搏鬥中唯一追求的目標。在此一探索過程中,語言既是詩人的敵人,也是詩人憑藉的武器,因為詩人最大的企圖是要將語言降服,而使其化為一切事物和人類經驗的本身。要想達到此一企圖,詩人必須把自身割成碎片,而後揉入一切事物之中,使個人的生命與天地的生命融為一體。作為一個詩人,我必須意識到:太陽的溫熱也就是我血液的溫熱,冰雪的寒冷也就是我肌膚的寒冷。我隨雲絮而遨遊八荒,海洋因我的激動而咆哮。我一揮手,群山奔走;我一歌唱,一株果樹在風中受孕。葉落花墜,我的肢體也隨之碎裂成片。我可以看到「山鳥通過一幅畫而溶入自然本身」,我可以聽到樹中年輪旋轉的聲音。

洛夫的詩自有其生命哲學與生命美學,古中國詩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洛夫的詩想中仍然存在,而且積極履踐,但洛夫在生活速度超越古代千萬倍的當代生活現實中,繁複聲色超越古代千萬倍的二十世紀脈動裡,他選擇太陽的溫熱與冰雪的寒冷去對血液的溫熱與肌膚的寒冷,要將個人的生命與天地的生命融為一體,洛夫的詩一向不惜以「絕對」的「相對」去撞擊,掌握此一特質,很快就可以進入洛夫詩中迷人而多彩的天地。

簡政珍說:「以意象的經營來說,洛夫是中國白話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詩人。」洛夫的意象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在不可能的懸崖邊緣窺探詩的不無可能,出奇制勝,隨意揮灑,出入時空千年萬里而依然自在自如。洛夫的詩多年來成為眾所爭睹與眾所爭議的對象,不外乎因為這種逼人的意象往往憑空而來,令人措手不及,目眩神迷者有之,目瞪口呆者亦有之,爭論因而竄起。

台灣現代詩壇只要說到「超現實主義」五個字,一定跟「洛夫」二字畫上等號,其實,洛夫之詩,技巧採用超現實主義的某些手段,題材卻是現實中俯拾而得的生活寫照,選入本書的五首詩,哪一首不是生活中的資材?子夜重讀故交之信,雨中過辛亥隧道,黃昏上內湖金龍禪寺,漢城削梨,香港勒馬洲望鄉,洛夫不也是現實主義的詩人嗎?不同的是,要發覺洛夫的真正意涵,不能不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去確立,這五首詩都一樣是以個人的生命去碰觸文化與歷史的傷口,從而尋找人性的尊嚴,一個詩人是否偉大要看他在詩中是否盡其可能提昇人性的尊嚴,生命的情境啊!

 

本文摘錄自《新詩三百首百年新編(1917~2017》,九歌出版






2






3






4






5.






6.






7.






8






9
從 line 群組裡得知詩魔 洛夫 清晨過世了。 我很難得曾在二手書店恭逢其會 聆聽一場演講, 與詩人面對面, 師母也在, 還有好多詩人。今生無憾。感受詩人的真摯,一一數來寫詩創作歷程,旅居國外到想回來定居( 也真的回來了), 生命的盡頭畫下休止符, 十分受敬重的前輩,凋零不免,感傷不免, 而創作一生, 影響深遠, 不可以道里計。祈願 詩人一路好走。

2018. 3. 19

洛夫創辦創世紀詩刊 影響台灣現代詩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18319 下午2:11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19日電)詩人洛夫今天過世,他被台灣詩壇譽為「詩魔」,早年詩作集中戰爭與死亡的陰影,中年後詩風轉為明朗簡潔,他與張默等人合辦了「創世紀」詩刊,對台灣現代詩影響深遠。

台北榮總今天證實,詩人洛夫今天因肺部疾病過世,享年91歲。

洛夫的創作以詩為主,兼及散文與翻譯,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山藝文獎等,2001年被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著有詩集「石室之死亡」、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的「魔歌」、「因為風的緣故」、三千行長詩「漂木」等。

洛夫早年詩作有超現實傾向,主題集中在戰爭與死亡的陰影,風格多變,意象詭奇,被詩壇譽為「詩魔」。中年以後,詩風逐漸轉為明朗簡潔,多描述日常生活所思所感。

1928年出生於中國湖南衡陽的洛夫,本名莫運端,在兄弟七人中排行第二。初中開始接觸大量俄國文學,將名字改為略帶俄國味的「洛夫」,15歲那年,他以短文「秋日的庭院」獲得人生第一筆稿費,銀圓五角,自此確立文學之路。

