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1 11:07:06蔚藍海岸

《謝謝大家收看》─你我的人生故事

    上個月抽空去看了舞台劇《謝謝大家收看》,是由綜藝教父王偉忠監製,他與郭子乾及于子育共同演出他自己的故事。這齣戲號稱是王偉忠最後一次親自演出的舞台劇作品,知道它首演的消息時我就列入「待看清單」,此次終於有機會觀看,心情非常期待,看完之後也有滿滿的感觸,這是繼上次看了他監製的《明星養老院》後又一次被感動的作品。如果說《明星養老院》是他寫給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獨領風騷的明星們的情書,那麼《謝謝大家收看》就是他寫給自己的情書,但裡頭也包含著他對妻女以及父母的深切情感。故事內容雖是關於他自己的人生,但是我們也從中看見男性如何表達不為人知的脆弱與深情,以及曾經經歷過那樣年代的人們的集體故事。
    《謝謝大家收看》講述王偉忠人生重要的大事紀,但是故事的時間軸卻不是規則的線性描述。劇情先講述了他自己以「狂暴脾氣」出名的製作人時期,再講到他擔任布偶人物孫小毛的幕後配音,創造出一個家喻戶曉的布偶明星,之後提及他的妻女,再順勢轉到了他與父親的關係,接著描述他母親的角色,最後再扣回他思考自己當已到了領敬老卡的年紀之後,人生的下一站又該何去何從。其中他描述與妻子的戀愛故事、與小女兒的親子衝突、對父親的複雜情緒、對母親的敬佩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思考這幾個橋段段都觸動我的情緒。或許因為他跟木村拓哉一樣是天蠍座,在觀察一個天蠍男二十五年後,我似乎能理解這就是天蠍男表達情感的方式。
    在他的人際關係中,他將與妻子與小女兒的故事放在他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前頭,我覺得除了是要達到情感層遞堆疊的目的之外,也顯出他對妻女的重視。妻女畢竟是他現階段最親近的家人,因此先描述如今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也是很聰明的決定。看他描述與妻子的戀愛過程,就明白他妻子是位多麼難得的極品:獨立自主、工作能力優秀,且對他的「海王」性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後決定嫁給他的理由也不單只是因為愛,而是因為她在他的家庭裡看見了愛,也看見了他遺傳了父親的特質,是可以撐起一個家的男人,於是她選擇了這個有擔當的男人。而他也知道自己需要這個獨立又理性的女人在他身邊給他安定的力量,於是兩人在交往七年,他父親走後決定結婚。如果不是失去了可以仰望的父親,或許他會更晚才知道自己的脆弱與對家的渴望,也不會明白這個一直在他身邊不離不棄的女子對他有多重要。只是他描述自己的妻子是個獨立到有他沒他都無所謂時,我可以感覺他的不安,進而思考女性的難為。究竟是要小鳥依人讓男人覺得她需要保護,還是要獨立自主讓男人覺得她不會依賴到讓他喘不過氣來呢?如果男人的答案就是「要剛好」,那就跟女人擇偶條件要「有擔當又要體貼」是一樣高標準。最終我們都只能選擇自己最在意的那一項,於是他選擇了獨立包容的她,她選擇了有擔當能顧家的他。但不論是哪一項,我們需要的伴侶都該是可以接受我們原來的樣子,而不是希望我們變成他想要的樣子。
    他描述與當時正值青春期的小女兒的衝突時,我感覺那是給小女兒的一封道歉信。當時小女兒叛逆,尤其跟父親關係劍拔弩張,在一次衝突下小女兒終於說出自己的心結:她覺得自己一直是被父母認為比較不優秀的那個,傻氣又天真,一次與大姐合買電動刮鬍刀送給爸爸,卻因為故障而被爸爸取笑她說連挑個電動刮鬍刀都會挑到瑕疵品。這事對做父親的他來說可能只是玩笑一句,也覺得個性大而化之的小女兒不會介意,沒想到她卻放在心裡成了一道傷口。提議送禮物的是姐姐,挑禮物的也是她,她從頭到尾只是搭便車,沒想到卻成了被責怪的那個,這觸動了她原本就已經自卑的情結,進而成了父女關係冷淡的癥結。我想那時小女兒能夠說出來就是能修復家庭關係的開始,而王偉忠將這個橋段放進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他一直將這事放在心裡,那或許也成為一個傷口。不論他如今跟小女兒的關係如何,藉由這個演出,我能感覺那是一位父親用他隱晦的方式在表達他的歉意,讓女兒知道他記得她說過的那段話,也知道他曾經無心地傷了她。
