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ginning of 25-Year Long Care:《Beautiful Life》
六月份。到今年六月,就是我喜歡木村拓哉滿25年了呢!想當年,我對木村拓哉一開始其實是沒有好感的。知道他是日本當紅明星,但是在報紙上看見他的照片總是臭臉居多,看見他在廣告的影像也都是耍帥耍酷的模樣,那個形象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直至2000年台灣電視頻道引進了他與常盤貴子主演的日劇《Beautiful Life》,我有機會看了這齣日劇,才被他的演技打動,開始注意這個「臭臉男」的其他作品,包括戲劇、綜藝與廣播,結果就此陷入「執迷不悔」的深淵,一直到現在。其實當年在《Beautiful Life》中的他的狀態非常不好,又是黑眼圈、眼袋,又是曬得烏漆嘛黑以及長痘子的皮膚,對照他在1996年的《長假》跟1998年的《沉睡的森林》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也就是說,在2000年,木村拓哉的顏值應是他人生的谷底。但是我卻在那時被他吸引,想來也真是微妙。如果只是單純受到外表吸引,或許我也不會這樣看著他看了25年吧?在這段執迷不悔的歷程過了25年的現在,找了時間重新看了《Beautiful Life》,回到我喜歡木村拓哉的起點,看看當年讓我感動的作品,如今是否還有同樣感受。
重溫這11集的淒美愛情故事,我竟還是在一些場景落淚,最後一集甚至暴哭。明明是再熟悉不過的劇情、台詞,想不到過了這麼多年再重看還是被感動,或許也是我年紀大了,淚點也變得很低,於是容易觸景傷情。其實我不記得我當年被感動的場景有哪些,但是這次再看,我卻被木村拓哉的幾句台詞還有幾個場景觸動。首句「擊沉」我的台詞出現在第四集中段柊二跟杏子在員工餐廳的對話。這個對話的背景是杏子知道哥哥相親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對方無法接受男方有個行動不便的妹妹要照顧,為此她感到自責,覺得自己是個累贅,會帶給別人麻煩。於是就算與柊二在親吻之後確定了彼此心意,如今她卻心生退縮,決定跟柊二保持距離,回到之前兩人不熟的階段。這時柊二剛升格為頂級髮型設計師,而他第一個想分享這個好消息的人就是杏子,沒想到得到的卻是杏子冷漠的回應。杏子疏離的態度讓柊二沮喪又憤怒,索性轉身要走,卻被杏子叫住,結果是要他回收用過的紙杯。他沒好氣地回頭,其實也知道杏子並不想兩人對話是這樣結束,於是就坦白說出自己興高采烈要來跟她分享升職的喜悅,沒想到卻得到她這般回應。杏子這時仍舊逞強,故意說:「頂級設計師有那麼了不起嗎?是有獎牌可以拿嗎?」結果柊二最後氣得說:「如果有獎牌的話我也會給妳!」這句話不知為何瞬間就讓我熱淚盈眶。或許是木村拓哉講這句台詞的時候我感受到那份執著的情感,知道柊二在乎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給杏子,那表示她比任何東西都來得重要,也呼應上集他的告白:「不知為何,我就是非常在意妳。」那句「有獎牌也會給妳」也顯示了他的脆弱,在這場感情裡柊二真的是「愛得卡慘死」,什麼榮耀都想要給杏子,她卻這樣把他推得遠遠的。那股憤怒,其實是傷心的反應。
再來觸動我的部分是在第五集接近結尾的橋段。那部份是杏子去觀看柊二現場的剪髮表現秀,當柊二知道杏子來到現場,他喜不自勝、立刻在人群中搜尋她的身影。終於看見她時,他先是一臉靦腆,接著低下頭刻意克制自己的情緒,但之後他卻時不時瞄向杏子所在的位置,那個表現真的非常細膩,不用言語就讓人明白他是多麼在意杏子。當我們在意一個人時,就是會這樣忍不住偷看對方幾眼吧?這樣的柊二讓人莫名產生憐愛之情。