早年洛夫滿腔熱血,1948年考入湖南大學外文系,為了闖天下,21歲就離家,1949年國軍在湖南招考青年入伍,洛夫隨軍隊抵達台灣,洛夫提及這段往事曾說:「中共正要打過來湖南,有些朋友勸我快離開,我想想,恰巧陸軍訓練司令部招生,就加入軍官。」

不過也因此,他再也沒見到母親,直到母親去世,他仍只能隔著台灣海峽想望,「有家歸不得,母親死了不能送終,不僅僅是我個人,這是時代的悲劇。」更是洛夫、余光中這一代人一輩子的鄉愁。

洛夫1979年訪港,當時余光中開車陪他參觀落馬洲邊界,輕霧氤氳,中國遠山隱約可見,洛夫寫下名作「邊界望鄉」:「一座遠山迎面飛來,把我撞成了嚴重的內傷。」洛夫感慨道:「所謂近鄉情怯,大概就是當時的心境吧。」

1954年,洛夫與張默等人合辦了「創世紀」詩社,當時洛夫把手錶拿去典當、張默當單車,才籌到「創世紀」詩刊的創刊印刷費,洛夫擔任總編輯多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

1959年,洛夫隨軍轉赴金門,某日他在石室又聽到砲聲四起,他在砲聲隆隆中,疾筆寫出「石室之死亡」的開頭,他以「八二三砲戰」為貫穿核心,詩中透露死亡的陰影與存在的無奈。

洛夫幾年前曾說,許多人都說看不懂他的詩,曾動念是否要改寫「石室之死亡」,不過沒有進行,他說:「當初寫『石室之死亡』,砲彈就在頭頂飛,卻沒有恐懼、繼續寫,應該是詩神戰勝死神。」

不過洛夫也在金門認識陳瓊芳,日後成為他的妻子,兩人育有女兒莫非、兒子莫凡,莫凡也曾與袁惟仁組成「凡人二重唱」。

從金門返台後,洛夫就讀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1973年畢業,並在同年8月以中校軍階退役。軍職退役後轉為教師,曾任東吳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96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2016年夏返台定居。

晚年洛夫將豐沛的創作力擴及書法藝術,經常應邀在世界各地展覽,不過仍持續寫詩,今年一月才出版「昨日之蛇:洛夫動物詩集」,收錄41首書寫動物的作品,3月初還曾舉辦新書發表會,不過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政大台文所退休教授陳芳明曾說,洛夫的「漂木」令他動容,尤其在晚年移居加拿大,選擇自我放逐,在少年、中年後兩度離鄉,「在離鄉與歸鄉之間的拉扯,正好形成詩中的藝術張力。漂木的意象,既是詩人的寫照,也是這個大時代的縮影。」(編輯:管中維)1070319

 
備註:

http://mypaper.pchome.com.tw/snowmusic/post/1326306319

http://mypaper.pchome.com.tw/snowmusic/post/1374313807

【紙船】/1994.8〈雪落無聲〉

駛往武陵桃花源
先得回到東晉太元那一年
至於外婆橋
以及水淋淋的童年
早已遍體青苔了

今宵暫泊何處?
只見一隻水鳥
歛翅 投向
冒煙的涯岸

我的紙船
遠比米羅畫的那一艘
要輕
因而在你黑瞳的漩渦中
沉得很慢

【髮】(普音版「洛夫詩歌全集」最後一首)

歲月,給它一個白的理由
風,給它一個亂的理由
詩,給它一個搔更短的理由
而我沒有任何理由
卻活得
又白
又亂
而且越來越短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荷塘詩韻 二 2018-03-20 15:38:0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歸屬
但卻不是自己能決定離席時刻
詩壇大老 洛夫也在瞬間
沒入銀河 成為一顆星辰
啊! 今年的春天怎麼這麼冷
不期然就坐化成時間的祭品

旅人 2018-03-20 14:58:08

無常啊
繼詩人余光中之後
洛夫也走了
如台長所言
祝他一路好走

版主回應
其實 我是仰望 也感念, 一點都不熟。 也只見這一次面。 那回 冠蓋雲集 ..金門詩人 陳克全夫婦 也出席 方明 楊樹清 秋蟬作者 ...更多我都事後才知道是誰 也大開眼界 ...

虛心學習 是必要的 ...九十一, 十分高壽了。余光中詩人也九十了...這就是生命的成住壞空哪....
2018-03-20 15:06:04
(悄悄話) 2018-03-19 21: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