    隨著情感濃度的堆疊,故事來到了父子關係,也是王偉忠著墨甚多的部分。從他一開始憶起小學時被老師要求畫「我的爸爸」,卻被同學說他沒有爸爸這件事,就可以感受他對父親的情感糾結。其實他父親那時還在世,還擔任眷村村長,但是卻熱心村裡事務遠多於對家庭事務的照顧。如同他母親所言:「當村長,好,當家長,爛」。但即使家中大小事務是由母親一手打理,王偉忠遇到重大事件時還是會尋求父親的協助。兒子是看著父親的背影長大的,這話一點不假。父親是一個男孩學習如何當男人的第一個範本,因此他會追著父親的影子,活出他所崇敬的男人的模樣。他記得父親帶著他們四個孩子搭平快車第一次到臺北遊玩的景象,也記得父親贊成他從自然組轉到社會組並且讓他去念私立大學。但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父親為了讓他可以去英文老師家補習,提升英文成績好能順利轉文組,帶著他去英文老師家,低頭央求老師應允讓他補習的片段。父親是老兵,一輩子只會敬禮,不會鞠躬,也就是他從來就只懂得服從紀律,不曾彎腰求人。但是為了讓兒子考好英文才能轉組,他不僅要先跟老師低聲下氣,還得籌錢讓兒子補習。他為了成全兒子,放下了自己的自尊。這段記憶之所以重要,或許是因為他看見了一直以來都在為別人家的事忙碌的父親,竟然在關鍵時刻可以為家人這般委曲求全,那或許也讓他重拾了對父親的尊敬。當回首這段往事,有人會不滿當時老師仗勢欺人,但是王偉忠一句「仗勢的都會欺人」道破了人性。不平的事情永遠都在發生,弱勢的人通常只能選擇隱忍,因為這就是現實。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畢生追求也戀棧權勢,他們不見得想要欺人,但是他們知道這樣就不會被人欺負。而一生奉獻給國家與眷村的樸實父親卻走得早,63歲就過世,這事對他的衝擊也在他跟當時還是女友的妻子的對話中可見端倪。他有感而發跟女友說:「爸真的走得太快了。讓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就要被迫面對。我現在才明白原來我一直被父母深愛著,所以才能這麼任性。如今爸走了,我再也不能任性了。」這是這齣戲第一個讓我淚盈滿眶的時刻。這真是要到了某個年紀才能體會的心情。年輕時可以那麼任性地活出自己、對待父母,自由地在外飛翔,覺得這是多麼天經地義的權利,直到越來越年長,父母也越來越衰老,有天不在了,才會深刻領悟到原來自己以前可以那麼有底氣、那麼有個性,其實是因為自己曾被父母深愛、包容著,才能有十足的安全感在這個世界闖蕩,因為知道自己做錯事、受了傷,總還是有個地方可以回去,有人在那裡等著我們、給我們依靠。當父母離開了,就再也沒有人可以讓我們那麼理所當然做回那個耍賴、撒嬌的孩子了。人道是「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歸途。」看著這幕,也到了中年的自己,心底脆弱的一塊也被深深地觸動。
    說完了父親,王偉忠也不忘提及母親。由於父親一生忙於工作,鮮少過問家事,所以家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母親一人做主打理,她等於是整個家的靈魂。從母親身上他看見了女性的偉大,做事幹練又穩當,對家庭盡心付出,對孩子就算沒法說出多溫暖的話語,千叮萬囑的那句:「要小心車子,會撞人的」已經道盡了樸實無華的愛。只是這樣剛毅強韌的母親,到了年老卻失智,認知功能迅速退化,讓他十分惆悵。但他也學會接受這樣的母親,與其硬要將她拉回此刻的世界,不如靜靜地在她所認知的世界裡陪著她,就像她以前陪著她的孩子一樣。當他展現了柔軟的一面,擁抱了母親,那一幕也讓我潸然淚下。面對年邁衰老的長輩,我們會理解人生到了這階段,長輩與我們的角色會反轉,我們成了照顧者,而長輩成了小時的我們。心情難免悲傷沉重,但是想著他們曾經如何呵護著我們,我們也該趁他們還在的時候擁抱他們。一個擁抱,是無盡的不捨與感謝,更是把握示愛的機會,以免等到哪天連擁抱都已無法,徒留更深遺憾。
    說完了自己大半輩子的重要故事,也來到了領敬老卡的年紀,王偉忠開始思索自己人生下一站。前半生叱吒風雲的歲月已告一段落,隨著年輕一輩崛起與娛樂型態的多樣化,他明白他正逐漸被遺忘,但是他也能調整心態,知道人生也就是遺忘以及被遺忘的過程。但他對工作仍有熱情,對人生也仍充滿好奇,想以他的創意用各種可能的方式繼續服務大眾,所以他選擇退而不休,期待人生下一站還能玩出什麼不一樣的花樣。這樣的態度是很有鼓舞力量的,讓我們思考餘命不斷在延長的時代,到了某個年紀,不論選擇繼續工作或退休,都該回歸到「人生」這件事的本質去思考我們到底要如何度過。想通之前,我們應該都會持續迷茫著,等到那天想通了,人生也就豁然開朗了。那天一定會來嗎?或許也不見得,但是開始思考這件事情,或許就能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出現,那就是讓我們的人生有一些不同的起點。
    看完了王偉忠給自己的這封情書,我理解了男性的觀點是如何看待他的人生階段,也才明白父親角色對一個男人有多大的影響,以及他們面對工作的壓力、情感的拉扯與親子關係的緊張有著什麼樣的心理。其實男性也會感覺受傷、挫敗,只是他們不知如何表達或覺得不該表達,於是選擇隱藏,但那不表示他們感受力是比女性少或弱的。因此他所敘述的不僅是他自己的故事,也是一個男性的心情,以及跟他同時代的人的共同情感。而我雖然跟他不是同時代的人,卻我的時代卻有他的創作陪伴。當我看見劇中一段重現《中國電視史》的橋段,一股濃濃的懷舊心情瞬間湧上。那是我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我的人生片段。感謝王偉忠先生述說了自己的故事,我在那樣的故事中想起了童年的自己、看見了如今的自己,也思考了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