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記事
初一透早,
時遇春光明媚,
載好安全帽跨上機車,
發動引擎,
拉緊油門,
加速直衝屏東東港輕旅行,
路上紅燈停停走走。
揺揺晃晃騎了大約五十分鐘左右,
從遠處就可看到「東隆宮」的廟頂雕飾,
感受不同角度的美,
在廟埕邊的隔街小巷停妥機車,
湧入滿滿的進香人潮,
一直以來堅持「進廟拜拜,比較有誠意」的意念,
如今已經被洶湧的茫茫人海沖散,
心想穩著點,
我這個沒見識過大場面的「土包子」,
獨自站在黃澄澄山樓前,
立正站好,
雙手合十朝著神明祝禱,
舉目仰望,
敬完上天後,
跟著人群朝廟方向步入數公尺,
踮著腳尖再清晰的看一眼大殿,
轉身離開走向著名的華僑市場。
春節期間有營業的店家雖然不多,
市場內的食客仍舊川流不息,
店員安排和一對老夫婦併桌就餐,
點頭微笑入座就定位,
老夫婦正要開始享用美食,
對面的老先生善意提醒,
要先掃QR code點餐後,
再去收銀處結帳。
到了東港就嘗一嘗「黑鮪魚生魚片」+「鮪魚丼」組合餐,
約莫等十幾分鐘,
對面的老夫婦即將用罄,
已經端起味噌湯享用,
終於輪到我上菜了,
看到食物擺上桌,
總是習慣開啟手機拍照模式,
老先生看我亂忙一通,
慢條斯理地詢問「老家在那裡?」
當知道我是北漂返鄉過年,
便熱情地開始介紹起屏東當地文化,
聽老先生用詞遣句感覺飽含人文素養,
午飯前上了寶貴的一課。
未料接下來的討論範圍十分廣範,
面對對方的打擊面即廣又深,
迫使我方的守備位置不斷擴大,
一開始從在地重大建設,
到產業關鍵發展,
延伸國際經濟議題,
內容包括四大主題,
「關於高鐵屏東站選址的優劣」、
「美國若對台灣半導體施加新關稅」、
「對於Deepseek影響的看法」、
「中國未來民主條件的可能性」。
直到老太太說出「不要影響打擾人家用餐時間」,
阻止老先生再開啟新話題,
她便拉起老先生起身,
倆位微笑示意離開,
我也笑著點頭揮手告別。
回想起來,
老先生說話時適當的停頓,
能給對方思考空間,
更讓我有時間整理思緒,
這真的是一段令人驚喜又富足的對談,
體驗和智者說話,
邊吃美食,
邊享受歲月沉澱的智慧,
這一刻多愜意啊!
第一次年初一在屏東,
有文化、有故事,
過年不只是美味,
>還有人情味。
上一篇:真的,假期要結束了
下一篇:我們可否只憑著「表象」活著?