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1 18:38:03來自星星的喵

聽,鯨在唱歌: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


聽,鯨在唱歌: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
作者:許育健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0-06-25 00:00:00

<內容簡介>

●融合理論與創新●深化國語文教學●啟動教學實踐力

打開學習的任意門!
素養導向教學不再只以學科知?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而是關照學習者可整合運用於生活情境,強調生活中實踐?行的特質。若我們希望學生能清楚溝通表達、在學習中獲得啟發、能夠運用策略解決問題,那麼,國語文素養絕對是重要關鍵。本書內容配合108新課綱強調的語文素養:1.工具(即字語句段篇的語文知識);2.文學(即語言文字呈現的美學蘊涵);3.文化(即文本中所承載的社會人文內涵) ,透過以上三方向學習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能力,並介紹了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原則、方法與實作要領。
全書概分為九章,前二章先談論語文素養及十二年國教國語文領綱,其後五章分別對聆聽與口語表達教學、注音符號教學、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及寫作教學等語文能力主軸,談論其學習重點(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教學的觀念方法與原則,並提供六篇具體示例供教學設計思考。最後二章分別針對國高中教師重視的「古典詩文教學」,以及數位時代不可避免的「語文教學與教育科技應用」,進行專題的討論。本書不僅適用於國語文教材教法、國語文教學研究等課程授課用書,更適合中小學國語文教師、師資生,及所有期待提升國語文專業素養的您!

★目錄:



01 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的定義
十二年國教國語文課綱
02 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原則
教材設計的思維
國語文教學模式:新混合教學法
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原則
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示例:〈記承天夜遊〉
03 聆聽與口語表達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聆聽教學 觀念、方法與原則
口語表達教學 觀念、方法與原則
素養導向聽說教學示例:〈詠鵝〉
04 標音符號與應用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觀念、方法與原則
注音符號的書寫指導及其他活動
05 識字與寫字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觀念、方法與原則
素養導向識字教學示例:〈曹沖秤大象〉
06 閱讀教學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觀念、方法與原則
素養導向閱讀教學示例:〈與山為鄰〉
07 寫作教學
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觀念、方法與原則
素養導向寫作教學示例:〈荷塘月色〉
08 古典詩文,可以怎麼教?
讀者反應論,說了些什麼
文字、文本、文化
古典詩文的教學目標
古典詩文教材分析:以北師大版為例
09 語文教學遇見教育科技
智慧閱讀:e世代的閱讀教學模式
智慧語文:SLIM教學模組設計
10 結 論

後記:付出的愛,終究會回來
引用文獻資料
相關參考資料
附錄一

<作者簡介>

許育健
◎現 任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

◎學 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學士

◎經 歷
臺北市南港國民小學教師/主任
臺北市國語文教育輔導團輔導員
翰林版小學國語文教科書編撰召集人
曾發表期刊論文、專書、專論、研討會論文數十篇;
國內外各校分享閱讀教學、語文教育、教學公開課等近千場。

★內文試閱:

01 語文素養

在開始這個議題之前,且讓我們閱讀這段文字:

在菊島,有很多不一樣,
比如,時間。

某天公開課後的議課,
有一位自言「老派」的老師,
說時間很重要,即便是公開課也要準時下課,
此外,他沒意見了。

接連一整天研習,
我談了語文教學與評量設計,
時間,在窗外,慢悠悠,從東邊移到了西邊,
照映了那淺淺的海灣。

傍晚時分,
時間,陪著我,在沿灣步道上,
海風旖旎,岸上的叢綠和小花,似乎睡了長長的午覺,還醒不過來。
向西望去,一縷柔長的澄金躺在輕輕波動的海面,
沿岸的消波塊則回應了細語呢喃。

移時之間的澎湖,
擁有,某種神秘的幸福。

──這是我某年在澎湖的一段記事。

關於語文素養,無論所謂的專家學者如何的定義它,我個人始終認為:語文素養乃關乎於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大小事務,其與語文有不可分離的各式關係。至於該如何清楚明確的表述「語文素養」,且順著相關文獻與課程綱要內容的梳理,讓我們一窺究竟。

◎語文素養的定義

自2014年教育部公告〈十二年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綱要〉總綱以來,教育界最常談論的關鍵詞大概就是「素養」了。因此,各領域專家學者莫不從各自的立場觀點探究「何謂素養?」。在眾說紛紜之際,本書以「國語文學習領域」為軸,於本章伊始就此進行一些文獻梳理,以揭示語文素養之簡要定義及原則,作為本書論述之基礎。
素養一詞並非新的概念或名詞。就「語文」的角度視之,若查諸相關英漢詞典,則可檢閱到另一個相近的英文詞彙「literacy」。literacy原意為「讀寫能力」,因為早期教育未普及的時代,能接受教育而具有「識字、閱讀與寫作」的能力者,不僅為少數,更被當時社會大眾認知為「具教養的人」,可承擔相關知識與文化之交流、傳遞及保留的責任。然而,時至教育普及的今日,語文素養的定義可能更貼近「以聆聽、口語表達、閱讀與寫作等語文綜合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適切應用於相關問題解決時之知識、能力與態度」。
蔡清田(2012) 引用Jager與Tittle的定義,指出「素養」(competence)一字源於拉丁文的cum和petere的概念,乃指伴隨某人或某事件所內含的知識、能力和態度。而最關鍵重要的素養可謂之「核心素養」,其具有「多元面向」、「多元場域」、「多元功能」、「高階複雜」及「長期培育」等三多一高一長的特質。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也是具有同樣的概念與特質。有外顯的,也有內隱的,具有冰山意象的構念,可見其多元與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