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0 20:02:10allenJ
電影手札--定位人物,定位歷史觀點(1)
看到這張照片,相信眼尖的你知道,我要講的是摩托車日記了
由於這是近期裡,我看過最多次的電影,除此之外,也很留意影評,報導與相關介紹
接受了許多觀點的頗析之後,想要整一下而總結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導演華特沙勒斯選擇了一個這個世界上最難表現的人物為主題
埃內斯特.切.格瓦拉,在世界上出現僅有39年的他,留下給人的印象,
用"傳奇"兩個字我相信應當不為過,當一個人物已經在觀眾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定位
時,要怎麼詮釋,導演絕對都會有得到相當的批評!
好比說華人世界看金庸小說裡的人物,後來的創作者常常以這些人物為題,不管是演員飾演的角色,喬峰該是如何?小龍女應當怎樣?第一個重點,更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如同今天假設蔣介石,在日本人,在外省老兵,在台獨激近份子,在老國民黨員,在美國人的眼裡,都有他不同角色的定位
第一個重點就是"先如為主"...
華特沙勒斯一定避免不了這一點,但是他盡力去避免了,試著從人的角度去看23歲當下的格瓦拉,往後的16年的革命,在這個縱貫拉美的旅行給他什麼樣的啟示,假設不是格瓦拉,而是當時一起革命的一個小兵,也曾經作過這樣的旅行呢?華特沙勒斯盡力的去做這樣的角度
主題,摩托車日記的主題絕對不是格瓦拉,他真正要表達的主題
一是:勇氣 二是:博愛
媒介是藉著兩個波西米亞旅行的年輕人,
只不過這個故事藍本恰巧有格瓦拉與格蘭纳多
從故事前半段重點在於兩個年輕人的勇氣与旅程經過
故事後半段重點在於這兩個年輕人產生關愛對待這片土地與人們
勇氣与博愛絕對是人類精神當中值得保存的
華特沙勒斯要描述他的主題時,更是強烈保留這兩位年輕人的人性的部分
也許在一些故事細節當中,他並沒有如實照著格瓦拉日記手稿的原本
但是在人性的部分,卻也為兩位主人公保留的相當深刻
而應照回去歷史的格瓦拉,確定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一生都在革命
當我們提到革命這神聖的字眼時,正是背後所要讓人欽羨的勇氣与博愛,
對這個世界的不公,想要積極的改變什麼....
回到導演華特沙勒斯,
很多評論認為許多地方過於煽情,而我覺得是一種強調!
格瓦拉的確是有一很好的文學背景的人,同時他親民的形象,
也是讓他在歷史上加分的一個重點
他既然要表現敢挑戰格瓦拉這個角色,
華特沙勒斯的立場我相信也希望藉由格瓦拉這個角色,
重新去告訴人類一些什麼?
許多情節的安排,也許過於煽情,無非是要傳達博愛這個主題
而也盡可能的回到23歲的夢想家格瓦拉,如何伏筆下日後革命者的格瓦拉
這部電影其實不大能單一評之的,
而華特的用心与挑戰我認為是遠超過前作中央車站
故事的本身難度之外,華特要面對的是破除這個角色日後的神話
又要加入屬於華特他自己想要表達的手法
好比說照相就讓他照相,傾聽土著被欺壓時又有那種紀錄片的訪談壓迫感
黑白印象怎麼深刻在23歲的格瓦拉心理(影射日後革命的事實)
又要強調兩個年輕人的勇氣開始的征服者心理與結束時的送別
甚至請來了真正的格蘭納多本人,刻意的加入一些情節使他們人性化,而不是神話
"這不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而是兩個年輕人生命中的一段真實經歷"
華特一開始就想強調了!只是觀眾是免不了對格瓦拉這個名字的先入為主
如果說這是為格瓦拉歌功頌德的電影,我想有點不公平
因為華特真正想表現的畢竟是勇氣与博愛這個主題
只不過這個故事蘊藏的內容太廣...
而格瓦拉這個角色也過度的傳奇色彩...
最後在描述回觀眾觀點...
華特成功的一點就是不管你對格瓦拉這個角色的認識有多少?
他讓你看到一個人該有的可取之處 抑或 一趟克難旅行的陳述
有的觀眾是以有趣的觀點"重點在於他旅行的經過与勇氣"
而有的觀眾以感動的觀點"重點在於博愛"
兩者的觀眾是依個人去詮釋的....
於我而言我第一次看是覺得有趣的,第二次看的時候就痛哭流涕了
要以當下比較藝術的角度去分析
畢竟所描述的主題又是一位實實在在的人
硬去比較些藝術觀點我覺得是不大妥貼的
回到今日觀點
格瓦拉被當成一種象徵,象徵著反抗,這種精神與搖滾樂也許不謀而合
更有搖滾樂團更是立他為精神象徵(RANG AGAINIST THE MECHINE)
但是反抗的本質是什麼?
狹義搖滾樂是因反抗而反抗
而格瓦拉是為公平而反抗的
格局是有差異的
而格瓦拉至今被商品化,也許有些角度對格瓦拉來講是不公的,
有人還會因為他想到嘻哈,或是一種時尚什麼的?
但回到剛剛的重點,是該給格瓦拉當成一種反抗的表徵
還是該給格瓦拉當成一個博愛的奮戰者
華特沙勒斯的角度我想很清楚了!
歷史洪流的今天,角色都有他的時代詮釋...
許多歷史人物也經由每個時代的觀點一直在改變
但他們身為"歷史人物",我想給他們詮釋的人,要傳達他這個人物給人們的意義..