接著又讓我突然落淚的部分是在第六集後段柊二與杏子的一段對話裡。這部分的背景是杏子跟柊二關係陷入僵局,杏子的閨蜜跟柊二的好哥兒們設計讓兩人到遊樂園,製造兩人獨處的機會以便和好。杏子為了不讓柊二進入一段要照顧身障者的疲累關係,於是在遊樂園故意說要搭乘360度離心力旋轉的設施,結果自己中途因太害怕而迫使柊二得大叫要工作人員停止機器運轉,杏子也因此被送進保健室。在保健室裡,杏子順勢要跟柊二分手,因為跟她交往是很麻煩的事。柊二看出杏子的心思,無奈地要她不要用這種方式逼走他,並且不甘心地說著:「我也很想讓妳坐﹝那個遊樂設施﹞啊!」就是這句又讓我淚水莫名湧現。我想這句又是充滿情緒的台詞,而這份夾雜著想幫對方實現願望卻又無能為力甚至適得其反的挫敗感,也擊中我的內心,讓我不自覺落淚。我到這幕就覺得我當年會這樣「淪陷」不是沒有道理。木村拓哉很厲害,這樣一句台詞就可以引出我的眼淚,難怪我會臣服在他的魅力之下。
再來讓我哭泣的場景是在第九集的結尾。這部分的背景是杏子知道自己病情惡化,在感到絕望之際決定尋死的橋段。柊二得知杏子失蹤後急忙四處尋找她,最後福至心靈來到他倆之前一同出遊時來到的幽靜森林湖邊,終於找到了只差一步就進入湖中的杏子。柊二緊張地將杏子拉回,並且緊抱著她,問她為何想做這種傻事,也要她別再這樣企圖結束自己的生命,不然就帶著他,兩人一起死也好。這幕讓我難過的是杏子的絕望以及柊二的無力感。四肢健全或身體健康的人,是沒有資格批評身障或患有疾病的人為何不能擁抱生命而想尋死的。杏子因為疾病而成為身障者,結果如今病情又惡化,那種絕望到想放棄生命的念頭是可以想像的。柊二愛她,卻也無法替她受苦,只能接受她將漸漸虛弱、最後死去的情況,這對兩人來講都是無比沉重的過程。想到這兩人在湖邊,柊二緊抱著杏子卻又再度感受到強烈的失落感,我的眼淚也跟著氾濫成災。
接著第十集又出現了誘發我眼淚直流的橋段,這次是柊二跟杏子的哥哥正夫的對話。這場戲的背景是柊二在杏子家作客,飯後正夫開車送柊二去車站,因為杏子那時因病情惡化已是虛弱狀態,無法再開車送他。兩人後來停在路邊下車談話,正夫說妹妹看見柊二時所流露出的喜悅表情,是他們身為家人給再多的愛都無法讓她展現的,他也因此明白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是認真的。或許是因為對柊二終於卸下了心防,正夫聊到想起妹妹小時候健健康康地在河邊跑著,那麼可愛有朝氣,誰想到如今卻變成這樣,說著說著就失控哭了出來。我看見哥哥的眼淚,也跟著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制。杏子的哥哥一直都很堅強,因為他知道他必須挺住,才能給全家人力量,尤其是需要他照顧的妹妹。我想他覺得難過時一定也不能跟父母傾訴,因為父母年老,照顧行動不便的女兒已經不容易,如何再承擔另一個孩子的情緒?於是面對能夠不在乎杏子的情況而真心愛著她的柊二,或許這是正夫頭一次可以跟人傾訴他的難過。柊二明白這點,所以他承接了哥哥的情緒,忍住不哭,而這兩個男人一放一收的情緒對比,反而讓我因不捨而哭個不停。
最終回是讓我淚如雨下的「終極大魔王」。我相信這集在25年前一定也讓我哭到不行,只是沒想到如今再看一次竟還是沒少流一些眼淚。這「終極大魔王」的戲碼包括杏子在救護車上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刻,以及柊二替杏子的大體化妝的那幕。心愛的人離世的那刻當然會讓人淚流滿面,但為她的遺容上妝更是叫人心碎的一幕。我記得木村拓哉當年接受採訪時,曾說過那場戲觸動他眼淚的瞬間是杏子的媽媽拿著柊二之前送給杏子的紅色高跟鞋進來房間後,將鞋子放在地上的那刻。這次我也是在這幕開始掉淚,因為媽媽對杏子說的那句:「希望妳在天堂能夠走路啊!」杏子的母親一直都是那個了解女兒也支持她的角色,最後女兒在27歲就走了,她想必是心痛不已,但是最終還是希望女兒到了天國可以擺脫所有的病痛,健康地行走在天堂,這句話如此簡單,卻充滿了母親最後的關愛。我就在這裡頻頻拭淚,結果到了木村拓哉開始落淚時我卻反倒沒跟著哭。果然在不同年紀看同一齣戲,感動的點也會不太一樣吧!
