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8 09:33:00老鼠人

去樹林藝文中心看《太陽之舞》

2025/5/3 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太陽之舞-林秀偉 vs. 太古踏舞團》

 
 
演出前一週才透過手機推播新聞獲知訊息,《太古踏》耶!太興奮了!高中的時候就對來學校演講、獨舞的林秀偉印象深刻,一晃眼三十幾年過去了,終於有機會可以現場看她創作的經典,即使現在復團後已經改由她女兒吳采璘率同其他年輕舞者演出,還是讓我非常期待。
 
 
匆匆忙忙訂票,第一次在訂票時跳出無法退票的警示(已超過最遲於演出前10天辦理的條件),還沒有退票的經驗,從來沒注意到有此限制,愣了一下。這場沒有電子票券可選,卻也意外發現兩廳院售票可以在許多會去或方便去的地方取票,不一定得在便利商店按按按又多花一筆手續費,這次在裕隆城誠品取票,又快又免收手續費,活到老、學到老,開心!
 
 
和妹妹都是第一次去樹林,從家門口搭社巴轉捷運到北站,再搭火車加步行,總共花了一個小時又十分鐘到藝文中心,比我想像中快速。太早到無法進入大廳等候,晃了一下一旁的《秀泰生活館》,然後坐在行政大樓外吹風等開放入場。
 
 
 
 
《太陽之舞》去年在板橋放送所戶外表演過,4/19也剛在屏東王船文化館沉浸式展演過,這是第一場售票的劇場版演出。
 
 
 
 
表演開始前,看見吳興國和友人走進來在左後方觀眾席就座,而林秀偉走上舞台準備演出前導聆,但我右手邊一整個區塊從第一排到最後一排都沒人坐,舞台兩邊的座位區只有2名觀眾,我座位的中間區塊前後都有一堆空位,這麼棒的表演空間,真假?第一次看表演遇到現場空位遠遠多於坐位的情形,心裡有一種撕裂感蔓延開來……
 
 
從高中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第一次看舞台劇《暗戀.桃花源》開始,三十幾年來從未經驗過這種情形,一直沒賺什麼錢的我難得會買票進場看的幾乎都坐滿滿的,即使是學生參演的小小實驗劇場,也會因為有親友團大力支持而滿座。是因為表演場地太偏遠了嗎?是宣傳做得不夠嗎?我一個普通觀眾都心裡感覺難過,辛苦排練的舞者和主辦方鐵定有更深的挫折感。
 
 
於是,更加佩服林秀偉,身為早已享譽國際的藝術家與製作人,面對這樣的尷尬場面,仍能自信從容地帶著笑容、滿懷感恩的心侃侃而談,解釋她為何堅持要售票演出,也分享為了藝術傳承攬下的板橋放送所至今已花了一億的勇敢承擔……我的天!理想的實踐也太燒錢了吧,若沒有過人的堅強意志,哪能堅持到現在?實在太不容易了。
 
 
渺小的我無法像企業家雅士那般有能力給予金援、長期贊助,但可以繼續買票進場看精彩的演出啊,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看見年輕舞者演繹林秀偉的其他經典和新生代的創作。
 
 
 
 
1999年921大地震過後,林秀偉率領團員們到災區義務進行藝術治療,即使當時土地還在三不五時上下震盪,自己心裡也有忐忑,仍持續與災民們互動,給予心理支持與安慰,這是創作《太陽之舞》的緣起,並在2000年全台巡演。
 
 
時隔25年,還是能感受到舞作想傳達出的生命力與祝福,林秀偉自信地說她的創作都很真誠用心、經得起時間考驗,雋永的作品十年後二十年後都還是可以感動人,這真的不是在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一點也沒有言過其實,真希望有更多人有機會觀賞這結合世界音樂、力與美感的動人作品。目前售票平台仍只看得到這場演出訊息,但她說接下來桃園、基隆也會安排演出(臉書上寫10月),那就拭目以待、祝福有緣人!
 
