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6 21:30:47Snakabok Dnis/三脚木

骨傷的診斷

骨傷的診斷

    俗云:通者不痛,不通則痛, 但不通而不痛才是嚴重,因其痛覺神經已無反應不通的能力 。因之,應以神經, 肌腱、骨骼的作用關係為依據,不能只以病痛的部位做診斷。也就是不能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這也是診斷的必要性。

     診斷應先確定骨架的正位 ,骨架的對稱平衡,其次再考慮病痛位置和神經系統的關連性,尋找出病痛的病因。

     一位患者就醫,常有數個不同病位而一個或多個病因,也有一個病位,而有一個或多個病因,因此醫者應對神經系統走向要有通盤的理解。

     骨架的正位是以骨骼的對稱性為基本依據,人體先天骨架是平衡的。不論高矮胖瘦,左右骨骼必對稱,若骨節有位置不正,而經過此骨骼的神經易受壓迫,一旦神經受壓迫則氣血循環便不順暢,病症便顯現。

      尤其是錯位的是脊椎部位,診斷最有效率的方式是用手觸摸脊椎兩旁,感覺有否角度上偏移。椎體間的縫隙是否有順暢,或脊椎骨架的曲線太大或不足,是對骨節錯位最精準的診斷。依患者的病位,逆推神經系統路徑,檢視所經關節角度、位置,便可確定受傷之源頭。

      骨折、瘀腫、骨節錯位的疼痛是骨傷常見的症狀;局部的骨折、瘀腫診斷不難,而骨節錯位的診斷較不易。

      骨節錯位引起的病痛又繁雜 ,如:抽筋、麻痛、屈伸困難、 晨起不能下床、心悸、呼吸不暢、張口飲食艱難、口眼歪斜 、偏頭痛...等,又骨傷和內臟疾病混雜,醫者須有能力分辨其因,所以骨傷的醫者對內臟的疾病要有一定的認識。

      因內臟疾病引起的骨傷,在骨傷處理只是治標,根本上以內臟治療為主,骨傷處理只是收拾殘局。診斷骨傷時對此要有正確的認知。

      骨傷都有此表相,酸痛麻木,屈伸不良等症狀,皆為診斷的參考。神經系統所反應的症狀可為必要的依據,試以一般骨傷:骨折、瘀腫、骨節錯位之表徵,概述之。




  1. 骨折

      完全斷裂的骨折一眼可看出。不完全斷裂的較輕骨折, 必伴有血管破裂,皮下可見瘀血(瘀血為離開血脈的血氣, 成液態狀),順經脈往下至皮下,故骨裂必然伴有血腫。  

  1.       頸椎骨折最是兇險 ,若扯斷頸神經,不是立即死亡就是全身癱瘓。一般頸椎骨裂傷在脊突或橫突,也必伴有血腫。

  2.       胸腰椎骨折時,全身不能轉動,使力支撐身體則劇痛難忍,甚者躺臥無法翻身。

  3.       薦椎骨折,則下半身扭動或抬動腿腳困難,骨折處異常疼痛。

  4.       尾椎骨折時,坐椅子上則尾椎疼痛,用手輕按椎骨時痛甚。

  5.       鎖骨骨折是重摔常有的傷害,常伴有肩關節脫位,診斷上不難 (肉眼即可看出)。

  6.       肋骨彈性佳,但堅硬度較弱,受撞擊或擠壓易骨折。其症狀是呼吸時骨折部位有疼痛感,或劇痛。

  7.       上臂骨(肱骨)骨折,若是完全斷裂骨折時,手臂微動,便疼痛異常,病患無法自行抬手 ,若是輕微骨裂,患者抬手會疼痛,數小時後手掌沿著外緣到小指端瘀血于皮下。

