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7 15:43:09Snakabok Dnis/三脚木

骨傷的治療


  在骨傷的治療上,以針炙、推拿只能治標,重要的是全身骨架的正位,治療前確定骨節錯位的患點,在可用正骨手法調正的情況下先行正骨。


    若有骨折,或瘀腫而不能正骨者,不能正骨的患點伺正骨不影響骨傷(不造成二次傷害)再行正骨處理。


   骨折,或瘀腫可用藥方(可參考中國骨傷方藥全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處理。


   已成老傷的病患,以正骨手法處理,最好能先以推拿局部或全身,舒緩筋骨再行正骨,效果才能更好。在治療過程中,偶有新的酸痛點出現,醫者要確定是否和舊傷為同病因,並調整處理步驟。


   骨節錯位的治療,新傷在一至二次正骨後可痊癒,老傷視病況而定。輕者一至二個月,重者可能到一、二年以上。若夾有陳年血瘀,傷位筋僵化,肌肉萎縮,使氣血循環回復正常的時間,更不可預定。

   

  每次正骨可間隔二到七日,以正骨後可能再行錯位(因傷處筋肉無力定位)的時間而定,這需要經驗判斷。治療間隔慢慢延長,肢體功能完全正常後半年至一年檢查並正骨一次,可保不再有老傷發生。


   正骨手法:正骨前醫者需確定脊椎錯骨位置如何偏移,若有骨折瘀腫及多處骨傷,則處理程序要有合理的判定,能先以正骨部分處理則正骨,尚不能正骨處理部分,伺以後處理。


    而手法在坊間各有各的技巧。有系統的手法是美式整脊,但在四肢部份的正骨的手法稍嫌不足,可以各門各派的手法補充。


    筆者所推崇的手法,在脊椎部分,必有拉開骨關節力量,瞬間推回錯骨的手法。


   若骨節無錯位或有錯位,在骨節連結面的垂直線拉關骨節 ,若固定骨節的肌力正常,則放回拉開的骨節可回復正位; 若肌力已不平衡(已錯位一段時間)則拉開骨節的瞬間,施以外力,推正錯位的骨節。


    在四肢的正骨手法,也需有拉開關節的勁力。實行正骨, 守以原則,不易造成二次傷害。


   對嬰幼兒、老年人,體虛弱者,醫者施以手法時須拿捏勁力的輕重,以較輕之勁力施之,若調不動錯骨,再慢慢加強勁力,分幾次施術,達到正位,不可燥進。



例一:


    腳踝扭傷,先診腳受傷位置有否瘀腫,若有則辨其為氣腫或血腫。是氣腫,再檢視髖骨有否錯位,薦椎是否正位,髖關節股骨有否偏移。


    若有則正骨後並查踝關節,腳胕骨有否錯位,正骨後可立即試著走看看,若尚有疼痛感 ,則貼上外敷藥(行氣行血, 清熱消腫的方劑)二日後可癒。

    若是血腫,應考慮踝關節脛 、腓骨頭或胕骨有否骨折,應先以外敷藥(接骨續筋,活血化瘀的方劑)治療,等骨折處骨痂已生成,血腫已消,再行正骨處理。但如果腳踝之疼痛 ,不全因骨折或血腫所致,則應施以正骨治療,但要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例二:


    晨起腰(實際是腰五到薦椎第一、二髎之間)痠,雙腳無力,下床後稍為活動後即正常 ,平時無特別異常。


    經診斷,確定腰五椎微下陷,薦椎後翹,正骨後,按壓薦椎,有明顯痠痛感; 再以空心掌拍打薦椎,皮下一小團一小團瘀血浮於皮下,貼上外敷藥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方劑 ),因筋並無僵化現象,數日後瘀血全退,病不再發。



例三:

    

    六月暑天,昨日正常,今日晨起一腿外側腫脹,腳由大腿往下至腳掌,微痠痛,經診, 腫為氣腫,跨骨並無高低,薦椎按壓不痠,髖骨節股骨錯位。


    正骨處理後痠痛已退,囑其用吹風機溫炙薦椎至大、小腿,腳踝,溫炙一小時後腫消。判定病因為前晚電風扇吹整晚受風寒所傷而引起髖關節股骨錯位。




例四:


    幼稚園小朋友,上課回家後告知一邊大腿近髖骨關節處痠痛,經診斷,跨骨左右高低不一,薦椎有一邊微上翻,經正骨後,痠痛消失,試正蹲,向前下腰皆正常,判斷小孩在幼稚園玩耍跌跤。

上一篇:骨傷的診斷

下一篇:骨傷症名試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