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1 02:07:08肥力 felixism

《無涯之軀》 —— 超越炫技的極限運動,創造徘徊空氣中的片刻自由

 

坦白說,我可能至少有五至六年,沒有單純看到舞台上的動作而感動到想哭。法國編舞家Rachid Ouramdane的《無涯之軀》(Corps extrêmes)絕對是我所嚮往的當代的舞蹈形狀——一種跨藝術領域的結合,不用異形動作去創作曲線或速度,而呈現自然動態的美好,當中沒有高深或大哲大義的主題,也沒有煞有介事地炫耀技術,並預留時間給觀眾感嘆或鼓掌,演出以極限運動及高難度技術為焦點,但舞者卻利用最高難度的技巧,來展示超脫一切技術,徘徊空氣之間的片刻自由。

 

是的,在天上一條繩上走過的演者,一眾在岩壁上爬行得像走樓梯一樣自然的動態,與及一連串把同伴拋來擲去的技術,都令人看得嘆為觀止,也太危險及高難度了吧!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或說整個編舞最厲害的在於,結合雜技與當代舞的作品,既展示極限的跳躍、攀爬、走繩、彼此拋擲身體等,但同時刪除一切非自然非人類常態的動作,包括雜技表演常有的炫技,甚至舞蹈中普遍的非自然,但又被稱為優雅或很「舞蹈」的肢體扭曲,這樣都完全欠奉。換來的是,縱然十位演者在一小時無間斷地做着能人所不能的動作,但都很「普通」地,像極日常姿態一樣地存在於地面、巨大而充滿岩石的牆壁,還有橫在舞台上空的一條繩上,「平常」地跑,「平常」地攀岩,「平常」地在天上的一條繩上走過,「平常」地被旋轉及拋到天空再爬到牆上,以及「平常」在同伴高舉的眾多手掌之上,散步。只是,每一次的翻騰後着地,演者都要裝作輕盈,那些從高空落地時表演出「放輕」的半步,是比起跳躍、被拋起更為困難,也更容易被演者受傷的動作。然而出來的就是舉重若輕,在舞台上僅有一條繩與一面巨大岩壁的空間,演者卻像走上不規則的透明階梯一樣漫步,甚至飛翔。

 

如同最初拍攝高空走繩運動員及演者橫越兩度岩嶺之間的影片所言,運動的危險與恐懼,令他在空中與風及鋼索為伴,感受生命的脆弱與存在,而編舞便以「脆弱」為是次演出主題,將極限運動融入舞台,因着動作的危險度,突出了生命的重量。然而也因着演者拋棄一切非日常的舞蹈姿勢,每每表演出輕盈及自然,而往往令他們在空氣之間多了一份無懼,及如同與引力遊戲一樣,在大自然面前,更見謙卑。那些經歷過無數痛苦訓練及排練而換來的從容,正好告訴我們,人類如何用盡力氣在嚴苛的自然面前掙扎,但同時在享受生命與生存下來的片刻美好。

 

最終,看過這麼利用極限運動介入的作品,讓我思考比較其他文化藝術,舞蹈,甚至表演藝術究竟可以做到什麼不同的效果?原因是在媒體泛濫的年代,觀眾享受着大量刺激及娛樂,也對表演的假象麻木,說實我不認為舞台上還可以有怎麼樣的高危運動,會令人比看電影更緊張。我猜編舞也有同感,才會既用極限運動為主軸,在現場即時展示它的難度與危險,但不是要觀眾為了技術來感嘆叫好,而是借危險,帶出生命拼發力量的意志。我想,舞蹈真正的力量,必然是通過即時的展演,來引發身體與身體間的共鳴,及同理心。演者正好展示,當代的舞蹈超越當代舞蹈,走向一種不再炫耀舞姿的方向,回歸與自然結合,探索生命,重視無間斷的演出節奏,及引導創作人與觀眾的思緒交纏的世界,關心人文及社會,與世界緊緊連繫的藝術形式。

 

觀賞場次︰2025年5月30日 8pm,戲曲中心大劇院

Photos by: Eric Hong @ Moon 9 Image

Courtesy of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