  8.       肘關節尺骨頭(俗稱鷹嘴端)碎裂時,肘關節會嚴重瘀腫,甚者小臂由手肘沿內側向下至手掌手指一片烏青。

  9.        尺骨或橈骨只有一根骨折,下臂稍微扭動時斷裂點會劇痛,數小時後可見瘀血下流至手掌。

  10.       腕關節橈骨端(俗稱小天星)碎裂時,手掌會扭向外側。

  11.       髖關節股骨頭斷裂時,整條腿無法使力,大腿後側一片瘀青。

  12.       髕骨碎裂時無法站立,手摸髕骨呈碎裂狀,瘀血甚少,若小裂紋則站立時膝蓋會疼痛。

  13.       脛骨或腓骨一根斷裂時,瘀血下流,腳掌邊緣皮下瘀血,甚者瘀血至腳趾,一片瘀青。

  14.       踝關節腓、脛骨頭骨折時,整片腳掌瘀血,腫脹至腳趾。

  15.       腳胕骨(共8塊,不含蹠、趾骨)骨折時,輕按之,痛點處即骨折位置,腳掌必伴有瘀血。



  1. 瘀腫


    瘀腫有三種狀態,其因稍有差異,可分為氣腫、水腫、血腫。骨傷引起的瘀腫如在四肢,一般情形為單邊,或一手或一腳,絕不對稱,或有雙腳皆腫者,亦有輕重之分,診斷上很容易判定是內臟疾病或骨傷。


  1.   氣腫時,用手指按壓腫處,肌肉應手而陷,手離腫回。氣腫是神經受壓迫,氣循環受阻,氣瘀積於患處(局部風寒傷亦可能發生)。


  1.   雙腳腳踝、腳掌、腳背水腫是寒濕下墮(石水)不是骨傷,如夾有部分酸痛,則夾雜骨節錯位。若單腳水腫可確定為骨傷,因薦椎或髖骨錯位。


        

        陳年血瘀阻礙經絡造成嚴重氣腫,積氣凝成水而成水腫 。 手按壓腫處,手離肌肉不能立即回彈是為水腫。


  1. 血腫是血脈受損,血氣瘀凝成液,瘀積患處,手按如水腫,皮下有瘀青,常見於骨折。陳年血瘀常混雜骨節錯位,因不見其血腫,不易診斷,只能在骨節正位處理後才能確定。


3. 骨節錯位

  

      看一個人的行、坐、立、臥姿勢,約略可診斷出骨節錯位的情況:


站立時身體不正,微微傾斜一邊者,必有長短腳,髖關節錯位或跨骨高低。


頭仰天下巴前突,則頸椎前後曲線過大,頸三、四、五椎前陷。


頭斜一邊者頸六、七椎錯位。


眼睛大小明顯,左右不一者,寰椎錯位。


下颌骨左右不對稱,嘴歪斜者寰椎錯位。


下颌開合有聲響,耳不明疼痛,頭皮刺痛者,寰軸椎錯位。


肩膀高低者,頸七、胸一錯位。雙肩往前背微後弓者,胸二、三、四椎錯位。


胸部(乳房)大小明顯,身體側傾者,胸椎側彎(脊椎側彎)。


往前下腰時,後背(膀胱經)左右高低者,脊椎側彎,脊椎往高的方向側移錯位。


站立時跨骨偏左或右,上半身偏往另一邊者,腰四、五椎錯位。


髖骨高低,薦椎壓迫神經,髖關節股骨錯位。


只能踮腳蹲,腳後跟不能貼地蹲者,薦椎壓迫神經,踝關節屈折角度不足。


蹲不下或蹲下站不起來者,薦椎壓迫神經。


正蹲時左右腿不正(一腳膝部偏外),薦椎壓迫神經,髖關節筋僵化,甚者大腿肌肉萎縮。


往前下腰時手不能觸地者,胸椎曲線後突。


喜翹二郎腿者 (不自主的動作),跨骨高低,薦椎壓迫神經,髖關節股骨錯位。


行走時側看身體不正,屁股微後突,身體前傾者,薦椎壓迫神經。


走路踢到門檻,或上樓踢到階梯者,腳底板抬高不足,腰五椎、薦椎壓迫神經。



        在骨傷的神經受壓迫有二: 骨節錯位壓迫神經,和陳年血瘀壓迫神經,並夾雜筋僵化, 症狀皆同,故正骨後,才能確定是否有陳年血瘀及筋僵化引起的病痛。


      痠痛是氣血循環阻塞,細胞營養供應不足,新陳代謝功能不良(例如:跑步運動過度、登山、爬樓梯過勞,引起代謝不及,乳酸囤積肌肉引起的疲勞痠痛)產生的訊號,而骨節錯位是最可能產生的原因。


       疼痛的地方(即病位)可反映出神經受壓迫的位置,也就是神經系統上相關的位置,也是骨骼活動的關節  

      由顱骨往下,頸椎有七椎,胸椎有十二椎,腰椎有五椎,薦椎、尾椎(薦椎由四塊骨骼黏合而成,有四對神經孔,稱八髎,尾椎亦由四塊骨骼黏合而成,已無功用,合稱尾胝骨),各一椎。

