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3 18:44:22

《慾望城國》的回應心得

我看了10月10日首場的《慾望城國》,平常總是因為太懶惰,都沒有乖乖地寫心得報告。這次剛好在BBS上看到別人的心得,心裡面也有些話不吐不快,就算是作個心得回應吧!

以下是我的回應心得:
* * *

  關於原PO對某些橋段引起觀眾的笑聲感到不解,我想,是因為原PO是以看現代戲劇的慣性的立場,並且是以看莎士比亞的悲劇-馬克白的預備心情,去看這樣一場劇,但如同開幕時的介紹旁白說道:觀眾在看到激賞人心的表演時歡迎鼓掌叫好,以這樣的態度來看,吳興國的劇雖然是改編自莎士比亞的劇,但骨子裡還是遵循京劇傳統的,是允許舞台與觀眾席的互動。

  因此,在某些橋段裡的逗趣場面,我以為是劇團本身的設計,如同中國傳統京劇裡面的一些滑稽橋段,大多是以動作方式呈現,如同封賞時契合森林鬼魅的預言時,也是因為他們表演的誇張動作與表情而引起笑聲。而中國裡的確一向都沒有真正的悲劇,過於嚴肅悲傷的劇情裡,往往會以這樣的笑場來沖淡悲劇的濃烈。

  我因為有參加過《李爾在此》表演前的講座,雖不是談《慾望城國》,但吳興國在場的談話中,讓我知道他改編的看法裡,認同中國人傳統劇裡並不存在莎士比亞悲劇的完全的悲,他的比喻是:「悲到底」,也因此他認為觀眾並不能接受純悲劇,或許可來解釋那些橋段裡為何會引起笑聲之故。
  另外,我個人認為,傳統京劇的表現方式有不可避免的疏離感,來自於唱詞、身段、舞蹈等等非同現代戲劇的寫實風格表現,這些歌唱、身段、演員的跳躍舞蹈等,都沖淡了觀眾對正在舞台發生的事,由寫實風格營造出來的切身真實感,而這也正是京劇的特點之一。或許吳興國的目的不在於創造一部悲劇,而在於一種新的嘗試,結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

你進到劇場,不是來看一部莎士比亞的馬克白,而是當代傳奇的慾望城國,對於處於新世代的我們,沒有傳統京劇的觀賞包袱,並有著現代劇場觀賞習性的背景之下,這樣的京劇是較能夠接受的。在20世紀以來話劇的盛行之下,此類型的現代京劇可以算意圖尋回傳統,並且從傳統裡創新的新戲劇。我身為一個並不是很熟悉京劇的觀看者,雖然本身是英文系學生,但當我看這齣劇時,真正吸引我並非馬克白,而是那些京劇的表演風格,是一種舞台與觀眾互動且含有默契,有著對於什麼是一齣好的表演的默契。

對於一部戲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中,可以有很多的觀賞角度或詮釋方式,已經是無法預知戲演出之後的餘波會如何變化了,或許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在這些無止盡的對話與討論,讓戲劇以另一種方式重現在非舞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