 
▲圖片來源:屏東王船文化館
 
 
節目一開始的狼嚎就讓人印象深刻,但第二聲我才確定真是舞者所發出,一聲又一聲,配合生動的肢體動作,確實很有蒼野一匹狼的感覺,直到表演結束後的交流時間,才驚訝地發現舞者本身說起話來其實輕柔無比,反差好大。
 
 
▲圖片來源:林秀偉FB
 
 
一直都很喜歡看人體的我,當然在青春舞者表演戰舞的那段特別興奮,由於男舞者大多是京劇演員,從小就經過身段魔鬼訓練,練出的一身精實肌肉充滿陽剛之氣,搭配棍棒不時擊地、互打碰撞出的巨大聲響,一次次震攝人心魂啊,好精采!
 
 
▲圖片來源:吳采璘FB
 
 
▲圖片來源:屏東王船文化館
 
 
吳采璘獨舞的畫面真美!紅黑搭配的寬襬長裙,隨著舞步旋轉飛揚,有時像暗夜翻浪,有時像一片血海,深沉的哀傷與熱烈的情感不斷交織,這一段好有情緒喔。在快速旋轉移動中,整件裙子瞬間像是在空中旋轉的圓盤,讓我想起土耳其蘇菲教派的旋轉舞,也像是象徵和諧宇宙合一的曼陀羅。
 
 
▲圖片來源:吳采璘IG
 
 
鬥牛的佛朗明哥舞姿也好美!
 
 
在《紅土》段落中,女舞者們舞動紅紗營造出了天崩地裂的感覺,看起來好像滾燙的岩漿不斷湧出、溢流,讓我想起夏威夷火山接連噴發、岩漿流入住宅區的畫面,許多人一夕之間失去了家園、被迫撤離,猝不及防、表情絕望。
 
 
每當災難發生,總特別能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人類不斷破壞環境、消耗資源,現在為了稀土,腦筋都動到海底去了,而地球母親提醒我們,別丟失了敬畏之心啊,人類也不過是大自然裡的一員。
 
 
▲圖片來源:林秀偉FB
 
 
「四面佛」出現的段落可能是最平易近人、老少咸宜特有共鳴的,因為喜怒哀樂分明的面具設計很搶眼啊,好佩服舞者能夠一直配合面具做出相應的動作表情,一邊轉面具、一邊轉換肢體要呈現出的情緒,也太厲害了吧,真好奇面具裡有啥機關能讓她能識別現在轉到哪一面去了。
 
 
▲圖片來源:屏東王船文化館
 
 
Everything is temporary. 情緒太高漲的時候,總提醒自己。什麼都是一時的,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好著好著就壞了,壞著壞著又好了。命運無常而生命有限,把精力投注在這當下心裡覺得值得的一切吧,收拾好心情,明天太陽一樣會升起、普照大地,又是嶄新的一天,懷抱希望,繼續拚搏!
 
 
祝福《太古踏》表演有更多人欣賞!祝福自己天天都開心!
 
 
▲圖片來源:《太古踏》FB
 
 
關於太陽之舞:
「太陽之舞」為林秀偉經典舞作,從日出、日正當中、日落、黑夜、黎明;隨著白狼喚日、童舞嬉遊、勇士戰紀、大地之母。
 
再到「紅土」「神夢」「祈舞」從焦土的地球中獲得慈悲之愛,度過人類災難的黑夜,重燃希望,迎接太陽。
 
吳采璘率九位舞者奔放原始之美,隨日出舞至日落的神話儀式,在祭典及歌聲中,在星空下歡愉共舞,與舞者心靈交流,劃下完美句點。
 
--《太陽之舞》節目介紹
 
 
▲圖片來源:《太古踏》FB
 
舞碼介紹:
 
日出 :
呼喚 ~
一頭白狼兀立山巔,向空長嘯,喚醒宇宙大自然。
 
童舞 ~
天上有12顆太陽,一天放一顆出來玩。
 
 
日正當中 :
戰舞 ~
躍上天空,展開一場又一場爭鬥,揚起一片狂塵。
 
巫舞 ~
大片烏雲籠罩,哀嘆生命逝去,不捨,黑夜即將來臨。
 
 
日暮: 
紅土 ~
黃昏流出的河,如血染紅荒野,日月正在對峙。
 
 
日落:
神夢 ~
太陽掉落在神話中、在夢裡,在歌聲穿越於叢林之間。
 
祭典:
祈舞 ~
營火點燃熱情,崇尚自然,攜手共舞,祈禱天地和諧,回歸心靈美好之境。
 
--《太陽之舞》節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