應該是時代不變的
由於這是近期裡,我看過最多次的電影,除此之外,也很留意影評,報導與相關介紹
接受了許多觀點的頗析之後,想要整一下而總結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導演華特沙勒斯選擇了一個這個世界上最難表現的人物為主題
埃內斯特.切.格瓦拉,在世界上出現僅有39年的他,留下給人的印象,
用"傳奇"兩個字我相信應當不為過,當一個人物已經在觀眾的心中有了一定的定位
時,要怎麼詮釋,導演絕對都會有得到相當的批評!
好比說華人世界看金庸小說裡的人物,後來的創作者常常以這些人物為題,不管是演員飾演的角色,喬峰該是如何?小龍女應當怎樣?第一個重點,更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如同今天假設蔣介石,在日本人,在外省老兵,在台獨激近份子,在老國民黨員,在美國人的眼裡,都有他不同角色的定位
第一個重點就是"先如為主"...
華特沙勒斯一定避免不了這一點,但是他盡力去避免了,試著從人的角度去看23歲當下的格瓦拉,往後的16年的革命,在這個縱貫拉美的旅行給他什麼樣的啟示,假設不是格瓦拉,而是當時一起革命的一個小兵,也曾經作過這樣的旅行呢?華特沙勒斯盡力的去做這樣的角度
主題,摩托車日記的主題絕對不是格瓦拉,他真正要表達的主題
一是:勇氣 二是:博愛
媒介是藉著兩個波西米亞旅行的年輕人,
只不過這個故事藍本恰巧有格瓦拉與格蘭纳多
從故事前半段重點在於兩個年輕人的勇氣与旅程經過
故事後半段重點在於這兩個年輕人產生關愛對待這片土地與人們
勇氣与博愛絕對是人類精神當中值得保存的
華特沙勒斯要描述他的主題時,更是強烈保留這兩位年輕人的人性的部分
也許在一些故事細節當中,他並沒有如實照著格瓦拉日記手稿的原本
但是在人性的部分,卻也為兩位主人公保留的相當深刻
而應照回去歷史的格瓦拉,確定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一生都在革命
當我們提到革命這神聖的字眼時,正是背後所要讓人欽羨的勇氣与博愛,
對這個世界的不公,想要積極的改變什麼....
回到導演華特沙勒斯,
很多評論認為許多地方過於煽情,而我覺得是一種強調!
格瓦拉的確是有一很好的文學背景的人,同時他親民的形象,
也是讓他在歷史上加分的一個重點
他既然要表現敢挑戰格瓦拉這個角色,
華特沙勒斯的立場我相信也希望藉由格瓦拉這個角色,
重新去告訴人類一些什麼?
許多情節的安排,也許過於煽情,無非是要傳達博愛這個主題
而也盡可能的回到23歲的夢想家格瓦拉,如何伏筆下日後革命者的格瓦拉
這部電影其實不大能單一評之的,
而華特的用心与挑戰我認為是遠超過前作中央車站
故事的本身難度之外,華特要面對的是破除這個角色日後的神話
又要加入屬於華特他自己想要表達的手法
好比說照相就讓他照相,傾聽土著被欺壓時又有那種紀錄片的訪談壓迫感
黑白印象怎麼深刻在23歲的格瓦拉心理(影射日後革命的事實)
又要強調兩個年輕人的勇氣開始的征服者心理與結束時的送別
甚至請來了真正的格蘭納多本人,刻意的加入一些情節使他們人性化,而不是神話
"這不是一個偉大的故事,而是兩個年輕人生命中的一段真實經歷"
華特一開始就想強調了!只是觀眾是免不了對格瓦拉這個名字的先入為主
如果說這是為格瓦拉歌功頌德的電影,我想有點不公平
因為華特真正想表現的畢竟是勇氣与博愛這個主題
只不過這個故事蘊藏的內容太廣...
而格瓦拉這個角色也過度的傳奇色彩...
最後在描述回觀眾觀點...
華特成功的一點就是不管你對格瓦拉這個角色的認識有多少?
他讓你看到一個人該有的可取之處 抑或 一趟克難旅行的陳述
有的觀眾是以有趣的觀點"重點在於他旅行的經過与勇氣"
而有的觀眾以感動的觀點"重點在於博愛"
兩者的觀眾是依個人去詮釋的....
於我而言我第一次看是覺得有趣的,第二次看的時候就痛哭流涕了
要以當下比較藝術的角度去分析
畢竟所描述的主題又是一位實實在在的人
硬去比較些藝術觀點我覺得是不大妥貼的
回到今日觀點
格瓦拉被當成一種象徵,象徵著反抗,這種精神與搖滾樂也許不謀而合
更有搖滾樂團更是立他為精神象徵(RANG AGAINIST THE MECHINE)
但是反抗的本質是什麼?
狹義搖滾樂是因反抗而反抗
而格瓦拉是為公平而反抗的
格局是有差異的
而格瓦拉至今被商品化,也許有些角度對格瓦拉來講是不公的,
有人還會因為他想到嘻哈,或是一種時尚什麼的?
但回到剛剛的重點,是該給格瓦拉當成一種反抗的表徵
還是該給格瓦拉當成一個博愛的奮戰者
華特沙勒斯的角度我想很清楚了!
歷史洪流的今天,角色都有他的時代詮釋...
許多歷史人物也經由每個時代的觀點一直在改變
但他們身為"歷史人物",我想給他們詮釋的人,要傳達他這個人物給人們的意義..
應該是時代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