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14:03:53scflower

夢回青島──讀《目送》與《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感。

夢回青島──讀《目送》與《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感。

 

「歸鄉」對我的老爹來說是一個夢,沒想到有一天,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

 

我是從《目送》開始細讀龍應台的。有別於她的成名作《野火集》的犀利,《目送》含有許多的溫情,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則是概括了整個大時代的親情巨著,洋洋大觀,就歷史來論歷史。人生無法重來,更無法回頭。親情無法選擇,親情背後所承受的生命之重,更讓人無法不停下腳步,重新省思。

 

 

老爹是一九四九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一個兵,最後的軍階是「准尉」,應該是低階的士兵,守在最基層。渡海來台之前,他已在山東青島結婚生女,離開家鄉時,大女兒兩歲、小女兒還在腹中八個月大,來台不久,妻子即被共產黨逼迫改嫁,他在遙遠的海這頭,傻傻地等。傻傻地守著十八年的約定,一直以為可以回家鄉,一直到來台二十年後,遇見另一位年紀可以作他女兒的年輕女子,知道回不去青島了,才又成家,生了三女一子。

 

 

來台後,老爹在軍中退役,服務於高雄環保局,擔任司機的工作,直到六十五歲退休,才自己開起了早餐店。開始賣起山東大饅頭跟一些豆漿店在賣的早點,只要是大家知道的早點,油條啦、包子啦、水煎包、蔥油餅……等都難不倒他,一直開到近八十歲,才收攤。終年勞碌的結果,也順道鍛鍊了他的體魄,一直都很硬朗,直到生命的最終兩年,老人病纏身,才算是稍稍走了下坡,今年八月底壽終正寢,得年八十七歲。

 

 

政府開放得以回大陸探親時,老爹就趕上熱潮回去了,兩個已年過半百的女兒來接機,算是重享天倫之樂。就這樣,回去了青島六趟,但定居高雄已習慣熱帶氣候的他,再也無法適應北方山東的溫帶氣候,家鄉已成了異鄉,漂泊的心,終究還是在他活了一輩子六十載的高雄靠岸。

 

 

龍應台在這兩本書裡談的最多的是親情,一種無法割捨、又無法選擇的感情,尤其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這本書,常讓我掩書長嘆,這該算是時代所造成的悲劇嗎?我想著大陸的兩個姐姐,從小不但沒有父親撫育,而且在文革時因為被打入黑五類,還吃了不少苦頭,等到與父親團聚了,人生已過去大半。

 

 

有沒有一種愛可以彌補這樣的裂縫?有沒有一種愁,深夜裡懷想可以不覺得悲傷?有沒有一種勇敢,告訴我們,舉直措諸往,學會寬恕與不責怪,無論日子再難捱,也還能夠大步向前?

 

 

許多的問號,打在時代的洪流裡,如石子投進大湖裡,是無聲回應的、是沒有答案的。然而時移事往,對於幸運成長於承平時代的我們,能做的很有限,也很無限。若身邊仍有一九四九年渡海來台的親人,請記得好好善待他們;若萍水相逢任何一個也是當年渡海來台的老兵,請記得給他們一個理解的微笑。夜裡的寂寥是撫慰不了的,但我想,時代造成的傷痛,是可以隨著時間慢慢撫平的。

 

 

我感念也感謝龍應台小姐為已逝去、不會再回也不需再回的那個年代,認真地寫下屬於那個年代的故事,相信她不止能夠感動身處其中的人,也能撼動每一個願意深思時代巨輪造成這股潮流的人們。

 

 

而我的老爹,來台六十年後的夏天,終於在睡夢中回到了他的老家山東青島。願老爹一路好走,順利地投胎到善待他的家庭。希望他的來生再也沒有顛沛流離與無奈的生離,更沒有烽火連天的恐懼,得以在和平盛世中,開展另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燦爛。我默默祝禱著,相信老天會垂聽。

 


上一篇: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