重看這齣戲,除了淚水時不時湧現,我也思考了柊二為何喜歡杏子這件事。我記得當年有人批評北川悅吏子筆下的女主角都只是楚楚可憐、等著被人拯救的公主個性,但男主角就會莫名其妙愛上她,兩人就談了一段不切實際的愛情故事。想當年或許我也有這種感覺,但是反正是愛情故事也就不需要硬要去追究合理性,因為愛情本來就沒什麼道理。然而這次再重看戲後,我卻覺得杏子的確有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她開朗、單純的個性。身為身障者,她並沒有因此消沉,反而努力找一份工作,跟一般人一樣每天勤懇地工作,甚至在下車後改用輪椅代步時也可以很坦然地說:「這是我的第二部車。」這一切都可看出她對於自己的不便已經可以釋懷,能夠活久一點才是重要的事。要不是遇見了柊二讓她動了想談戀愛的念頭,進而就出現了對自己身障的自卑、對於男方前女友出現的不安以及害怕拖累對方的心情,她其實是一個很自在也自信的女孩。而這樣不造作的單純也是吸引柊二的特質。在柊二工作的環境中,多得是光鮮亮麗的女明星或是追逐時尚的女孩。這些人十之八九可能都在追逐品牌或外表美貌,對柊二而言,都是差不多類型的人,而杏子的坦率與單純就成了很特別的存在。她相信他的才華、了解他不被家人肯定的遺憾、支持他的夢想、甚至會癡癡等他的電話,這些都是他自從重考那年結交的前女友五月後再也沒遇過的類型,所以他被她的單純吸引。但除此之外,我覺得這也跟柊二的個性有關。我從他面對同事真弓與前女友五月的態度來看,覺得他是個對弱女子會產生憐愛之情的人。真弓在被老闆冷落後去找柊二尋求慰藉,結果柊二看她一人孤零零地在他公寓門口等他就心生不忍,竟也樂意當她的備胎,來個一夜情;當舊情人五月因遭遇家暴出現在他面前,一副我見猶憐的模樣又讓他決定收留她一晚。這些都顯示柊二同情弱者的性格,這也可能是他被杏子吸引的另一個原因。但他因心軟而來者不拒的個性卻也使他跟杏子的關係發展一波三折,所以這種在情感上優柔寡斷的個性也是柊二的致命傷。但是他一旦確認情感後卻又是這麼死心眼,讓我對於這樣的男子也不由得心生憐愛啊!
順帶一提,在第一集最後柊二為了要跟杏子道歉他利用她的身障情況讓自己為她設計的髮型登上了雜誌封面,跟她約在麵攤見面。杏子原本仍在氣頭上不想赴約,但過了一段時間還是冒著雨勢前往麵攤。結果前去時,發現已等候許久正準備要離開的柊二,兩人才有最後一起在雨中撐傘的動人畫面。這幕讓我想起2004年北川悅吏子編寫的另一齣日劇《Orange Days》,裡頭同樣有一場景是男主角在雨中等候女主角到遊樂園都關門了還繼續癡癡地守在一隅,就怕聽不見的女主角沒聽到廣播說煙火大會因雨取消。這兩齣戲讓我感覺北川悅吏子心中應有「男主角會癡癡等候女主角出現」的幻想。說真的,這個幻想其實是很美的,想像如果有個人願意在那裡一直等你,那的確是很動人的事。然而現實生活中,從不會有這樣一個人出現。就算有人真的留下來,等到最後也等不到那人出現,等到的只有受傷失望的自己。看到北川悅吏子當年那些純愛的情節,想想「雙向奔赴」的情感還真的是不容易出現啊!
25年前因為《Beautiful Life》開始注意木村拓哉,但是由於那年剛喜歡他不久就因為他驚天動地的戀情以及奉子成婚而經歷心情三溫暖,對於《Beautiful Life》這齣戲,我當年有著很複雜的情緒,因此也沒想認真寫下觀劇心得。如今25年過去了,我沒了當年迷戀他的情懷,也沒了當年對於他的情感關係的情緒,反而多了一份理解與欣慰,也或許因為這樣,我才能重看《Beautiful Life》,寫下我的心得。畢竟這是25年份的掛念的起點,回頭再看看當時的契機,重溫當年心動的時刻,也等於再次確認自己喜歡木村拓哉的原因仍舊存在。
上一篇:《謝謝大家收看》─你我的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