       上下椎體間有椎間盤緩衝重力(頸1、2椎間和尾胝骨無椎間盤)。椎體間角度錯移,壓迫椎間盤,使之變形,進而壓迫到神經系統,即成骨節錯位症狀。

       因神經由上往下傳導,所以在上的神經受壓迫,會影響到往下的神經,而在下的神經受壓迫,並不會影響上部的神經。

  

以下為椎體錯位常有的症狀;

  

      頸一、二椎(即寰、軸椎)錯位產生的症狀有頭前痛、頭頂脹痛、枕骨區脹痛、 偏頭痛、三叉神經痛、一邊眼睛流淚、口眼歪斜、牙齒咬合偏移、嘴歪一邊、流口水、口吃、頭歪一邊、嚴重時身體半邊都有症狀、甚則半身癱瘓。

  

      頸三椎錯位、引起頸側抽痛,並影響往下頸椎的錯位。


      頸四椎偏移嚴重,則影響上胸橫隔膜自律運動,肺之呼吸運動是由上橫隔膜所推動, 此神經若阻斷,則呼吸停止。 上吊自殺者就是此椎錯位。


      頸五椎的錯位會引起上臂三角肌痠痛,不能抬手上舉, 惡化後肩關節沾黏,手臂若廢,摸到上臂三角肌就痛,整隻手臂痠麻,躺在床上,肩背手臂痠麻痛,側躺向患側更甚,睡眠品質可想而知了。


      頸六椎的錯位會引起上臂外側痠痛,惡化後肘關節受牽連,尺骨錯位,抬手使力時, 肘關節外側疼痛,無法正常使力,且拇、食指曲伸不利或痠痛。


      頸七椎為脊椎中旋轉角度最大的椎體,錯位時肩膀上的肌肉會僵硬、痠痛、轉頭不利,惡化後肩關節肌腱沾黏, 橈骨側痠痛,腕關節錯位,中指痠痛。



      胸一椎。跌跤時,用手撐地,最易使此椎錯位,同時肩關節(由鎖骨、肱骨、肩胛骨組成)錯位,影響整條手臂。無名指、小指屈伸不良。


      胸二、三、四椎錯位時,相關的肋間肌功能受損,肩胛骨下滑,肩關節錯位,肩膀、後背痠痛,側躺時更是疼痛不已。


      胸五椎的相關肋間肌正好在房竇的前方,椎體若錯位角度偏左,則心臟電流刺激不正常, 會有心律不整,心絞痛的症狀,此病狀醫院無法測出來 , 更有以裝心血管支架了事。 椎體偏右時會胸悶,呼吸不暢, 無法做深層吸氣。


      胸六、七椎影響中脘,少運動的朋友,忽做劇烈的活動,致此骨節錯位,而後餐飲時間,雖饑餓但吞食不下,有很多厭食症患者,因此而使脾胃功能出現問題,使健康亮起紅燈。


      胸八、九、十椎錯位,則拉扯相關連肋間肌,引起單邊肋間肌上有痛點,痛點有可能在背外側或上腹部,痛在肌肋淺層,不在臟腑,切勿誤診。


      胸十一、十二椎若後突錯位嚴重,則影響腎臟功能(入腎之自律神經受壓迫,腎細胞得不到正常營養供給),久之則腎臟萎縮。


      腰一椎若左或右偏移,鼠蹊部會痠麻,抬腳時左右擺動時痠痛更劇。


      腰二椎左或右偏移,則大腿外側痠痛。

  

      腰三椎左或右偏移,則膝外側或內側痠痛。

  

      腰四椎左或右偏移,則小腿外側痠痛。


      腰五椎錯位時,跨骨下緣痠痛,膝後委中脹痛,踝關節痠痛,不利。


      薦椎有四對神經,往下穿過坐骨神經叢,(腰椎神經孔出來的神經亦經過此孔),經股骨內側,直至腳趾,故下肢的痠麻疼痛皆可能因它的神經壓迫引起。


      髖關節股骨的錯位,引起大腿外側,小腿外側至腳板外側,整條外側面的痠痛。


      踝關節的神經壓迫,會使腳蹠骨錯位,腳趾痠痛。


     脊椎主神經元的壓迫,直接影響該神經所屬之肌肉。神經似一束電纜線,每一單線控制一肌腱,該神經束控制相關的肌群,神經受壓迫的深淺輕重,決定受影響的肌腱數多寡,和肌肉養分供給、代謝的功能。

上一篇:新傷成老傷

下一篇:骨傷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